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临清老街巷: 承载古运河的记忆

古城临清,三条运河穿城而过,在这三条运河包围的地方,形成了一片中洲古城。明清时期,临清有30多个大大小小的码头,货物、商贩在中洲古城聚集,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街巷、胡同。

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大运河造就了古代临清的富庶繁华。而这些街巷、胡同,也同样承载着临清关于大运河的珍贵记忆。

临清老街巷、老胡同大多依运河的流向而建,多以最有影响力的店铺、人家命名,每个老街巷、老胡同背后也都有一段故事。据统计,临清老街巷、老胡同共167条,其中69条街、50条巷、48条胡同。

在这些老街巷、老胡同中,因地形而名有:东、西夹道街,东、西角门胡同,豆芽胡同,卍(万)字胡同,耳朵眼胡同,下凹胡同等;因商业而名有:箍桶巷,琵琶巷,粜米巷,果子巷(竹竿巷),油篓巷,皮巷,毛袄巷,香巷,白布巷,白纸巷,碾子巷,纺织巷,冠带巷,还有青碗市口,牛市口街,碎皮市街,马市街,锅市街,驴市街,柴市街等;因官府机构而名的有:察院街,公馆街,河卫衙街,帅府街,御史巷,户部巷,南司衙胡同,工部胡同,考棚街(工部街),(前后)钞关街等;因建筑物而名的有:永清街,古楼街,圆仓街,大寺街,牌坊街,旗杆街,弥陀寺胡同,行宫庙胡同,三元阁胡同,财神庙胡同等;因姓氏而名的有:常家胡同,武训胡同,徐川店胡同,田家店胡同,汪家胡同,查家胡同,张家胡同,东解元胡同等;因传说、会意而名的有:会通街,金牛巷,宁海巷,灯挂胡同,(大小)独一处胡同,铁梁庙胡同,青龙街,大义街等。

走进临清胡同,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它的古朴厚重,以及被岁月侵蚀的沧桑破败。街道向前延伸,小巷、胡同便分布在街道两侧,路面是砖砌成的路。据临清运河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刘英顺说,位于会通街的苗家商铺,是一家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杂货铺,铺门还是古时候门板式的,铺内虽已不再经营,但货架、杂物仍散落其中,穿过铺子,到达主人家的小院,一个典型的临清小四合院出现在眼前,依然是古色古香的样貌。

此外,中洲古城内还有县治遗址,有做酱菜出名的单家大院,有建造华丽的冀家绣楼,有因生产哈达而著名的耳朵眼儿胡同,有加工竹木家具的竹板巷,有坐落在纷杂院落之间的基督教堂,有经营著名山西商人乔致庸店铺的粜米巷……中洲古城,院子套着院子,小巷胡同连着街,巷子里又别有洞天。

这些巷子是临清运河上南北文化交汇融合的具体地点。临清的胡同文化,是运河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着沿运河漂来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流碰撞。穿梭于这些大街小巷,能够感受到昔日运河两岸的繁华,也能体味到运河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记者 张英东 通讯员 刘 飞)

来源:聊城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清:以市井之貌,还原生活百态
临清老街巷
临清潭腿传西青——寻根大运河札记·9月22日
临清古民居——王家大院
济宁地名的语言及文化特点分析
运河名城瀚墨飘香 走进“书画之乡”临清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