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其他类别】厦门大学“震在蜀厦”实践队"关爱灾区儿童 感受震地新貌"实践报告(原创首发)
关爱灾区儿童 感受震地新貌
厦门大学震在蜀厦实践队
摘要
为响应学校号召,本着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原则,我们“震在蜀厦”实践队开展主题为“关爱灾区儿童,感受震地新貌”的实践活动。向“4?20”雅安地震灾区,雅安市宝兴县灵关镇的儿童们送去远方的祝福,对他们在地震中受伤的心灵给予些许慰藉。同时,我们也奔赴“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县,参观震后重建的成果,了解绵竹在文化服务业和农业方面的重建政策,参访以绵竹年画,剑南春酒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走进震后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九龙镇清泉村,了解农户的震后生活。感受5年后的灾区新貌,感受四川人民的坚强勇敢,和抗震救灾的伟大成果。
关键字  地震 四川 重建
一   组队
只有在不幸面前,人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只有在灾难面前,人们才会更加的珍惜生命。
“震在蜀厦”实践队的成立,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最初的发起者,队长毕雪,是“5.12”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经历过灾难的洗礼,她对生命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感受。在地震后的日子里,无数的志愿者帮助她的家乡重新建设,焕发新颜。她在感动之余,也立志像志愿者学习。四年后,2013年4月20日,四川再次遭受地震的袭击,她深感自己应该为灾区做些事情,于是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在当地作为一名义教的老师,帮助进行震后安抚工作。
回校后,她总是牵挂灾区的情况,牵挂那里的孩子。希望能做更多地事情,在学校的帮助下,她发起了“震在蜀厦”的实践活动,希望让更多地同学奉献爱心,给在地震中受伤的心灵带去些许慰藉,同时更加直面的感受灾难的无情和生命的宝贵。
组建的实践队的过程颇具曲折,起初,非常多的同学踊跃地报名参加实践队,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我们选择了9名队员,开始紧张的筹备工作。没有预料到的是,7月份四川开始暴雨,灾情严重,以致我们前往雅安山区的道路很可能被阻断。同时,家长和老师考虑到安全问题,十分担心,一度劝解我们取消此次实践。几位同学也在家长的极力阻止下,不得不退出实践。最后留下的队员,只有6人:毕雪,上官锋锋,殷怡,俞琼华,蔡滨琪,何炬东。我们时刻与当地保持联系,了解最新的天气状况和路况,虽然很可能不能成行,但是我们也没有放弃筹备。最终,天公作美,实践终于顺利成行。
二  前期筹备
小学期,我们实践队举行了“爱心义卖”的活动。将之前队长在雅安做志愿者时拍摄的照片做成明信片,一方面用于义卖,一方面向大家征集祝福的话语。明信片共制作了360张,两天义卖所得一共为358元。除去制作成本费,余下的钱我们购买了一批文具,包括:笔记本,铅笔,橡皮擦。连同大家写了祝福的明信片,在实践时一并送往雅安。
除此之外,我们实践队保持每周开一次会,商量行程上的具体事宜,联系当地的接待人,确保大家在实践途中的安全。整整一个月的筹备下来,我们对实践的顺利进行充满了信心,终于在2013年7月31日正式踏上实践的征途。
三   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分为两大板块,“震后绵竹”和“爱在雅安”。
(一)“震后绵竹”
(1)汉旺:铭记伤痛 感恩前行
绵竹市汉旺镇是“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十分严重的地方,60余座高层建筑,强震后几乎没有一座建筑完好。汉旺地震遗址纪念馆是四川汶川地震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地震遗址。整个遗址区内有钟楼(含神武汉王石刻塑像)、汉旺镇老政府、官宋硼水利枢纽(包括小火车站台、前山断裂带)、遇难者公墓和西山坡断裂带等主要遗迹保护点。
8月4号,经过漫长的颠簸,“震在蜀厦”实践队6名同学到达了位于绵竹市北面的汉旺镇。随着人烟渐渐稀少,实践队从整齐美观的新城区进入受灾严重的老城区。道路两边都是因地震而荒废的建筑,从那些褪色的商铺招牌里,我们仿佛还可以看到当年的繁华。广场旁边一座高高矗立的钟楼在地震开始几秒后被破坏,时针永远停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仿佛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伤痛的一刻
