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韭菜”非彼韭菜

当我们在网络购物平台上选购心仪商品的时候,时常能够发现“某某店家又要开始割韭菜了”这样的网络评论,如果你是刚刚开始接触网络的网民,可能会误以为市场上有某家专门种植韭菜的农产品公司要开张做生意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用语中的“割韭菜”可不是采摘新鲜韭菜以供贩卖,而是“通过某种商业营销手段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意思。

韭菜本来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蔬菜,怎么会和商业营销联系到一起呢?这就要从韭菜本身的特点说起了。作为一种优质农作物,韭菜相比于其他蔬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命力顽强,生长迅速,正如民间俗语所说的那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近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和互联网商业的发展,人们手中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越来越多,消费的渠道越来越多,消费的欲望也越来越旺盛,出现了一些为了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而进行大量无节制消费的消费者。于是,网友就抓住了消费能力超强(生命力强)和消费欲望旺盛(生长迅速)这两个“共同”特点,用“韭菜”一词来讽刺那些盲目消费的消费者们,他们就像田里的韭菜那样“一茬接一茬”地不断生长。“割韭菜”也自然成为商家为了销售产品而进行大肆宣传刺激消费者购物的代名词。

随着“韭菜”这个比喻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韭菜”和“割韭菜”的范围也逐渐地扩大。在今天的互联网语境下,大部分通过商业行为获取利润的行为都可以戏称为“割韭菜”,而这些商业行为的目标用户自然就是被收割的“韭菜”了。比如,在各式各样的网络购物节中“买买买”的顾客是“韭菜”,金融市场上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风险的个体投资者也是“韭菜”,在网络应用中大肆充值并消费的玩家也可以被称为“韭菜”。在“韭菜”的基础含义之上,还衍生出了诸如“十有八韭”(用来形容股市惨淡,股民普遍亏损的现象)、“忠实韭菜”(比喻那些狂热地追求某个特定品牌产品的消费者)等一系列有趣的用法。此外,如果“割韭菜”时的“吃相”太过难看,有时候还会导致“韭菜伤根”(指卖货太狠以至于一段时间内顾客的消费能力降低)或是“把韭菜连根都拔了”(指用户可能转向其他商家进行消费)的尴尬局面。

总之,“韭菜”在网络用语中是一个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词语,虽然人们时不时也会在花钱的时候用“韭菜”来自我调侃一番,但更多的时候“韭菜”还是用来讽刺那些盲目消费、“人傻钱多”的消费者。而“割韭菜”更多也是用来讽刺批评那些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把消费者当人,而是当作韭菜那样“收割”的商家以及他们的过度营销行为。

此“韭菜”非彼韭菜,在互联网消费风潮盛行的当下,我们可要擦亮眼睛,可别一不留神就成了别人盘中的“韭菜”呀。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1年第4期《网言网语》栏目。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十一”电商促销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调查报告
双十一的尾款先别付!看完此文你能省出的不止一双马丁靴!
双十一购物真的优惠很大吗?有哪些避免被“割韭菜”的技巧
未来一切的商业核心是争夺用户时间
消费全返:让用户消费赚钱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会有强制购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