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应中诗词点评八首

《岷峨诗稿》

主   管: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   办:四川省诗书画院

顾   问:何郝炬

社   长:刘道平

主   编:滕伟明  周啸天

副主编:邓建秋

编   委:

何郝炬  李洪仁  刘道平  滕伟明

周啸天  邓建秋  郭定乾  孙和平

何   革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005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614/I

投稿邮箱:634565789@qq.com

(标题处请注明“投稿”)

当代蜀诗点评 

张应中诗词点评八首

  张应中简介

张应中(1968— ),安徽岳西人。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学语文》期刊编辑部主任,芜湖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滴翠诗丛》执行主编。著有《怎样写古诗词》《怎样修改诗词》。

劲 竹

马识途

劲竹生来多自爱,蛰居瘠壤却森森。

何能伟干冲天立,赖有盘根入地深。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坚贞一旦为人识,排闼出山荷重任。

【点评】

自古至今,咏竹之诗不计其数,佳句亦复不少,如“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唐彦谦),“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等等,老题材欲出彩亦难。试读马识途《劲竹》,首联平平道来,于不经意间埋下疑问,在贫瘠的地方竹子为什么长得茂盛呢?颔联以流水对作答,那是因为竹子的根扎得深,根深才能叶茂。颔联已经略有起色,但仍在为后面蓄势,为佳句的出现做铺垫。颈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异峰突起,教人眼睛一亮。小时存气节,高处尚虚心,将竹子的节操和品格写到了极致。“未出土时”承“盘根入地”,“及凌云处”承“伟干冲天”,咏物精当,对仗工整,足以流传后世。像一支球队里有球星一样,律诗有一联精彩足以使全篇生色,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尾联将劲竹当作能担大任的人才,缴足题意。按,“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实有所本。宋代徐庭筠《咏竹》有云:“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马识途改动下句四字,更切合竹之特点,对仗更工整,可谓后出转精。如同林逋改前人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样,妙手点化便精彩百倍。


游荒寺

马识途

沐雨游荒寺,松涛满殿流。

枯林寒古塔,残叶坠危楼。

万木云中老,三江天外秋。

峨山随俯仰,孤桨寄沉浮。

【点评】

该诗写游荒寺之观感,以写景胜,境界萧瑟荒凉,颇类晚唐诗。情景一读便知,不必多说,值得一说的是诗法,读该诗可悟律诗之法。其一,字法。诗讲炼字,该诗之“流”字、“寒”字、“坠”字皆可圈点。“松涛满殿流”,风撼松林,声如波涛,故云松涛。波涛是流动的,推而及之,松涛声流满佛殿。如钱锺书说李贺诗“往往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谈艺录》),如“银浦流云学水声”“羲和敲日玻璃声”等等。“流”字的用法类似李贺。又,通过视觉写听觉,“流”字又有通感的效果,故佳。颔联“寒”字、“坠”字亦佳,萧瑟荒凉景象赖此二字得以传出。此二字效果如同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之“淡”“滴”二字。其二,句法。律诗中二联一言景一言情,是常见作法;如果都写景,则应力避雷同,李梦阳云“叠景者意必二,阔大者半必细”(胡应麟《诗薮》),郁达夫云“粗细对称”(《谈诗》),皆说得明白。该诗颔联写小景,颈联写大景,恰是大小结合。其三,篇法。起承转合乃律诗常见的章法结构,此诗亦然。首联平起,交代游荒寺,听松涛,切题。颔联承,具体写荒寺之景。颈联转,宕开去,写远景、大景,“老”“秋”二字明写物,暗写人。尾联以“俯仰”“沉浮”寄托身世之感,情景交融,自然作结。