队长是经历过地震的绵竹人,在她对地震的回忆与解说中,队员们走进了5.12汉旺地震遗址,青山脚下,杂草灌木之中,残损的居民楼,空荡荡的店面,破裂的墙面,依稀可见当时的繁华景象,如今这里的一切都那样触目惊心。据了解,这里原是汉旺镇东汽厂区,工商业十分繁荣,但却在地震中遭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沦为废墟。作为5.12地震对四川造成重大破坏的典型地点,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工业遗产和地震遗址双重价值。在关于地震遗址的介绍中,队员们清楚地了解到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状况:电厂家属楼一楼坍塌,自来水厂楼整个二楼塌陷,一些楼体倾斜,一些直接倒塌成为废墟。可见当时受灾之严重,救灾之艰难。废墟中还可以见到曾经的标语:“那一刻,天崩地裂;这一世,刻骨铭心。”荒废的遗址,坍塌的建筑,曾经鲜活的生命,这一切都引发了队员们对地震的追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走出地震遗址,大家心情依旧沉重,下一站是三公里外半山腰上的“纪念公墓”,在午后炎热的盘山公路上,实践队员的心和脚步一样是沉重的。即将到达的地方是绵竹市地震罹难人的公墓,在“5?12”地震中,绵竹官方发布超过一万人遇难,而事实上,遇难的人数是难以计清的。这里埋葬的是部分无法认领的逝者,寻不到尸骨的人们在这里立碑悼念在地震中离开的亲人。在这个特殊的公墓里,每个悼念者把埋在这里的每个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为他们默哀祈福,在他们的坟头种下绿意葱茏的小盆栽。队长给我们讲解这段经历的时候,几近哽咽,她曾在震后的清明节来到这里为陌生的亲人们扫墓,那一天细雨绵绵,山道上满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为地震罹难者哀悼祭奠,声嘶力竭的哭喊声与风声交织一片。队长的回忆让队员们内心都感触万分。而此时,公墓旁,祈福的经幡迎着山风随处飘扬,大家绕着公墓走了一圈,发现这里多是在东汽厂区遇难的人们,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东汽中学的高中生,在青春最美好的时候,遭遇了如此不幸的灾难,是多么的令人扼腕。队员们在墓前献上花束,庄重地悼念逝者,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安宁和祝福。
下山的路依旧漫长,而大家在伤感沉重的同时,也意识到不仅仅要为逝去的人们伤怀,而更应该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生活,懂得感恩,更加坚强地活下去。正如队长所说,社会实践的目的,不在于我们能对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事实上力量微薄的我们实在能力有限。社会实践,更重要的,也许是这段经历让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当我们直面这些灾难与不幸时,就更加懂得珍惜。
(2) 绵竹:重建新城 再次崛起
时隔四年,重建后的绵竹又是如何一番模样呢?8月3日我们开始对绵竹新城的调查参访。
作为人文学院的学生,我们十分关注的是文化的复苏。据悉,绵竹年画是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
在地震发生后,年画产业曾一度受到重创。此次我们去到剑南老街的年画坊,了解年画工艺,访问年画艺人
整条街布满了各具特色的年画坊。队员们带着好奇的心情观看了年画的制作过程,在年画艺人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绵竹年画悠久的历史。正当队员们对各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年画工艺品叹为观止时,年画艺人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填水脚”这一年画技艺。
“填水脚”是绵竹木版年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表现手法,以前技术娴熟的老艺人们在除夕夜为老板做完年终活后,趁收拾画案的片刻工夫,利用颜料碗的余色,在剩纸上匆忙赶绘出几对门神,赶往夜市出售,赚取外快来帮补生计。由于“填水脚”时间短促,艺人凭真功夫一气呵成,因此“填水脚”以其天真、质朴、粗犷而深为艺术界称道,传承至今。
