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物“动”起来 |12 孙开仁语文教学博客

让人物“动”起来


——如何写好动作描写


(已发表于《语文周报》)


431612湖北省汉川市韩集中学  孙开仁


【一技】


动作描写时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更好地透视出人物的心理,折射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动作描写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一、应符合不同性别、年龄、性格、身份和情境。不同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的人,动作的特点也就不同;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动作的特点更是不同。因此,描写的动作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要符合生活实际。如杨绛《老王》中“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再如吴敬梓《范进中举》中“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同样是拿钱,但人物的性格、身份以及所处情境不同,人的动作及其含义就有所不同。前者是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给“我”送鸡蛋和香油之后离开的情景,表现了老王的善良与厚道的个性。后者表现的是胡屠户在范进中举之后吝啬、虚假的举动,生动地暴露了他嗜钱如命的市侩本性。


二、应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性。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我们要将大的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细小的动作,在细腻的刻画描写中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如朱自清《背影》中“望父买橘”片段,作者将“买”这一大的动作分解成一系列的动作:“走”“探”“ 攀”“ 缩”“ 微倾”,将父亲月台买橘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动词表达出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如果作者仅仅用一句“父亲很艰难地爬过月台买橘子”描述,文章就缺乏了感人的艺术力量。因此,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空洞、抽象、笼统。


三、应与人物的神态、心理、语言巧妙联系在一起。人物的动作不是孤立的,当它与人的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人格化的动作。如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写阿长给我吃福橘,‘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除了“笑”“塞”等动作之外,作者还结合以语言、神态的描写,从而使这些细节传神地写出长妈妈对的关心和祝福。


【一文】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一仿】


那次,我流泪了


 湖北省汉川市韩集中学  王文芳   


我曾为为孤苦老人充满沧桑的脸而流泪,为沿街乞讨充满稚气的脸而流泪……然而面对父亲,面对父亲那为土地而倾尽心血而满是忧愁的脸,面对父亲那在劳作巨压之下而日益衰老的脸,我何曾有过一丝感触,一滴眼泪?


直到那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为父亲的脸流下了眼泪。


记得那是一个寒冬,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坐在窗户旁边的我感到一股难以忍受的寒潮袭来。我搓着我那又生起了冻疮的手。教室里很静,连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到,静得快要让人窒息。


“吱”——门突然开了,探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那脸很黑,一看就知道是从乡下来的农民父亲。他叫了一声我的乳名。听到这声音,我的心一抖,我知道是父亲来了。


瞬间,同学们被我父亲的“幽默”而倾倒,教室里发出一阵“哈哈”的笑声。我的脸火辣辣的,箭一般飞奔出教室,一把将父亲拦到了一个角落,不满地说:“爸,你来这干嘛?”父亲似乎听懂了什么,那充满笑容的脸立即冻结了。


但父亲马上又在脸上挂着笑容说:“我来给你送手套,你的手一定冻坏了。”我默然,我知道父亲又是从几十里外步行赶来。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手套。


突然,父亲“咦”的一声,黑黑的脸上充满疑惑,说:“还有一只手套哪里去了?”说着父亲着急了起来。我便乘势说:“爸,不用找了,你回去吧。”说完我便回到了教室。


坐在教室里,我的心不安起来,我又想到父亲的脸,那饱经沧桑的脸,那刻满皱纹的脸,那对我挂着笑容的脸……我越想越不安,我的心灵被什么鞭笞着。这时,“吱”的一声,门又开了,那张脸又探了进来,说:“你看,这是另一只手套。”


那一刻,我真的流泪了,为父亲的脸流下了泪。我要用我的泪洗刷我那蒙尘的心灵,用泪来表示我对父亲的感激。


【一评】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里人物众多,几乎没有语言描写,情节和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体现的。第③段中“我”的“飞跑”,妹妹的“追赶”,两个动作富有情趣,显得和谐而美好,写出了吃鱼前的高兴。母亲“接过”“刮”“剔”“破”等一系列连续的动作表现出她的娴熟与能干。特别是厨房的“召集”“催促”两个拟人化的动词更是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第④段中大姐、二姐、妹妹、我和父亲各自不同的动作表现符合不同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使文章趣味盎然,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另外,第⑤段的“撮”“ 吹”“撒”“环绕”等动词再现了母亲做鱼时的情景,第⑥段“拨”“挑”“放”“走出”等词更是将母亲的善良、慈爱与博大胸襟生动地体现出来。正是作者的这种生动描写,才将一个日渐远离我们的时代,经过记忆的筛选、提炼与过滤,将一份永不褪色的芬芳呈现于现实的我们。


《那次,我流泪了》虽然简短,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一些动作描写在刻画人物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父亲教室推门时的“探”体现出他的朴实与谨慎,而我的“飞奔”“拦”体现出我的自私与懵懂,这与父亲的朴素无私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父亲找手套时的文字,除了动作描写之外,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将一位善良无私的父亲形象很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心生感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苏州昆山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温暖的冬夜
【亲情散文】卓跃琼丨清明时节祭继父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一举一动岂可“轻举妄动”——京冀浙写作教学三人聊
第20技 踏花归去马蹄香——侧面描写技巧-中考语文作文写作36技精讲课堂
我的村庄 (散文)文/昆仑明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