与传论诗纪念《岷峨诗稿》发刊二十期

马识途

漫道清辞费剪裁,浇完心血待花开。

华章有骨直须写,诗赋无情究可哀。

沙里藏金淘始出,石中蓄火击方来。

芙蓉出水香千古,吟到无声似默雷。

【点评】

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出,诗家论诗多采用绝句体,受篇幅限制,一首论诗绝句只能抓住一点,将意思说透即可,而不能面面俱到。马识途此诗则为七律,字数相当于两首七绝,内容自然丰富得多。首联总起,以隐喻说明写诗之不易,写诗不只是推敲剪裁,乃是用心血浇灌、培育鲜花。颔联说诗的内容,要写出自家襟怀、风骨,反对情感苍白、无病呻吟,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诗要言之有物。验之马识途、刘传茀之诗,确能写出革命者的襟怀,正直知识分子的风骨。颈联谈运思。沙里淘金当指立意,主题的提炼;击石生火当指灵感的闪现,感发兴起。两句皆寓理于象,极为妥帖,可称警句。尾联谈风格。一句化用李白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表达清新自然的风格,绾合首联的“清辞”和“花”;一句化用白居易“此时无声胜有声”和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句意,从有声到无声,表达沉郁顿挫的风格。清新自然似李白,沉郁顿挫似杜甫,以此为代表说明诗人要有自家面貌,自家风格。总之,该诗论及诗的内容、立意、灵感、风格,以及创作之甘苦,体验也深,立论也精。

无 题

何郝炬

身轻无事自心舒,

劳动归来夜读书。

青市沽鱼且进酒,

“老当”今日意何如。

【点评】

何郝炬早岁参加革命。抗日战争中,长期在敌后坚持对敌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领导干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文革”期间,何郝炬被当作“老当权派”(诗中所谓“老当”)经受批斗,困处牛棚,劳动改造。《无题》写于1970年,“老当”二字透露出背景信息。诗的前三句写得轻快流利:不能工作,反觉得无事一身轻;有劳动的权利亦属不易,何况还能夜读书呢;又能沽鱼饮酒,岂不快哉!结句“'老当’今日意何如”,自问:“我”这个“老当权派”现在的想法怎么样呢?这一问问得有意思。前三句不是说得明明白白吗?总而言之是“心舒”呀。但真的“心舒”吗?“心舒”不过是诗人的自我调侃而已,深层意思与表层意思构成矛盾,是反讽。挨批斗,受改造,不能正常工作,身心痛苦,忧虑时局,困处牛棚,无可奈何……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申,真可谓一言难尽。结句问而不答,引而不发,四两拨千斤,以不了了之,故而意味深长。如果写成“靠边何用独唏嘘”,反觉直白无味。


生查子·攀枝花

何郝炬

春来花自开,秀色映山谷。枝上喜攀援,凝重出尘俗。

千峰沉睡迟,感此破幽独。岂待叶相扶,却让花催绿。

【点评】

此系咏物词,所咏之物攀枝花即木棉花。木棉树高可达三四十米,二三月开花,花先于叶,雄伟的枝干上缀满红硕的花朵,极为壮观。词写早春的山谷里,木棉花冒寒盛开,打破幽寂,使沉睡的山谷鲜亮起来,生机盎然。该词妙在结尾两句:“岂待叶相扶,却让花催绿。”俗话说“好花还得绿叶扶”,而木棉花不用绿叶相扶,先于叶开花,然后催生出绿叶,改变了常规。词人于不经意间有所发现,有所憬悟,说出了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话,我们也仿佛第一次发现似的,不禁欢喜赞叹。我们说写人得其神,咏物得其趣,方为佳作。该词将木棉花拟人化,写出花的个性和热情,写出新意,得物之趣,是其成功之处。不过,该词在描写木棉花的形貌上略有缺憾,即没有写出它的色彩,使其形象不足。试看前人写木棉花,“最怜三月东风急,一路吹红上驿楼”(杭世骏),“亭亭十丈霭春烟,冠岭真同火树燃”(丘逢甲)等等,一般都会写出它的颜色特征。如若可改,将“秀色映山谷”换成“火色映山谷”即可。

