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届【人间要好诗】三等奖作品及点评


第二届【人间要好诗】三等奖

听 雨
夏茂盛(湖北通山)
夜雨萧萧似急弦,声声入耳未成眠。
家乡犹有临河屋,但愿洪来已早迁。

杨逸明点评:屈原“哀民生之多艰”,李白“一洗苍生忧”,杜甫“穷年忧黎元”……关心民瘼,是诗人的优良传统。此首写夜雨潇潇,洪水将来,诗人心系故乡的父老乡亲,看似平淡的诗句中饱含深情。
钟振振评:仁者之忧。“声声入耳”四字意,已在“夜雨萧萧”中矣。“临河屋”可改“河边屋”。“洪来”二字夹生。
金水评: 通篇浑成,近年洪灾频发,故因听雨而忧家乡很自然。
李伟亮评:四句分为两节。前二句写眼前,写自己,用实笔,从小处构思。三四句转而写家乡的临河屋,写他人,用虚笔,从大处立意。“家乡犹有临河屋,但愿洪来已早迁。”可见大关怀。

听 雨【第二届三等奖】
欧平(湖北荆州)
臥听潇潇雨,依稀见杏花。
生香飘两岸,弄影动千家。
水巷幽如梦,春烟软似纱。
乌蓬何处去? 回望燕儿斜。

天许评:笔调轻快,句式灵活,情景相融。
王震宇点评:风致类晚唐,结甚佳。
王震宇点评:风致类晚唐,结甚佳。


洞仙歌·听雨
张娟(黑龙江)
风铃翕响,看树枝摇曳。花影频频暗香递。黯云征、珠泻檐下清欢,如弦上,跳跃音符倾耳。   
惊醒荷塘梦,弹破烟波,溅起飞花点英蕊。乍向旧时光、听雨缠绵,低语里、拉钩食指。算回念、相思几安排,最难禁、玻璃画中描你。
苏俊评:手法独特、新款。从古至今,把雨写得活泼如斯者的是罕觏。


满庭芳·听雨用蒋捷意
牛俊人(江西)
摵摵来园,依依傍竹,做成渺渺清秋。芭蕉未老,何意却添愁。翻忆轻狂年少,冲雨上、红烛歌楼。此声又、天涯伴客,破梦到孤舟。
如今翻只在,僧庐独宿,看水东流。漫赢得,镜中霜雪飞头。料想人间一夜,顿时便、繁艳都休。明朝觅、郊村可剩,衰草绿平畴。

张青云点评:化用蒋竹山原作,不粘不脱,郁伊善感,辞雅情深,诵之令人低回不已!



听 雨【第二届三等奖】
曹继梅(辽宁)
梅黄时节雨潇潇,客馆凄清夜寂寥。
一盏明前瓜片绿,隔帘共我听芭蕉。

梦欣点评:这诗简直就是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翻版,同样有乐笔写哀景的艺术特色。但套路虽然相似,文字表达却又有自己的功夫。而且,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一种期盼,是未来时,而此作的“隔帘共我听芭蕉”,则是现在时,是作者推测相思的另一方也在雨夜思念自己,这与白居易“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样是用上了“借人映己”的艺术手法,但“隔帘”句更为简洁、更为含蓄、更为幽默。分处两地的恋人、家人如何能同时共听?这个难题被作者用“隔帘”二字就轻松解决了,可见作者遣词用字的灵活,这也当是妙手偶得的情形。
金水评: 悠闲之笔写寂寥之情,气味甚佳。
天许评: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王震宇点评:兴象甚佳。
李伟亮评:闲适风味,结句物我两忘,有味。



端阳夜雨
冯晓(山西)
檐漏扰人眠,闲翻恰九篇。
可怜端午水,淅沥两千年。

梦欣点评:九篇,有两种解读。一是周文王、武王的治国策论(燕乐之策6篇、征伐之事3篇)。一是屈原的《九章》(9篇作品依次为《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因为诗中第三句提及“端午”二字,所以应是后一种解读方合作者原意。因为夜里下雨,屋檐滴水的声音让作者睡不着,索性起来看书。这本来是很平常的情景。换句话说,这诗的前两句,平淡浅白,波澜不兴,也不见文采。可是后两句一出来,立即诗味涨发,意境深远。在作者的眼前,似乎这屋檐雨水,和两千年前没有任何区别(“淅沥两千年”)。为什么会没有区别呢?这就是值得寻味的地方。你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诸如自然景象恒久如初没有改变、天依然下雨、屋檐依然滴水、滴水依然扰人等等。但这显然不是作者自己所思考的问题。作者的思绪是从翻读屈原的辞章引发的,因此,作者所认为没有改变的是屈原两千年前所提出来的问题即屈原所思索所忧虑的东西。毫无疑问,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发展,可是当年困扰屈原的那一些痼疾也还在,这才是作者的忧心所在。这么解读的依据是作者全诗的脉络,先由题目的端阳节听雨,引出读屈原的书,读屈原便不免参照今天的现实,于是得出有些东西两千年不变的结论。这诗的妙处就在作者不动声息的思索之中,诗味十分隽永。
楼立剑:夜读九章,按理说本与雨无关,虽然是“闲翻”,但九篇读毕所产生的情感冲击,与雨的“淅沥”之声产生化学反应,意味就不同了。是悲悯、是叹息、是沉痛,虽不着一字,把读者的情绪也传染了。



