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临清辖地——老官寨镇简介

老官寨镇

1950年置区。属河北省邯郸专区临清县。1952年改属山东省德州专署。1953年归聊城专署临清县继辖。1957年撤区并乡。1959年改称公社。1962年复称区。1964年12月22日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属临西工委。1965年4月9日属临西县。1966年7月底复称公社,始辖今域。因驻地得名。


老官寨

据史载,北宋时此地为屯兵寨址。元初由赫姓建村,因族中一人科举进仕,官任知县,取村名赫官寨。明初,他姓由山东、山西等地奉诏迁入,与赫姓和睦相处。明末,赫姓人丁减少,提议改村名为老官寨。民国初年,常姓出一村长,改村名为常家老官寨。然而,常家老官寨只作为上册的虚名,人们仍以老官寨为正名。


姚庄

明初,姚姓建庄,称姚家庄,简称姚庄。后他姓迁入。清末,姚姓迁至卫运河南白塔窑,村袭原名。


胡小庄

明初,胡氏始祖思道、思贤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诏迁至此,思道落居今大刘庄乡胡庄,思贤落居今东枣园乡东枣园。明嘉靖年间,思道五世孙守关从胡庄迁出,在此落居,与祖村相比,自谦为小,故称令名。


郑湾

明弘治年间,郑姓于此立村,因村内有一坑塘,俗称大湾,故村名郑湾。


窦庄

明初,窦姓首居于此,后形成村庄,取村名窦庄。明末,连年灾荒,窦姓迁出,仍袭原名。


赵疃

明末,赵姓从威县赵村迁此,择8处定居,取材名赵八团。后人丁发展,村庄联为一体。村名简称赵团,演写为赵疃。又说,赵姓迁来时,此地为一片沙滩,取村名赵滩,演写为赵疃。


杜洼

据杜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始祖国宝由山东即墨县四槐树村诏迁至此,占产立庄,因村居洼地,取名杜家洼,简称杜洼。


倪庄

明永乐年间,倪姓始祖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取村名倪庄。


杨楼

明初,杨姓始祖奉诏迁此落居,筑一土楼,取村名扬家楼,简称扬楼。后有他姓迁入。清末,杨姓迁出,村袭原名。


千户庄

明洪武年间,马、赵等姓由山西洪洞县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因念由外地迁来,取村名“迁户庄”,清末始演写为千户庄。


钟庄

据钟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始祖百元由山西洪洞县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取村名钟家庄,简称钟庄。


汪庄

明洪武年间,李、杨、柏姓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诏迁至此,占产立庄,因周围低洼,每到雨季,不仅本地积水成患,而且四乡客水汇集,有庄浮汪洋之态,故名汪庄。


项庄

明前叶,项氏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诏迁至此,占产立庄,取村名项庄。


黑庄

明永乐年间,黑氏始祖百可、百亮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临清城东门里。几年后二人西迁,百可迁居今大刘庄乡小黑庄,取村名老黑庄子,百亮迁今址,以弟居小、庄名谦称小黑庄,清末改今名。


洪官营

隋代此处有一东西大道,道旁有一店铺,店铺前有两口井,取名双井铺,唐中叶,有回族洪姓二人自行东迁,兄择住临清城,弟落居双井铺。弟衍生5子,人丁兴旺,分支五门,改村名洪五屯。明朝,燕王靖难路过洪五屯,并在此安营扎寨,改洪五屯为洪官营。


曲庄

明初,曲、张等姓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诏迁至此,择高地立庄,取村名高庄,习称高儿庄,写作高尔庄。至清乾隆年间,曲姓人丁兴旺,为村中首户,改村名为曲庄。


白庄

据传,明初,此庄叫“高尔寨”,村庄来历不明。清中叶,村民在村东挖出白姓墓碑一块,上载原村名白家庄,遂复旧称。简称白庄。


仁庄

明初,陈、程、李三姓奉诏迁此立庄,三姓人家和睦相处,议村名时,三姓长者互相谦让,久之不决,后从外村请来一文墨先生,待述其缘由后,先生笑曰:“村名定矣!”遂提笔书村名“三老仁义庄”,三姓僖颜受之。民国初年简称仁义庄,后又简称仁庄,今村民以方、王、刘、孟四姓为主。


