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只眼睛看课堂
     一堂语文课的好坏,到底有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无论是功成名就的语文大家,还是初为人师的教坛新秀,往往是既明白又糊涂,说没有标准,但每到竞赛,评比,检查的时候,各种课堂评价标准却又不厌其烦。说有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每当我们真要按这些标准来组织教学的时候,却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问题的结论恐怕不在于应不应该有标准,而在于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过去的所谓课堂评价标准,总是从细节上,方法上,过程上要求太多,而从观念上,整体上,效果上关注太少,从而造就了大量的“匠师”和“看课”。
  当然,也有人说,语文课要“随心上出真境界”。可到底怎样才能够从心所欲,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当前最新学习理论和语文教育特点的了解。
建构主义认为:真正的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以及是否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
  根据这样一种理论,同样衍生出了许多课堂评价标准,上海师大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本人也曾把以上多点简化为“大”、“深”、“快”、“活”四字决,以取代过去面面俱到,繁琐僵化的课堂评价表。即知识容量要大,思维层次要深,节奏推进要快,课堂气氛要活。
  但在认同这些课堂评价标准之前,我觉得首先还应该廓清课堂上的各种人际关系和评价要素间的各种逻辑联系。常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课堂也是作者、编者、教者(教师)、学者(学生)四者关系的总和。因为作者和编者的意愿和情感往往寄托在教材中,所以,课堂实际上就成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总和。那么,这三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钱梦龙的“三主”学说,尤其是学生主体说,曾经在基础教育界产生过深远影响,并且至今还在发挥着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并越来越成为了基础改革的误区。因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主体总是处在不断的流动和变换之中,是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的,就“学”而言,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就“教”而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是媒体。
  所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起码应该具备三只眼睛。即一要看教师教的如何;二要看学生学得如何;三要看教材用得如何?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三只眼睛看课堂》。

一、教师教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教师自我定位准不准。
  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各种带有鲜明西方文化色彩的新名词、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如春江之水,一下子涌进了我们的教学生活。这不仅使许多一般老师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且,也使诸多名家名案面临着轰然倒塌的危险。新课程到处充满着自由的精神,洋溢着民主的氛围,呼唤着博爱的品格。凡此种种,虽然应该并正在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意识,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稀有元素。今天突然要来选编这样的教材和传播这样的观念,不但既缺少理想的教材,同时更缺乏必要的听众与合格的教师。
  有人说:“语文教师是感性与理性兼有,权威与民主交融的文化使者,让我们因感性而可爱,因理性而可敬,渊博是老师让学生肃然的良方,平等是老师让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今天主要结合相关课例从这两方面谈谈教师的自我定位。
  一是要有卓然不群的教育见识(即“知识的深度”)。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更有些老师一向是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有人说一桶的知识只能换来一滴的见识,而一桶的见识又只能换来一滴的胆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造就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要达到这样一种教学境界,在现实背景下,是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见识和胆识的。即要有人的终极关怀,要“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 。在这一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要敢于挑战教材,即作者和编者。如:如《喂,出来》,都说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定位是否准确?只要我们稍稍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这篇课文无论是从科学还是从幻想的角度来考量,都太平庸了,几乎连小学生作文的水平都还没有达到。可编者为什么要把它选进我们的教材?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单元,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是抗争,是改造的关系?还是顺从,是和谐的关系?很复杂的,整个人类都还处在矛盾和困惑中。而作者作为一个儒佛文化熏陶下的科幻作家,他借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那就是天道轮回,因缘相报。成、住、坏、空的循环往复,乃自然规律,我们不仅应该保护自然,更应该敬畏自然,尤其应该敬畏大自然里的未知世界。这不正和单元主题相契合吗?