听 雨
承洁(江苏)
乌云带雨涨春潮,了却农夫心底焦。
不舍沉沉昏睡去,静听甘露润禾苗。

杨逸明点评:久旱揪心,甘霖得来不易,农夫心事与诗人紧密相连。下雨了,还下得不小,心底焦虑已经缓释,可以睡个放心觉了,诗的转结偏偏又写“不舍睡去”,四句腾挪开合,跌宕起伏,题目听雨被写得淋漓尽致。全诗不著一个喜字,欣喜之情却跃然纸上。


浙东春夜听雨
左启顺(江西)
驿舍孤灯动客愁,云低夜冷怯登楼。
宁江水共阶前雨,都在离人心上流。
天许评:前两句烘托得好,转接虚实得法。
张青云点评:造境冷寂,神与境会,颇耐咀味也!
苏俊评笔调、意境皆切听雨,唯文字、句法太似古人。取径古人,成自家面目才是正道。



听 雨
张宝铸(山西)
暮宿客窗孤枕栖,霖霖一夜唱高低。
恼人最是檐前溜,絮语温言似老妻。

杨逸明点评:老夫妻相陪相伴,往往嫌老妻唠叨。一到分离时,没有了絮语,竟然还不太习惯。一夜听雨,经不住想起了絮语中充满了温情。说是“恼人”,却赶到是“温言”。不经意中流露的是人之常情,而感人心者,无非人情也。
梦欣点评:老妻一语入诗,常传递出某种亲切感。像白居易的“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杜甫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龚诩的“茅茨一点青灯在,知是老妻犹未眠”,熊鉴的“老妻花上还添锦,三个田螺做碗汤”,等等之类。大体在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中,老妻已代表着勤劳、善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及能吃苦诸般美德的柔弱女子形象,偶尔一用,即刻出效果。此作将檐前溜滴雨水的声音,比喻为妻子喋喋不休的言谈絮语,初读,似觉亲切,再读,品出涩味。这“一夜唱高低”的滴水声,越是温柔、越是亲切,就越让“暮宿客窗”的诗人睡不着,那种失落、孤单、寂寞的心绪就越加强烈。可以看到,这也是一种乐笔写哀情的手法。因为有这一种曲折与隐晦,诗味便显得格外隽永。
刘鲁宁评:客字在先,恼字作转,立意于亲情,通篇熨贴。
李伟亮评:“恼人最是檐前溜,絮语温言似老妻。”平实中见真情。



雨 夜
陈锦平(广东汕头)
雾锁楼台夜幕低,孤灯四壁影迷离。
忘情岁月三杯酒,得意人生一卷诗。
夜雨敲窗弹古调,风霜入骨沁寒衣。
何当得渡蓬莱景,万顷烟波系钓丝。

杨逸明点评:写雨夜情景,全是平生联想,胸中感慨,至颈联方点题。最后宕开一笔,甚是幽闲。层次井然,语言流畅,情怀淡泊。
王震宇点评:通体稳称。


听 雨
肖芳珠(福建)
抛珠洒玉落闲庭,打叶穿帘催梦醒。
起共春风参万籟,明朝更看一山青。

楼立剑:小诗中的雨,并不像许多作品中那样缠绵悱恻,令人愁绪万端。而是带着一种活泼俏皮的青春气息。这是充满激情和美好愿望的雨,其形晶莹,其声浪漫,从梦境里来,到春天里去,化作满窗山色,令人心旷神怡。文字清新,想象丰富,意境饱满。推荐第一。



明晨重庆机场接女难寐口占
休休子(四川)
知时好雨来,为浥轻尘路。
切莫是天晴,天晴易生雾。

杨逸明点评:独生子女,女儿都是掌上明珠。明天接女儿,今夜无眠。可怜天下父母心。只写了担心天气影响飞机准点,绝无拖拖沓沓之语。寥寥数笔,心理状态却写得甚是细致,情深感人。古人云:“诗有极平浅,而意味深长者。”此首得之。
刘鲁宁评:听雨盼雨,实不为雨。飞机起降,通常认为天晴最好,结句以易生雾反转,甚妙。
张青云点评:先喜后忧,语近情遥,真率深挚,俨然六朝遗音!
李伟亮评:接机怕遇风雨,首句偏说好雨来,先埋下伏笔。次句承首句,具体说雨的好处——为浥轻尘路,却不曾道出主旨,有欲擒故纵的效果。三四句点出好雨的原由,因为天晴容易有雾,与题目中重庆气候相映衬,若不经意,真情便在其中。通篇妙在真实朴素,语出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届《人间要好诗》诗赛三等奖获得者|宋善岭绝句选
每日背诗 | 卧看青云载雨过
李升华七律诗 致友
胡敏生——庆六一 端午节抒怀
辭林萬選:第二十組
《上海文学》新刊推荐 人间走笔 | 刘醒龙:水边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