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初探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步认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各个中学也开始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之相配套的中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在很多地方尚不成熟;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保健和健康成长,对这个重要问题作一番探讨,是不无俾益的。

一、学生心理档案的定义

学生心理档案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出鉴定和评价的记录,建立心理档案是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描述、分类的过程。心理档案如同“学籍档案”和“身体健康检查档案”,打破了以往老师、家长仅凭主观意识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不仅为开发学生潜能提供了帮助,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与培养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了保证。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即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是学生的知心朋友;2、是保密性原则。建档人员必须对被建档人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档案内容不可作为发表或演说的材料,不得侵犯个人隐私,更不可作为用来批评学生和衡量学生升学、就业的依据;3、是教育性原则。学生心理问题大多属于过程中暂时性现象,教育者应结合疏导的方法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和道德认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认知水平;4、是科学性原则。指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要有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5、是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不要把学生心理档案记录的内容看死,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指导和帮助学生。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一般程序

1、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应以材料收集为主要内容,材料的收集包括:A、学生基本情况。如学籍情况、家庭情况、本人成长情况等。B、非量化材料的收集。它包括除心理测试材料之外的所有非量化材料。这部分材料主要是为了解学生而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信息法等方法所形成的材料。C、量化材料收集。它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个性、气质、学生适应性等情况过程中形成的材料。D、个案分析材料。这是心理档案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再加上量化材料和非量化材料的共同使用,构成对这个学生较为完整、客观的分析,同时形成的一系列的帮助措施、帮助结果的记录。

2、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当确立了心理档案内容之后,怎样才能获得多方面比较准确的信息呢?这是确立心理档案的关键。如果这个环节出错,所得的材料不真实或不准确,那么就会影响心理档案效用的发挥。因此,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般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心理健康测量。购买或制作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被试学生进行测验,了解其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个性特征等等。

(2)问卷调查。采用书面问题、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回答、填写,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3)谈话法、观察法。与学生或其较亲近的人谈话,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环境、过去的经历甚至心灵创伤等等。

(4)借助学校的各种评比或学生的作品来获得信息。如通过对学生的日记、作文、试卷、绘画、工艺制作以及各种作业的分析,来了解学生的个性才能、秉性特征。

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和作用

1、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学校的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十分必要。从纵向看,建立学生心理想当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一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将对每位学生个人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利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供了重要保证。从横向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揭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揭示学生心理品质存在的问题,并能促进学校和教育端正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去进行教育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良性心理的发展。

2、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目前学生档案记载的内容都为学生成绩、班主任评语和一些奖惩记录等,很少涉及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的档案还不能充分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而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学生能否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对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信心,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不断地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从而了解自我、调节自我,使得自我意识的水平和自己的社会成熟度逐步提高,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3、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科学育人。要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教师了解更多的学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胆汁质的学生要用“诱导法”;对多血质的学生要用“严格法”;对粘液质的学生要用“缓慢法”;对抑郁质的学生要用“关爱法”。建立了学生心理想档案的教师,在如何用好心理档案上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很多班主任利用量化材料和非量化材料为每个学生进行了有趣的性格描述,他们把“评语”写得亲切、自然、幽默,深受学生喜爱。一位老师在心理档案中发现有个学生自卑问题严重,就专门为这个学生设计了一个班会,班会用画“生命线”的方法,新颖、生动、感人、说服力强,不但给这个学生很大的鼓舞,也教育了全体学生。

4、是家长了解孩子、帮助成材、教会做人的参谋。现在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都很高,但往往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态和个性特征,在教育子女时文不对题、话不投机,引起子女的反感。我们把个性心理测试的结果反馈给家长,并为家长举办学生个性特点的分析讲座,使许多家长颇感受益。

5、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教育要发展,必须要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心理档案给学校各级领导和各科教师提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素质情况,为考查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适应性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数据,为领导决策学校教改方向,制定教改措施,提供了依据。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前就进行了个性、气质测试,让班主任尽快熟悉全班学生的情况,并以这些资料为依据,进行新生分班。这种做法克服了原来按评语分班的盲目性,使分班工作更加科学化。结果表明,这样编班之后,各班的情况大体相同,使班集体的工作处在同一起点上,使内向的学生和外向的学生在班级分布上趋于合理。这不仅有利于调动教师、家长的积极性,也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条件。在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应用中,很多学校创造出极好的经验,并已作为制度规范起来,落实在各年级、各班的计划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心理档案将会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并非摆设,而确实能够在育人上发挥很大作用。它是学生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挖掘自我潜能的辅助工具;是教师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科学育人的助手;它是家长了解孩子、帮助成材、教会做人的参谋;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依据。因此,尽早尽快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
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孩子转学需要什么手续,如何办理
教育说||王殿军:清华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如何实现真正“育人”的?
问题学生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行为矫正
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