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国琴试评诗词】{南惠萍王学美肖汉斌等作品赏析}第018期

诗人介绍

南惠萍 作品赏析

赏析者邓国琴

踏  青

春暖花开日,神驰欲览川。

眼前桃杏闪,身后雾云穿。

低谷犹哀叹,高峰也未然。

红尘多少景,惬意入心田。

    这是首写春天里作者踏青途中观景后有感而发的佳作。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驱车踏青而行,极目远望窗外山川秀丽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眼前的桃花杏花一闪而过,身后云雾慢慢散开。车走低谷时候让我想到人生坎坷而感叹;车行高峰时又让我想到人生春风得意时也不必马蹄疾。哎:红尘滚滚不管有春天的美景还是冬天的衰景,我们都欣然接受。

    由行车行至低谷和高峰联想人生也如此;也由观望窗外自然之景,感叹人生风云变幻劝自己也劝读者。这些感悟都充满哲理:一切得失成败都要坦然面对,自应其适。透露出诗人对人生释然和超然脱俗。尤其结尾充满禪意:所谓禪意即禪心,清新寂静的心境。

      首联交代时间和诗人思绪浮想联篇的起因:“春暖花开日,神驰欲览川”;颔联写踏青途中观窗外之景:“窗前桃花闪,身后云雾穿”;颈联:由眼前之景又联想起观人生之旅的风景也如此一样,后生发议论:“低谷尤感叹,高峰也未然”结尾抒发心里那种开阔豁达的人生观:红尘多少景,惬意如心田”。

       佳作多以赋的手法铺陈,加夹述夹议表达;语言清新朴实,明白如话,却言简意深;层次清晰,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有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结尾余味悠长;此篇可贵之处在立意深远,富有哲理。正符合扬逸明在《诗词创作“金字塔理论”》所说:诗词三角形最高的小尖角的部分是哲学层面。读者读此作后,心理块垒渐消,云开雾散,心境慢慢乐观起来! 再看另一篇佳作:                             

春 雨     

春雨知心洒满城,丝丝润物且无声。 

赢来馥郁风光俏,送走萧条肺腑轻。 

百姓耕耘终有望,诗人奋进更添鸣。 

莫愁前路芳菲尽,翌日依然锦绣盈。 

  先解读一下作品的内含:

    春雨啊,你怎么如此有灵性啊:你知道经过冬眠,万物复苏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于是你就千丝万缕漫天飘洒下来,你如甘甜的乳汁一样,无声地滋润万物,你送走了春寒料峭,又迎来了百花的盛开,让春天俏丽,那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神轻气爽;庄稼人播种后有了你就有了希望,诗人有了你,下笔如有神!莫愁前面的花,因风因雨因其他原因已落尽,但是明年春天再经你的滋润,依然到处繁花似锦,姹紫嫣红,还会充满着昂然的生机!! 

    这是一首咏物诗!是以春雨为描写对象,抓住春雨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此抒发思想感情。用拟人手法,将春雨比作有一个有灵性、有思想、高品质的人,中间两联夹述夹议加以赞美,结尾作者生发而抒情。颔联“赢来馥郁风光俏,送走萧条肺腑轻”用的互文手法。 

  互文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意思是:迢迢皎皎牵牛星,迢迢皎皎河汉女。“赢来馥郁风光俏,送走萧条肺腑轻”上下文可这样理解:你送走了严冬的萧条,迎来美好的春天,百花的盛开让风光俏丽,那浓郁的芬芳沁入肺腑,让人轻松愉悦!

此作符合咏物诗的要求,并有两大亮点: 

第一、咏物诗要突出外在和内在的鲜明个性:

    咏物诗切忌放之万物既皆似又皆不似,此作准确地描写了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质。如:“春雨知心洒满城,丝丝润物且无声”,句中“洒满城”“丝丝”都是描摹春雨外形特征的;“知心”“且无声”又是对春雨内在品质的细致描绘,虽只廖廖两句的描写正如“秾叶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百姓耕耘终有望,诗人奋进更添鸣”和“赢来馥郁风光俏,送走萧条肺腑轻”,以点带面地赞扬了春雨的品质:澄清了自然环境,滋润了万物,给农民带来希望,给诗人送来灵感! 