水波

明初,有山西洪洞县移民在此落居,因此处地势洼下,每年雨季四面客水汇潴,形成泽国。村以地理特征取名水波。


殷庄

清康熙年间,有殷姓人家迁此立庄,取村名殷庄。后陈姓由山东临清城东陈家坟迁入,殷姓迁到威县邵固落居。村仍袭原名。


毕庄

明末清初,毕、杨两姓迁此垦荒定居,后形成村庄,因毕姓人丁兴旺,取材名毕家庄,简称毕庄。


小李庄

据传,此处明朝时期有一庙宇,初十、十五香火盛,明末,李姓人家迁至庙侧定居,形成村落,取村名李庄。因村小,乡民习称小李庄。


北郑庄

明嘉靖年间,郑氏始祖由山西潞州奉诏迁此立庄,取村名郑家庄、简称郑庄。1982年4月在地名普查中,为与今单屯乡同名村相区别,经县政府批准,加方位称北郑庄。


魏庄

明永乐年间,魏姓人家迁此立庄,取村名魏庄。后他姓陆续迁入。至清末,魏姓迁出,庄仍袭原称。


尹户山

明末清初,尹氏始祖户山迁此立村,后世以始主尊名命村名。


冯庄

据传,宋、元时期,此处低洼多水,有刘姓人家居此,以打渔为业,有打渔庄之说。明末,冯姓人家迁入,因人丁兴旺,定村名冯庄。


马龙庄

明初马姓始祖马龙由山西洪洞县诏迁至此立庄,以始主名取庄名以示崇尚。


西袁庄

明嘉靖年间,袁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在一庙宇的东西两侧各自择基定居,成家立业,取村名袁家庄,简称袁庄。后将东西两个聚落按方位称为东、西袁庄。此村居西,称西袁庄。


东袁庄

明嘉靖年间,袁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在一庙宇的东西两侧各自择基定居,成家立业,取村名袁家庄,简称袁庄。后将东西两个聚落按方位分别称东、西袁庄。此村居东,称东袁庄。


樊庄

明永乐年间,樊姓人家在此定居立庄,取村名樊庄。明末,陈、车等姓迁入。清末樊姓绝嗣,村袭原称。


苇子园

明初,此处芦苇丛生,有张姓人家在苇丛北侧定居,一面种菜,一面经营芦苇。后形成村庄,取村名苇子菜园,简称苇子园。


西杨庄

明初,杨姓人家由山西诏迁来此,占产立庄,取村名杨庄。后胡姓迁入。清末,杨姓绝嗣,庄袭原称。1982年4月在地名普查中,为与今东枣园乡杨庄相区别,经县政府批准,加方位称西杨庄。


十八里堡

明洪武年间,此处有一临清通往邵固的大道,有人在路旁开设店铺,东距临清、西至邵固均为9公里,路人称此地为十八里新店铺。后形成村庄,以店名取村名十八里新店铺,简称十八里铺,后演写成今名。


姜庄

据姜氏家谱记载:“大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始祖姜慧偕同妻室,肩挑文绅、文晋二子,从山东青州府即墨县姜家大楼迁居临清城西温凉社,不久又迁至此地另行立庄,名曰姜家庄。”后简称姜庄。


小马庄

清顺治年间,马姓人家迁此落居,置田立庄,取村名马家庄,因村小,乡民习称小马庄。后有张、赵、于、王等姓相继迁入。清末,马姓绝嗣,村袭原称。


扈十二里

此村原为刘姓所立,曾名小粮山、小十庄(或小石庄)。明初,扈、王、申姓迁此居住,因距临清城12里,村又较小,为与今东枣园乡大十二里相区别,谦称小十二里庄。后有扈姓删去“小”字,冠以“扈”字,改村名为扈十二里庄,简称今名。


孙槐庄

明永乐年间,孙姓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诏迁至此,见有三棵老槐树,枝繁叶茂,便在树周围立庄,取村名孙槐庄。


于庄

明万历年间,于姓人家由今清河县孙庄乡于庄迁此立庄,袭用祖籍村名。


云冯

明永乐年间,云、冯两姓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诏迁至此、占产立庄,取村名云冯庄,简称云冯。后云姓人家因经商迁居临清城内,庄仍袭原称。


高洼

此村最早由薛姓立庄,村名薛庄。后张、韩姓更名为张韩庄。明永乐年间,高氏始祖登科由山西洪洞县迁此落居,后人丁倍增,根据地势洼下的特征,改村名为高洼。


小高洼

小高连系高洼的派生村,因村小自称小高洼。今村已与高洼村成为一体。


胡岗

明永乐年间,胡氏始祖胡礼偕同长子一蕲、次子一林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称胡庄。因村西傍一大土岗,邻村习称小胡岗,简称胡岗。


范付庄

明初,此处居住王、赵两姓,村名王赵庄,至明中叶,王、赵两姓绝嗣,范姓迁入,改村名为范老庄。因村小、人少,邻村习称小范庄。1958年建公社时,该村与付庄合并,称范付庄。


付庄

明末清初,付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付家庄,简称付庄。

来源:临西县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清村名历史由来——金郝庄乡部分村名由来
临西村名来历:吕寨镇
山东移民来源考
山西省洪洞县效古村张氏家谱
临清村名历史由来——刘垓子镇35个村名由来
辛集这些村有“山西洪洞县迁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