  语文自从独立设科以来,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的教育都被分流到了其他相关学科,而独有情感教育的内容被保留了下来,需要我们独自来承担。这也正是语文教材为什么多以文学作品为主的缘故(说明文几乎可以被赶出语文教材,实用文应在应用中学)。由此看来,民俗单元应该怎么上?文化单元应该怎么上?民俗单元的本意并不是要学生了解那些具体的民俗习惯,文化单元也不是要学生熟识那些具体的文化常识。而是要学生通过这些民俗习惯和文化常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譬如《竹影》,怎么看都不是一篇说明文,而是一篇记叙文。所以,我们的解读首先不在于让学生明确中西画法的差异上,而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童稚中蕴涵的艺术之美(课文导语的原话),“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那么美丽的月夜,那么雅致的话题,那么平静的生活,正是丰子恺自己的人生写照和追求,也是对学生最深入人心的艺术教育。本文和辛弃疾的《清平乐》真是何其相似乃耳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奈,溪头卧剥莲蓬。)。可惜,由于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使课堂变的杂芜了,零碎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该在通向终点的道路上,不然就是课堂的肌瘤和结巴,也就是说教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是要有准确到位的提问艺术(即“高水平的思维”)。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基本隐含在各种问题中,所以,各种教学问题的设计往往最看出一个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水波不兴。”原因何在呢?我们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今年的中考,郭校长出了一个考学生提问能力的题,我认为是神来之笔,不知大家体会到这道题的创新价值没有)。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
常见的提问方法有:1、以问激趣。2、以问引思。3、以问促读。4、以问代讲。5、以问温故。6、以问授渔。如长阳龙舟坪中学的王劲松老师在教《风筝》一课中就有几个很好的追问。1、作者为什么“不如躲到肃杀的冬天里去”呢?因为他不想看见春天。为什么不想看见春天呢?因为他不想看见春天的风筝。为什么不想看见春天的风筝,因为他不想触动内心的悲痛。层层剥笋,直指题旨。遗憾的是还差一个最有力的追问。即为什么怕触动内心的悲痛呢?因为作者在现实中不被大家理解的并不仅仅是这样一件小事啊,作者不被人理解的事还多着呢,他内心的痛苦也还多着呢。真是有一种知音难觅,欲说还休的味道啊。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教师忽略这一点是很令人遗憾的。。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除了情感上的,还有思想上的,方法上的呢?这不就给学生指明了回答问题的思路吗?
钱梦龙先生在教《故乡》时有这样一个细节:“生: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生:(齐)没有: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师: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无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三是要有灵活多变的语言技巧(即“大量的交流”)。 一堂语文课,听来能让人如坐春风,心情舒畅,与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息息相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实际上,于漪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课堂语言不仅要有规范、简洁、严密等等一般特质,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灵活多变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尤其是教师的语言,更是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现在不是学生和教师交流不够,而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不够。
  假如教师的语言总是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就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如果教师讲课时能够或娓娓而谈,明道折理;或心驰神往,妙语连珠,或纵情抒发,饱含深情。讲课人的声音能够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就像过峦的风,入夜的雨,缕缕吹香,点滴入土,而学生呢?既是在听课,也是在听音乐,听演说,听心跳。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享受。
  如宜昌市十六中的舒畅老师在课堂上就表现出了良好的语言功底。譬如开头的诗配画和结尾出的九寨沟风光的配词及下水文让学生感受了教师的语言风采。可惜我没能一一记录下来。但略显遗憾的是,如果能在原文基础上老师能适时地对富春江和九寨沟的山水多作一些铺排,扩写和渲染。一定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要用语言把自己揉进去,揉进课文的情景里去,揉进富春江的山水里去。可惜,我们与这种课堂久违的时间太长了。
有人说,完善的课堂语言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幽默、演说语言的雄辩。还有人说,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虽然是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这里牵连出一个任何对待多媒体的问题,我也顺便谈谈我的看法: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引入,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视听效果,转换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是,大多数参赛者都把它当作了黑板的替代品,教师的传声筒,即使引用一些图片资料,也大多是在图解课文内容,而没有真正起到提供资料、丰富想象、激活思维的辅助作用。其实,语文课如同中国画一样,是一项需要“留白”的艺术,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说让你演示得真真切切,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因为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形式上的“实”都代替不了作品本身的神韵和读者个人的体验,所以,有时辛辛苦苦整出个“实代”的课件,反倒抑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确是吃亏不讨好的事情,余蕾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老师不要在作品的和读者之间做说破道尽的媒人,而应与学生一道,去品味作品的韵,去感悟作品的神,去探寻作品的美,应该说是出于心得,可是目前许多地方规定没有课件不准上课的大背景下,要想让老师们取舍自如,恐怕还有一个返朴归真的过程”。