阿 母

滕伟明

坠叶飘窗夜已阑,几番叩问得无寒。

可怜我已垂垂老,阿母一如襁褓看。

【点评】

母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歌咏母爱之诗多矣,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孟郊的《游子吟》。我想,将滕伟明《阿母》置诸名篇之中也毫不逊色。初读此诗,心弦铿然一声,感动得几欲泪下。该诗截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写母爱:在深秋或初冬的一个深夜,树叶飘坠,击打窗棂。诗人还没有睡,可能在伏案读书、写作、编稿。因为坐得太久,母亲关心孩子,几番询问,冷不冷?诗人灵光一闪,心想,自己已经垂垂老去,但在母亲眼里,还像襁褓中的幼儿一样需要呵护、照顾啊。容颜在衰老,母爱依然年轻;时光在流逝,母爱光辉永存。俗话说,不管儿女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小孩。诗人在此基础上推进一步,不止是像小孩,简直是像婴儿,语带夸张,但合情合理。好诗不过近人情,《阿母》将伦理亲情写到极致,故能动人。该诗也能给我们有益的创作启示: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和片段,以小见大,由此及彼,远胜于凌虚蹈空,人云亦云。


斗 室

滕伟明

君怜居斗室,我喜得勾栏。

三步行天下,两儿充百官。

河东常怒吼,江左且偏安。

些小兴亡事,无劳雅士看。

【点评】

计划经济时代,干部靠福利分房,级别高、官职大的分好房、大房,级别低、官职小的分差房、小房,甚至分不到房子,只能住集体宿舍。刘震云的小说《单位》便将两对小夫妻合住一套房子的尴尬痛苦表现无遗。诗人困处下僚,只能分得狭小的房子,故云“斗室”。如何写困处斗室的苦恼?诗不能像小说那样铺展开来,不能做生活化的叙述,而必须在立意、视角或修辞等方面取胜。“勾栏”,古代指戏曲演出的场所,此诗的立意便在“勾栏”二字,由此展开联想足成一首五律。诗人居住的“斗室”恰如旧戏台大小,更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诗后有注释云:“戏曲导演术语:'三步天下,四卒千军。’能悟此理,方知舞台调度。”别人怜悯诗人居室狭小,但诗人却说“喜”。身居斗室,却像帝王一样胸怀天下,两个孩子便代表文武百官。因为住房不顺心,妻子常发牢骚,自己偏安一隅,犹如东晋、南宋小朝廷。诗人故意小题大做,自我调侃,将一言难尽的尴尬化作轻松的幽默,让人会心一笑。实则为一种看破、放下的人生智慧。结句云,这里演出的历史兴亡之事都是小事,不值一提,不劳雅士观看。总之,全诗紧扣“勾栏”展开想象,以戏喻人生,小题大做,又将大化小,化俗为雅,举重若轻,允称佳作。

虞美人·柬北碚王君

滕伟明

当年夜话巴山里,拔剑闻鸡起。

那年夜话锦城中,报国无门相对听秋风。

他年夜话知何处,只有情如故。

我今老大一无成,遥想君推残卷此时声。

【点评】

该词仿南宋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而作。写作思路是:找准一个角度,截取生命历程中的几个场景,概括一生,抒发感慨。蒋捷词的角度是“听雨”,截取的是“少年”“壮年”“而今”的三个场景,书写悲欢离合之情,历来脍炙人口。滕伟明词的写作角度是“夜话”,截取的是“当年”“那年”“他年”“今”的四个场景,概括一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所不同的是:蒋词只写自己,却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滕词写双方,“王君”指王孝询,原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滕词所写只代表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少年立志,慷慨报国。青年时期恰逢“文革”,报国无门。晚年呢?作者感叹自己一事无成,遥想对方推开残卷,估计也很不如意,当然这里面有谦虚的成分。但不论何时,友情如故,变中有不变。蒋词按时间顺序来写;滕词穿插“他年”,有跳跃性。不论蒋词还是滕词,都有贯穿性的视角,将不同时段的场景串联起来,如同一串珍珠。而一生中的场景片段都有代表性,均点到即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苍龙峡 | 每日好诗
诗眼(讲稿)
中考复习:课内古代诗词阅读理解
格律诗词入门讲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常考课内古诗词赏析
两分钟看明白律诗创作如何对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