接着队员们参观了剑南春“天益老窖”。素有“酒乡”之称的绵竹是中国名酒剑南春的故乡。剑南春是绵竹的重要支柱产业,在震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传承酒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地,它的天益老窖酿酒作坊,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一直在生产优质好酒,脉动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队员们在实践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很有爱的绵竹老爷爷。当他得知这是一支大学生实践队后,不禁对大家赞赏有加。有七年参军经验的他为大家讲解了许多绵竹旧事,使大家对绵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交谈得知,退休后他还加入了合唱团,并趁兴为大家演唱了《松花江上》。老人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正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震后绵竹崭新的生活面貌。
最后队长带领大家参观了特殊党费援建的绵竹中学。学校建筑古色古香,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震后绵竹中学不断取得高考佳绩,正如其校训所言“愿多士风流接踵,长城万里,莫将青史让前贤”。
(3)九龙镇:新农村的“中国梦”
8月5日,我们来到了重建农村的示范镇,绵竹市九龙镇,来调查这里农民的震后生活。
尽管之前早已听闻震后的九龙镇环境清幽,旅游业成为产业龙头。但一进村,我们还是惊呆了:白墙绘年画,青瓦配挑檐。小河蜿蜒,道路整洁,繁花似锦,村里满是春天的气息。在清泉路两侧,是上百亩的示范葡萄园,葡萄架下乌骨鸡正成群结队地觅食,村里“生态养猪场”的猪不停地嗷嗷叫着。除了出去做工的青壮年外,村里的老人或在太阳下懒洋洋地眯着眼,或是三五一堆地对弈切磋,一派和乐温馨的场景。带着赞叹与好奇,我们首先来到了清泉村村委会,还未走近,便已有“铭记党恩,奋发图强”八个红色雕刻大字映入眼帘,正上方“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的横幅也极为夺人眼球。待我们走近环顾四周时,还发现了砌在墙上的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特殊党费援建项目”,下方分别是不同主题的宣传栏,“中国梦,我们的梦”“同心共铸中国梦”的标语彰显了其特色。
村里的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几句简单的开场白后,他就开始为我们介绍清泉村地震前后的情况。我们了解到,清泉村位于绵竹市西北部,距市区12公里,属半山坝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0%,山清水秀,春天一片花海,秋天果实累累。地震前的清泉村可以说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但是这里也面临着诸多障碍,交通不便,且时刻有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5?12大地震无情地摧毁了这里的一切,90%的农房倒塌,农家乐也全部受损,昔日美丽的山村瞬间满目苍痍。经济损失达41.8亿元,发展水平一下倒退10多年。说到这里,这位负责人显出很痛心的样子。但只停顿了几秒钟后,他便满脸笑容地说:“可那都过去啦,现在清泉村发展得可好呢!地震后在政府和江苏省扬州市的帮助下,这里恢复重建的速度相当快,农房重建、设施修复、旅游重建的成效都很显著。”据了解,,全村灾后重建976座农房,修复水毁工程25处,新硬化水泥路4公里,架桥6座,排险疏通道路50公里。震后的清泉村紧抓沿山乡村旅游的契机,结合本村实际,科学规划,共建6个农房示范点,以4514亩梨园、400亩核桃、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36亩为载体,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当地的实际,九龙镇以清泉村为中心,打造集生态休闲、康体健身、现代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沿山乡村旅游观光带。滑草场、跑马岭、农耕文化展示馆、无隐寺、灵官楼、农业示范观光园等景区主要景点都在清泉村内。而村内如龙泉山庄、翠绿山庄、清泉农庄等农家乐比比皆是,沿山旅游区还有最大的以农家接待为特征的庭院式山地乡村休闲度假集聚区,4000余亩梨花山,桃、枇杷等鲜果林,为游客赏花、尝果提供了天然基地。
出了村委会,我们继续前行,又走访了几家农户,倾听他们的心声。首先来到的是一家农家乐,老板是一对夫妻。他们告诉我们,地震后房子几乎全毁了,当时整个家都陷入了绝望。幸好没过多久就有党员、干部主动来帮助他们,为她们出主意、提点子,解决在农房重建和灾后生产恢复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这些干部还身体力行地帮助他们清理家中由于暴雨进的沙子。而现在,他们的房子已经重建好了,还顺便发展农家乐。当我们问及农家乐的收入怎样时,他们掩盖不住满脸笑意:“像我们把房间清出来给游客住,旺季的时候一间能卖180,最少的时候也有80,再加上其他的,生意好的话一年的净收入有12万。”看到他们现在的生意这么红火,我们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接着我们走进了一间看似普通村民的房子,然而里面的摆设却让我们恍若进了城市居民的家——吊顶、博物架、电视墙、中式装饰等现代装饰元素一应俱全。