二、学生学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师生关系定位准不准?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尽管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但聚焦来看,最根本、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过去我们总是提倡“尊师爱生”,实际上是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了,并划定了师生双方一高一低的“尊”、“从”地位,而且因为教师并无尊重学生的义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总是受到抑制,所以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尊互爱的关系,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乐园,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充分展示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人格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价值的存在,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纯粹是一种姿态,而应是心灵的平等。实际上,教师的姿态直接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亲密,课堂气氛是否融洽,语言交流是否顺畅。
  这里我要很欣喜的提到兴山县的张俊老师。她有当一个好老师的资本,因为他心里真正装着学生。我举几个大家不一定都注意了的细节。1、开头“美文抢鲜读”,给了学生三种求助方式。形式的借鉴是次要的,关键是既教了方法(常说三维目标,实际上有几人落在了实处?),又关注了学生。2、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始终很轻松。不仅语调亲切,教态自然,而且机智幽默(放松才会机智)。当时话筒没有声音,我们派老师上去提醒她。她检查了一下,说“我打开了,不怪我啊,既然音响有问题,那么,同学们自己把音量调大一点,让后面的老师都可以听见你,看见你,好不好?3、“快乐自助餐”环节。教师同时出示了“金牌菜(写),特色菜(赏),家常菜(讲),小菜(唱)”。我们常说要给每个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可这种空间在哪里?在班级授课制下,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很难的,但张老师的尝试是很令人欣喜的。不过我想给张老师进一言的是:“人与动物的信赖是可贵的,但人与人的信赖更重要。”教师没有做这种延伸是很遗憾的。
  只有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爱心才是无处不在的爱心,只有从人格里生长出来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人有三重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三重生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而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那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例子却时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比如:一位老师上小学六年级的公开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这个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你认为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举左手。这时有一位叫王恋华的女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知道哪是右手哪是左手?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六年级的学生哪是右手哪是左手都不知道,难道不可笑吗?当然后来了解了一下她是一个后进生。但是,这一笑,却使王恋华同学的自尊心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她的精神受到了挑战,老师,你想一下,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来保护学生的精神生命呢?应当说我们这位老师保护得很好!他怎么保护呢?他说:王恋华同学,请你看好,这是右手,这是左手(示范一下)!听课的老师包括其他的同学还是笑,有的大笑,有的掩口而笑。这个学生的精神生命继续受到威胁。下课后说不定学生还会说王恋华真笨,说不定还会告诉家长,说她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也不知道,连她家长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损伤。这时老师又说:同学们,不要笑,这在心理学上叫暂时性遗忘!也就是说王恋华同学不是不知道而是暂时性不知道!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居然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那也是暂时性遗忘。大科学家都会遗忘,我们的王恋华同学有一次暂时性遗忘又有什么要紧?这个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再没有人笑她,更可贵的是这个老师继续说下去!我非常赞赏王同学,能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提什么问题,敢质疑问难,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我相信有这样优秀品质的王恋华同学肯定能学好的。这时,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掌声一半是肯定王同学,一半是肯定老师的行为,我觉得这个老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案例是非常经典的!如果我们要编案例教学的话,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保护了王恋华自尊心,还保护了王恋华同学提问的积极性。不仅保护了王恋华同学提问的积极心,而且还对其他同学起到了鼓舞和教育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在这里,教师的情感,应该浓烈似老酒,厚重如冬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力求倾注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三、教材用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教材价值定位准不准?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现有教材?我多么想在这次赛课中有一些意外的惊喜啊,可惜却是失望多于希望。
  一是要努力做到正确(权威性)解读
  一方面由于课程目标的变化,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都引入了大量的新课文,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观念的变化,我们对许多传统课文又有了新的解读。如果不能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步伐,深入了解这些课文的编写意图和价值取向,则有可能被曲解和误读。