第二、主旨在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的咏物诗,是指通过描写某一自然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都无不浸染着人的喜怒哀乐,以其所寄之情是深沉的“幽情”。 

    如杜甫的《春夜细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达了对事物和人潜移默化的教育。而此篇尾联“莫愁前路芳菲尽,翌日依然锦绣盈”,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结尾通过咏春雨,再借物抒发作者面对花开花谢有着乐观豁达积极的心态:今年春天百花因沐春风春雨盛开,也会因风雨里而凋谢,但是明年的春天又会沐春风春雨而繁花似锦,最终春华秋实,到秋天会挂累累的硕果,所以不管是对大自然还是对人生,面对成功和失败,但对未来都应该充满着希望和憧憬!

    通过赏析南惠萍妹妹以上两篇作品后,得出结论意是诗的灵魂。“诗以立意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出自古人《刘贡甫诗话》

诗人介绍

 王学美:网名筠子、楚筠子,系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楚凤女子诗社副秘书长,荆州市文联委员,荆州市楚风诗联社副社长、《楚风》编辑部主任,中华诗词论坛“楚风诗社”栏目首席版主。作品曾在全国诗词大赛中多次获等级奖并散见于全国各级诗词刊物。

临江仙·赏秋莲(贺铸例)

王学美

       翠已渐衰红渐褪,唯留一朵亭亭。柳欺莲瘦弄娉婷。可知心有待,静看水空明。

      独立黄昏谁共语,莫将心许无情。冥冥唤我是希声。怜君清似玉,问孰洁如卿。

邓国琴简评:

       初秋的荷塘香消红减,景象萧条,突然发现一枝红莲正亭亭玉立地开放着,初秋的盛柳则妩媚地摆动那婀娜的身姿,似乎鄙夷着莲的存在!可柳哪里懂得莲的心事:此时莲正静静伫立在池塘,从容守望着池水里那一片纯净空明啊!

      是啊!独立黄昏的我,又有谁来与我共舞呢?即使很孤独,也决不将纯净之心嫁与那无情的 “西风”!(此乃莲的自语?还是 “我” 的自吟?或许皆兼而有之 !)

       冥冥中似乎听到有 “希声” 传来,这声音犹似天籁。风声?琴声?流水声?不!是一种心灵的感应,是知音的呼唤!所以,“我” 来到了荷塘边,与莲相对,与莲共语,与莲惺惺相惜。

    “怜君清似玉,问孰洁如卿。” 结句作者又以问而不答的形式托物言志。同时更进一步衬托 “我” 与 “莲” 不粘不离,不离不弃,从而达到了 “莲人合一” 的效果。正符合正如王士稹《带经堂诗话》云:“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

       此作是一首咏物诗,以物喻人,作者从开始对莲的欣赏、理解、赞美,最后惺惺相惜,通感交流……。如此充满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让词调别开生面的灵动、形象、独特。

       小令通篇采用拟人手法,把莲花当做一个纯真素女来描写,并赋予她内在的喜乐哀愁,她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志向:秋莲的自甘寂寞、坚贞   高洁脱俗的气节,以及对心中 “眷恋” 的期待和守望。 佳篇语言含蓄委婉,意象灵动,寓意较深,多处设问并议论,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

《浪淘沙·山乡变迁》

方移香

      往昔懒回乡,怕走羊肠。翻山越岭湿衣裳。杂草丛生人迹少,望眼忧伤。   

     今日探亲忙,度假观光。无垠国道近村庄。瓜果新鲜游客醉,笑语飞扬。

  邓国琴简评    

       诗贵在立意高远,语言其次。此篇立意高远,紧扣时代脉搏,扣紧山乡变迁的主旨。但是写建国七十周年这样政治题材,最忌讳空泛无物,喊口号,可喜是小令找到最小的切入点,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手法描写家乡今昔的巨变,用典型事例围绕主题服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感受,感受山乡的变迁。这样可折射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飞跃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的巨大改变。此法符合  清人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以画龙为之说:比诸潜蛟之腾空,若只了了一蛟,一形毕露,仰之者,感见斯蛟之首也,斯蛟之尾也,斯蛟之爪牙与鳞鬣也,形尽而思穷,于蛟何趣焉?是必蛟藏于云,腾骧矢矫,卷风舒雨,或露片鳞,或垂半尾,仰观者虽极目而莫能窥其全体,斯蛟之隐显叵测,则蛟之意趣无穷矣。                                                首先说过去:具体描写山区羊肠小路,如果遇到下雨天,更是一身雨水一身泥!就是晴天也要翻山越岭,荒芜人烟,杂草丛生,交通也不方便,全靠两脚步行,旅途遥远孤影难走,每次回家满眼都是心酸和无奈!每每回家乡一个“懒”字了得!怎一个“怕”字了得!                        

