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我的梦的空间 [http://2296410191.qzone.qq.com]
徐晋如的《诗词写作 教程》中关于五律的章法是这样总结的:“一般而言,都是首联第一句起,首联第二句承,颔联、颈联是 衬贴题目,尾联上句转,下句合”,初初看来,也有些道理。可是。我对此论点不以为然。
从纯景色描写到以人及人的感触为主体的描写的转化,其实,这就是一个“转”。最后那联看是所谓的“ 意”的描写,其实是在这一“带”的基础上的自然生成,关键是,如何看待这个“转”字。比如杜甫的《 望岳》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实就是典型的一个“结”,它是在前面几联的铺垫基础上做 出的感慨之言,尤其是从“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联带出来的,它是结束语,也是余音。
      如果把“ 会当凌绝顶”当成一个转,实在是过于拘泥字意的表面意思而没考虑谋篇上可能形成的“脱钩”问题了。章法可以活用,但是章法就是诗的结构,我们要注意到中二联在“意”的层面上的变化和提升,它们是结 构的一部分,不是仅仅的“衬贴”。虽然都是在写景观,但是视角不同,意的层面就不同,意的实质意义 上的提升,就是“转”。
五律的特点就是以“客观”描写为主,情意是含 在景中被带出来的。相比而言,七律则是以感叹评论为主,七律的景色铺垫,是为情意的铺垫而为的,情 的描写是主体,它是被推出来的,是“亮相”而出的。它的突兀精神是七律的重要表现所在。所以,我们 在写五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三联的层次变化问题。
可以全写景色,但是,“物景”和“人景”是不同 的,在第三联,一定要注意不做纯景色的描写,至少要带点“人气”进去。
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的特点是,起联对仗,颔联却没对上,或者说对的比较宽了。我们可以把这看作“偷春格”,也就是把本该颔联的对仗用在起联了。不论是五律还是七律,首联采用对仗的情况下,都可以考虑这种模式。偶尔“偷春”,也是一趣,目的是可以避开中二联对仗叠加不好处理的尴尬,对仗体现工稳精典之美感,但是使用不当,其副作用是呆板化。偷春格的采用,也是灵活运用对仗法则的一例。
关于五律的炼字问题,我们在以前的相关讲座中已经专题讲过了,具体的炼法,还是本着那个原则---见 虚字就要炼,不用管这个字是在哪个位置上。炼单字,炼双字,炼诗眼,以及炼叠字和炼重出字,近体诗 的所有体裁都是普遍适用的

许多连词啊副词啊,都要被省略,甚至动词形容词都要在必要的时候省略之。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参考前 天“西望长安”兄所做的修辞讲座,也可以参考我做的关于“意象及意境”的诗学讲座。
五律的句比七律 的句少两个字,这就需要更好的凝练功夫和深厚的归纳概括能力,所以五律的难度要比七律大的。写诗最 忌讳的就是乱堆砌华丽的辞藻,为了华丽而华丽,结果就反而不漂亮了,宁可说的都是大白话,也别乱玩 那花哨的。
五律适合言景,七律适合言情。当然,所谓言景,不是单纯地只做景色白描,而是在景色描写 过程中或描写之后,自然地带出自己的所感所想,这种所感所想,多是因景而来的,基本上属于“触景生 情”。一般的讲,景色描写才是真正考究文字功底的,写景,要写出景色的神韵是第一位的。写景不必写 的多么细致逼真,写的是你“心中的景色”,不管它来自你的视野还是你的记忆或者想象,或者是多源的 综合,这都没关系。
诗景的描写不要太实在,常言说的好“一实三分傻”,要带点灵气才好。对起承转合 之章法的认识,要体会到,它其实主要体现的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管是五律七律,还是五绝或七绝,虽 然各自形式的特点不同,但是章法的意义是一样的。章法表现的是诗体的完整性、逻辑性、有序性以及动 态性。
五律特点既然是以客观为主,那么,景色描写也是要有所变化的,一层一层的递进,一幕一幕地展现,情 思的体现及人之主体的表现既融合在景色的描写当中,也会在某个位置上升为主体的。比如在颔联处,往 往就是思感之突出的所在。章法之于五律,没有整体结构上及本质上的特殊性,拘泥于五律的起承在哪, 转合在哪,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七律是近体诗最基本的形式。首先它具有相对充足的空间,不论是写 景还是写情,都可以从容地铺垫渲染发挥。其次它有严谨工整的架构,其对仗的稳定性是其主要特点。具 有近体诗其他形式所要求的所有的要素,完备而精细,是适合初学者入手的体裁。
七律最重要的形式表现,就是在它的对仗特点之上。一般的来讲,七律要求其中二联是对 仗的形式的。这种对仗句的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七律作品的质量。而对仗这种形式,又广泛地运用在 其他文体之上了,比如在填词过程中我们也会常常使用对仗句,虽然在填词中对于对仗的要求,和近体诗 有所区别。
很多人都喜欢的楹联,那就是以对仗为根本的。对仗体现的是对称之美,而 七律对这种对称之美的表现可以说是具有极大的表现空间。关于诗的结构,七律也要求比较规范,从容地 起承转合,工稳地表达诗意,体现了一种大气,可以顺畅地抒怀自己心中的块垒。
 
诗言志,以七律来言之,更为得心应手。那么,和前面所说的五律相比,五律主要是以景色为主, 七律则是以情思为主了。我在以前讲过七绝的写法,我说七绝就相当于“私字一闪念”,它所表现的情思 其实往往是不完整的,它本身形式特点要求他只能很突兀地闪现一个亮点,以突兀精神来取胜。七律则不 然,七律更象“文”的性质,它可以完整地表达情思,可以细致精巧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使情思的表达 充分而尽兴。
1394443538(1394443538) 07:38:50 
五律的客观景物是凝视的主体,七律的情 义写照是凝视的主体。
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功底的人,写景是先立意,或者先得到一两句得意的句子,把这句子理顺的自然平整了,再找出它对应的句子 做对,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一联。这一联多是诗人得意的一联,再根据格律平仄和谐的原则,把他完善成 律或者是绝句。这样比较费劲,很需要工夫和实力的,象我这样的率性而懒惰的人很少这么去写的。但这 样有个好处,就是能保留住引起诗意的最精彩的那一闪念,基础好的话,完善扩充成成一首七律是不成问 题的。

“万里”对应的是“百年”,我们有时会用“一生”来对这个“万里”的,但 是老杜就没这么多,细细品位,他的“百年”要远好于“一生”的,意思不变,因为字的虚实的不同,效 果是大大的不一样。在写诗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是用形象思维去寻字找句,而尽量避开那种逻辑思维 的羁绊。炼字法的要义如此,对仗之配对交错,也是要这样。
这首七律的最后,诗人以倾诉自己的忧郁情 感而结篇。“潦倒新停浊酒杯”这句,从感思的描写而回归到“酒杯”之物象的映象,由虚而返实,正是 七律做结时一般的写作规律,这个“实”也不是真正的“实”,而是一种造境。说是“浊酒杯”,他手里 不一定真的在喝酒,他手里更可能在执着一支饱蘸墨汁的狼毫大毛笔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舍得之间基础讲座之十二
律诗对仗、黏(粘)和对、拗救
近体诗基础知识 ( 讲座手记 下)
近体诗基础知识
如何写出一首精彩的五律
《诗词津梁》十二 近体诗的对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