如我们这次选送的《丑小鸭》。长期以来,人们对本文的解读都停留在“身处逆境的人,只要不屈不饶,敢于拼搏,就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理解层次上。可是,当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之后,便会发现:一个人的成才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身处逆境的人。我们不妨作几个简单的假设。第一,假如她本身就是一只鸭蛋,无论怎么奋斗,其实都是不可能成为天鹅的。“丑小鸭”之所以变成了白天鹅,最本质的前提还在与她本身就是一只天鹅蛋的产物。不幸的是这只天鹅蛋生在了鸭棚里,于是,她便成了逆境中的天鹅,成了迷失自我的天鹅,成了需要通过奋斗才能获得身心解放的天鹅。第二,假如它从出生之日起,就自轻自贱,自我放弃。那么,即使她有着天鹅的血统,就因为她没有天鹅的灵魂,它也将一辈子过着鸡鸭一般,甚至鸡鸭不如的生活。第三,假如她的努力始终都是瞎打误撞,而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那么,即使她是一个永不言弃的人,或许也只能在象母鸡一样“学会生蛋”和象猫一样“擦出火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四,假如她天生高贵,并且后天努力,加之目标明确,但如果永远没有那“临水一照”的机遇出现,或许将永远不能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而只能成为一个悲壮的求索者。凡此种种,说明人的成才之路,并不象我们以往所认识的那么简单,既有先天因素,更靠后天努力,还有目标问题,机遇关系。只有将种种因素都考虑全面的解读,才是最正确的解读,也才是最权威的解读。
  二是要大胆鼓励多元(批判性)解读
  归根结蒂,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丰富自我精神,培育自我思想,形成自我个性的过程。可以说,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文章,就是把人领进一片新天地。所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出发,我们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在精神境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人格修养方面越能领先时代潮流,越符合新课改精神,他的课堂便越富有含金量。时代变化了,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鉴于政治改革的滞后和教材编写的局限,在现实背景下,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正确取舍和解读,更多地还要依赖于教师个人的学养和胆识。这样,难免就使课堂教学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挑战。作为身居一线的语文教师,多元(批判性)思维应该是一种常备的思想武器(即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全球意识、商品意识、环保意识、生命意识、创新意识)。
  如:人教版九义修订教材第一册选有一篇宗璞的《花的话》,在我看来,这是一篇在艺术和思想上都有着严重缺陷的文章,那么,为什么会在新课改启动之初把它选进我们的教材呢?关键还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得是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争艳,互不相让,外表越是漂亮,嫉妒心就越强,心理就越阴暗,而只有其貌不扬的二月兰躲在月夜的大树下默默无闻,一言不发,所以,有一个小男孩把它采摘来献给了我们的老师。
  2001年,湖北省青年优质课竞赛。我市黎胜老师向我咨询这课的教学思路时,我就建议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许将有许多教参之外的收获。她那天表现的相当好。课要结束的时候,她问学生:“大家看我象二月兰吗?”学生们纷纷说:“您不象二月兰,倒象紫罗兰(因为她那天穿着一套紫色的连衣裙)、白玉兰、君子兰。”这不是对课文价值取向最直接的嘲讽吗?
  谦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过于内敛也是虚情假意的温床。大家可以看看,这样一篇寓言故事,它到底在向我们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那就是外表美丽的,内心一定丑恶,这是一种怎样的思维逻辑?但曾几何时,我们不正是以这样一种标准来评判人之高下的吗?更为恶毒的是文章的结尾,把我们教师的形象隐喻为外表猥琐,心理灰暗的二月兰。这不是作者的故意,而是时代的胎记,是文化的反射,是政治的流毒。它早已渗透进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和基因。正如文化界正在流行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喝狼奶长大的。”改革的过程既是嬗变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过程。我们每一位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人,都应该有这种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
  三是要积极倡导创新(建设性)解读
  从课程意义上讲,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它追求的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极碰撞与交流,看重的是阅读过程中的结伴而行和相互提携,它虽然强调“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同样鼓励各方的“创造性开发”,尤其是在课程的核心价值理念得不到彰显的情况下,师生的创造性解读则更是弥足珍贵。
  如::冯骥才的<珍珠鸟>.昨天长阳的王劲松老师上了这课。上得很好,非常准确地传达出了作者和编者的意图,也特别契合当今人本和谐的时代精神。“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一定会是这种理解,人生经历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等等差异,都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差异。对于这些原因导致的个性解读,我们应该仔细甄别,千万不要随意掐灭。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郭初阳老师,是一个具有浓厚民主情怀的人,也是一个崇尚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知识分子。他对本人的解读就跟我们大家很不一样。常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阅跃。”鸟儿天生是自由的使者,蓝天的公民。而现在被关在囚笼里,不但不思抗争,不思逃脱,反而以讨好奴役者为荣,这是一副怎样的奴才嘴脸,一个怎样的下贱灵魂?他并且由此看出了作者人格的缺陷。本人写于文革刚刚结束时期,作者自己也才刚刚从牛棚里(笼子)放出来,身上的血污还没有舔干净,就在山呼万岁,称颂太平。不是自轻自贱又是什么?这绝不是我们大家认同的解读,但你能说它是完全游离文本的解读吗?
  对于视教育为幸福的老师来讲,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曾在结尾处无限感慨地说:“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何等高尚的任务,为此而工作又是何等的美妙啊!”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过去还不曾真正感受到这种高尚和美妙的语,那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切将变得更为可信而实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思”课堂(二)
听课回响(一)
怎样做好课堂教学的评价
听课心得体会10篇
学习名师,成就自己
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