  下片转折到今日:要想富先修路,国家开山辟路修国道到村口。然后精准扶贫,青山绿水就金山银山,改旅游区,带动经济,这里交通便利,农民生活都富起来了!反到原来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和远走他乡居住的人,都羡慕这里有天然氧吧,美丽景色,于是他们常爱回家乡转转,把这探亲也当旅游。更有慕名前来旅游观光度假的游客如潮涌,来这里品鲜果,吃农家菜,醉了游客,笑语满山飞扬!                           

      另一特点:此篇先抑后扬式抑扬法,无论是先贬后褒,还是先褒后贬,都是假意在前,真意在后——作者先虚晃一枪,以假意将读者引入反向思维,诱入迷阵,然后借助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读者渐渐醒悟,最终恍然大悟,明白作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欲擒故纵。令小令有引人入胜,摇曳多姿,曲折变化的妙处!   比如运用昔今对比,启承转合很好,让读者有转悲为喜的过程,最后到达高潮!好的佳作会有着广告效益,读后让读者有蠢蠢欲动的想法,想去三日游,去吃那里农家菜,去尝那里的鲜瓜果,去赏那里的美景……

诗人简介

肖汉斌 网名寒冰,男,湖北省公安县人。湖北省石首市诗词学会理事,公安县诗词学会和楹联学会理事,武汉未名诗社副社长、主编,《东坡赤壁诗词微刊》编委。荆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香港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东坡赤壁诗词》《湖北诗词》《九州诗词》《诗词世界》《诗词家》《中华诗人》《雅风》《香港诗词》、印尼唯一的中文刊物《亿乐荣》杂志、《中华诗词》和《科教导报》《楚天金报》《江汉大学报》《诗词》报、《中国楹联报》《人民日报》等报刊。有诗词入选《香港诗词学会论坛诗词精粹·乙末集》《丙申集》《中华古韵》《香江诗潮》等多种书籍。有联入选《中华女子楹联第一卷》任编委。《中华女子楹联第二卷》任编委。曾获全国诗词大赛三等奖两次及其它奖若干。

肖汉斌(寒冰)作品《咏昭君》   

文/邓国琴

    昭君出生湖北香溪,豆蔻年华时被选入宫,后为了国泰民安,主动要求入番和亲,封为“宁胡阙氏”。她远离皇宫到异域生活了几十年,换来边境的安宁……                                                      

    在极其有限的诗词空间里,很难将昭君如此漫长的人生经历,面面俱到地表现出来,再说诗歌是以抒情方式,具有凝练的特质,需要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那该如何取材去朔造王昭君这个典型事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呢?  

    明代李东阳《题墨竹》: 

莫将画竹论难易,则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这首诗给了我们些许启示。下面看看肖汉斌(寒冰)

                            咏昭君                                     

寒沙滚滚路茫茫,破雾娇鹰迎曙光。

云卷云舒新草茂,天高天淡晓星凉。

帝王三字从胡俗,青冢千年望故乡。

历史不堪添此页,和亲页页是沧桑。

    注:“从胡俗”,《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成帝赦令从胡俗。”                                                             

    作者从昭君出塞途中开始着笔,有选择性地将她在异域生活的几个场景片段进行描写, 并在思维、语言、意象、情绪、时空等方面,运用跳跃、转换、组合等表现手法,比较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王昭君典型形象,以及她背后矛盾、孤独、思乡的内心世界。结尾又加以定论,道出了本作的主旨:历史书上增添小女人和番这不堪几页,虽然换来了中华民族几十年的边境安宁,但是页页满是沧桑!                                                   