“这样的居住环境,以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户主万分感慨地说。她表示地震后选择这一集中居住点,既远离了过去低洼、闭塞的居住环境,又可以分享到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而当我们都对房子里的装修赞不绝口时,她表示能有钱装修也是多亏了种植草莓, “不到1亩田的草莓我就卖了一万多块钱,种植草莓真划算。”她告诉我们,地震后她一直在示范园帮工,一天可以挣30多块,一个月下来就是1000多块,而最重要的是她学到了技术。在自家的田地种植了1亩田草莓。在她的精心护理下,草莓长势非常好,元旦期间,草莓上市了,由于是优质草莓,价钱高达25元一斤,就那几个月,她就赚了一万多块。“这个路子我是选对了。”她欣喜地告诉我们。而接下来她还打算扩大草莓种植规模,我们相信她的草莓生意会越做越大,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紧接着走访的几家农户,我们听到的也多是充满欣喜、感恩以及期待更加美好未来的声音。“现在条件好了,每天晚上还可以唱歌跳舞娱乐一下。”“江苏扬州人给我们建了很多基础设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谢谢他们的无私支持。”“住在这里,真好,就像城里的小区一样,有广场、健身场所,还有超市。”“重建后村里最大的变化是环境,每天有专职的保洁员打扫卫生,大家养成了文明的生活习惯,村里道路整洁、环境优美。”重建后的清泉村在集中安置点修了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和图书报刊阅览室,通过读书看报,村民文化水平提高了,扰乱社会治安和违法犯纪的行为也随之减少了。村子里还铺设了有线广播线路、有线电视网络,集中安装农村广播8个点,家家户户都通了有线电视,信息畅通既方便群众收听收看党的政策及信息,又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曾有一份调查数据显示,75%的家庭人均收入较震前有所提高,对于重建后的生活质量,80%的村民认为已经恢复到震前水平,甚至超过震前。从我们实践队的实际走访情况来看,这一数据可谓确凿无疑。
(二) 爱在雅安
8月6号,我们结束了在绵竹的重建参访,乘车来到“4.20”雅安地震的灾区,宝兴县灵关镇,宝兴县由于地处山区,通讯交通极不方便,在震后一度成为孤岛。此时离地震时才不过几个月,有部分人搬走了,留下的人们也已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迹中,只是路边还可见损毁的围墙,成堆的碎石,许多店面紧闭,墙体上写着大大的“危”字,学校也尚在重建中,整个镇有种灰蒙蒙的感觉。
我们先找到之前队长支教班上的小朋友,了解到现在小朋友的状况,一部分小朋友在临时的板房学校上课,更多的小朋友则是回到了家中。于是我们决定,上山看望小朋友。
在钟灵村九组,我们找到了很多之前义教的孩子,跟他们询问了地震后的生活,孩子们因为暑假的缘故,都在家里帮忙做家务,看到我们的来访,他们都显得非常高兴。我们把之前带来的文具和糖果分发到每个孩子的手里。孩子们看到我们带来的明信片,显出十分好奇的神情,尤其是看到明信片上自己的身影。很多孩子没有习惯面对镜头,显出很羞涩的样子。大家都很积极地寻找照片中自己的身影。相比照片中几个月前的他们,有的长高,有的长胖了。看着可爱的小朋友们笑得很开心,我们也感到很高兴.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名三年级的小朋友,成绩优异,但是家中贫困,和婆婆相依为命,只能靠婆婆 种点菜挑到镇上卖过活。小女孩有点内向,但是却十分乖巧。我们感叹之余,只能鼓励她好好读书。
下山后,我们在镇上联系到一天公益的志愿者,约好第二天到赵家坝板房学校去看望那里的孩子。第二天一早,我们赶在上课之前来到赵家坝小学,这里只是板房临时搭建起来的学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教授语文英语等课程。我们去的时候,孩子们正在进行晨读,十分认真。我们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本子、笔等文具、糖果,还有写有厦大学生对雅安小朋友的祝福的明信片。然后带领小朋友在教室门口的空地上做素质拓展活动。小朋友们都很开心,在我们的口令下也都配合得很好。
看着可爱的小朋友们笑得很开心,我们也感到很高兴,地震时这些幼小的心灵承受失去的痛苦,让纯真的脸庞哭泣,但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之手却让他们重新焕发笑颜,爱心满满,希望不断,正是灾后最真实的写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怒! 从绵竹带出来的珍贵图片!(图)
我想去汶川看看
一路回望,一路向前 | 汶川十年
绵竹年画
俯瞰厦港新貌
抗震救灾感人事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