    首联:王昭君出塞时正是深秋,塞外寒沙滚滚天昏地暗,她骑在马背上,弹着琵琶,艰难前行,对前途感到迷茫,忽然一对骄健的雄鹰穿云破雾展翅翱翔,天边渐渐地露出了灿烂的曙光,王昭君抬眼远望,顿时对这次和番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颔联写她到匈奴后,享受新生活并借景抒情:次年春天伊始,白天望着那辽阔天空下白云飘飘,广袤的草原上长出崭新的小草,她享受这崭新详和、宁静、美好时光;晚上又看到夜空里星星闪烁透着凉意,顿时撩起她内心阵阵的乡愁;                                                  

    颈联继续递进再写:昭君入番一年后,番王呼韩邪单于去逝,她又服从帝王“从胡俗”的旨令,再次改嫁呼寒邪单于的长子直到老死;她牺牲个人利益换来边境的安宁,最后葬身于异地,那青冢在千年里遥望着故乡;                                                  

    尾联通过画外音旁白,道出历史添上和番这一页是如此的不堪,可页页满是泪水和苦楚……                                                   

创作有几个特点:                             

语言的跳跃:

    好的诗词作品在短短篇幅中,语法结构多变,如“帝王三字从胡俗,青冢千年望故乡”“云卷云舒新草茂,天高天淡晓星凉”等句都省略了关联词、动词、助词,有的句子也运用倒装句,令语言凝炼生动形象;有的句子故意重字,句中有自对,上下句相对,读起来有流动回环之美。

意象具有多义:

    如“娇鹰”“穿雲破霧”是作者对昭君克服困难,舍身为国的高远志向作意象表述;“浮云”寓意游子之心;“星星”指故乡;“新草茂”指和番后草原边境气氛祥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青冢望故乡”,指昭君魂系家乡。语义有的景中含情,寓情于景,也有的物中言志,让读者去品味   ……    

情绪的跳跃:

    从出塞后旅途的坎坷和对未来充满迷茫;到骄鹰穿云破雾,给了她信心;又到入番后白天美丽草原风光给了她喜悦,晚上满天星斗让她有思乡的惆怅;又到番王去逝后,从胡俗,改嫁新继位的单于长子时感到的悲哀和委屈,真实反映了王昭君心理酸楚的历程,为结尾议论作铺垫。     

 时空和思维的跳跃:

    从开头“寒沙滚滚路茫茫,破雾娇鹰迎曙光”到“云卷云舒新草茂,天高天淡晓星凉”,再到结尾处的议论:历史不堪添此页,和亲页页是沧桑。”古今时间和空间的如此大幅度的穿越,足以引起读者怀古又抚今!                                   

    此作为描写人物,表达主题,对素材进行精准取舍,为言情言志而设的景、造的势也都恰到好处;整篇以记述为主,有时借景抒情,有时议论;取独特的角度用形象的画面表达,真切感人。读者读后不仅会问:难道一个国家的安定和平,却要一个弱女子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和亲才能换取,岂不可悲吗?


赏析者介绍:

邓国琴 湖北武汉人,网名绿绮,狼社成员。其诗词散见于《中华诗词》《湖北诗词》《九州诗词》等各诗词刊物。也有多篇评论文章登载各诗刊和网络平台。几次全国诗词大赛获奖。著有诗集《绿绮吟稿》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精彩回眸

第001期   包德珍       侯孝琼

第002期   宋彩霞       宋彩霞

第003期   杨逸明       侯孝琼

第004期   刘庆霖       刘庆霖

第005期   邓世广       傅占魁

第006期   林  峰        林  峰

第007期   楚  成        郑万才

第008期   向近青       吴江涛

第009期   沙  月

第010期   晨  崧

第011期    胡  宁

第012期   郭亚军 萧显仁王建勤

第013期   沙  月

第014期   吴世干

第015期   宋彩霞        古  木

第016期   萧凤菊        田幸云

第017期   宋彩霞 侯孝琼蔣月华

             高景芳        王 蔚

第018期   南惠萍        王学美

             方移香        肖汉斌

图:网络

文:邓国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诗歌报江苏工作室第189期精华版
何革咏物诗选——自知难作擎天手,便把风头让与人。
【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 邓石林 先生《经典雅诗专辑》2020122604
深切悼念刘建荣先生
中诗协创作部编辑人员特辑
秋之韵文苑【2022】第19期‖包德珍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