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案】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一、知识点拨
(一)整体感知与学法指导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家庭是学生人际交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与父母的关系最亲近,而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与父母关系可能会发生一些分歧。本课从心理角度来指导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从单元看本课侧重说明的问题
第一课侧重从法律和道德角度说明“我”与家的关系,本课从心理角度来探讨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引导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教会学生一些与父母交往的技巧。
(二)学习目标
具体掌握: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所在,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积极地与父母沟通,并学会与父母交往。
课标内容: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消除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最近,妈妈变得越来越唠叨了,我穿什么衣服、看什么书、和什么人交朋友,她都要说上一大通。面对妈妈的唠叨,我该(  )
A.她说她的,我做我的
B.找个机会谈一谈,或者用行动“告知”妈妈自己已经长大了
C.认为妈妈唠叨真烦人
D.和妈妈理论,最后吵起来
2.小华的妈妈不仅看不惯她喜欢歌星,还禁止她听歌,小华的朋友说这是“代沟”。以下是对“代沟”的解释,正确的观点是(  )
A.代沟是由于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不同而产生的
B.“代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妈妈和小华之间是无法相互理解的
C.小华妈妈与小华的年龄差异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
D.代沟导致两代人关系紧张,没有缓和的可能
3.婷婷的父母“望女成凤”,每天都逼着婷婷学习,婷婷实在受不了,终于离家出走。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A.婷婷的父母是出于对孩子前途的考虑,这样做是对的
B.婷婷太可怜了,父母天天逼着学习,只有离开才能解脱
C.婷婷父母的做法有些过分,而婷婷的做法更是不对的
D.离家出走是反抗父母的好办法
(二)是非判断题
1.亲子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要回避,也不要夸大。(    )
2.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冷静并积极与家长沟通。(    )
3.父母也不一定全对,当遇有矛盾时,我们要与他们争出个高低上下。(    )
4.在父母眼中,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所以我们要事事按照父母的意图去做。(    )
5.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我们不能说一概都是错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6.遇事与父母商量就是与父母沟通的过程,我们要善于与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    )
7.在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赞赏父母,博得父母的欢心。(    )
8.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学会原谅。(    )
(三)案例分析题
1.小华放学回家发现自己的日记被翻看了,一定是妈妈趁着自己不在家偷看的。小华本要找妈妈理论一番,这是对自己隐私权的侵犯。可老师说过,中学生应该找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解决。于是,小华坐到了书桌前,她希望下次妈妈再翻看她的日记时能看到她写给妈妈的话。
小华写下了这样的话:
2.小明原先是个性格开朗的人,但最近不太爱跟父母交流了。每天放学回家后,小明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到吃饭时间绝不出来。儿子的这种变化引起了父母的注意。父母询问儿子的情况,小明却不愿多说,只是支吾了事。父母找到儿子的班主任老师询问情况,老师也没有发现小明在学校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只是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性格也不像以前那样活泼了。
小明的父母请了假悄悄跟着儿子,但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行为。为了把情况弄清楚,小明的父母决定请私人事务调查所来帮助调查……
你能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吗?你对于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说说你的看法
1.妈妈说我越来越不听话,我却觉得妈妈越来越唠叨,现在我和妈妈的话越来越少了。对于这种情况,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遇到此类问题你会怎么办?
丹丹的做法:不用理会,随她去。
志刚的做法:我本来就烦着呢,不说话才好。
小勇的做法:再唠叨我就和她急,就做一个不听话的样子给她看看。
李志的做法:利用翻看小时候照片的机会和妈妈谈谈,告诉妈妈自己已经长大,可以为家长分忧了。
我通常的做法:
2.妈妈给我买的衣服很落伍,我穿上后同学都笑话我,我如果不穿的话,妈妈又不高兴,还说我不听话,我该怎么办?以下几位同学推荐的方法你赞同吗?为什么?
张田的做法:不高兴,就是不穿她买的衣服。
我认为:
赵楠的做法:穿上妈妈买的衣服,不理会别人的想法。
我认为:
王晓的做法:告诉妈妈自己被别人笑话,警告她以后不要再给自己买衣服了。
我认为:
常松的做法:和妈妈谈一谈,让妈妈了解现在潮流,买一些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服装。
我认为:
3.因为要开班会,所以晚上有几个同学打来电话,妈妈发现电话里面既有男同学也有女同学,就不放心了,睡觉之前盘问小明:他们都是谁?为什么打电话?在班里学习怎么样?……面对这样的询问,你会支持以下哪种意见?你有更为独特的解决办法吗?
方法一:觉得妈妈太过分,问这问那十分烦,把妈妈推出房间,自己关门睡觉。
方法二:告诉妈妈,直到她满意为止。
方法三:笑话妈妈要做兼职侦探,告诉妈妈班里开班会,让妈妈也给出出主意。
方法四:歇斯底里地发火,说妈妈愿意怎样想就怎样想。
我的解决策略:
4.小明想周末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又怕妈妈爸爸不同意,于是和同学商量,大家就给他出了以下几个主意,你觉得小明应该用谁的主意?
虎子:不告诉他们,自己偷偷溜出去。
方名:骗妈妈学校有事,同学们也可以帮你瞒着。
田超:先跟家长说,不行的话再想别的办法。
孔林:告诉家长和谁去,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保证安全,请家长放心。
建议小明的做法是:
(二)案例分析题
1.高中学生小钟(化名)的父亲发现家中的烟少了一条,便问儿子是否拿了这条烟。小钟不承认,母亲又极力维护小钟,在父亲严厉的质问下,小钟右手使劲砸向了茶几。晚上10点多,右手腕处鲜血直流的小钟在父母的陪伴下赶到某医院急诊室。经检查,小钟右手腕肌腱断裂,三根手指无知觉,急诊医生建议小钟转至大医院救治。其间,小钟的父亲在一边看着孩子的伤情,脸色变白,几乎虚脱。而小钟却很无所谓的样子,并冲着父亲说,这是我的手,大不了残废。
记者了解到,小钟的父亲为了培养孩子上大学,买断工龄下岗了。小钟是市重点高中的学生。
对于这件事,你怎样看小钟的行为?你认为这件事应该怎样解决?
2.你的妈妈是不是也经常把你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呢?你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比较吗?你认为用什么办法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妥当?
四、拓展训练题
(一)你的父母属于哪种类型
以下有八个问题,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每个问题只可选择一个答案,如果三种情况都有,就请选择你常有的情况。
1.你把成绩单拿回家时,父母发现你的成绩不合乎他们的期望,他们通常会(    )
A.怒火中烧,破口大骂,觉得你太蠢,常以不签名或扣零用钱来惩罚
B.没有太大的反应,觉得自己已经很忙,对孩子的事不想太费心思,随便在成绩单上签个名
C.对孩子的成绩很重视,和你一起检查错误,帮你找出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你继续努力
2.学校组织学生去露营,你很想参加,你的父母会(    )
A.叫你不要烦她,一切自己解决
B.不但同意,还要问清楚露营的详细情况,给予物质支持,同时又提醒你考试将近,让你自己权衡决定
C.认为你一天到晚只是玩,而且露营不是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不准参加
3.早上起床发现天气突然转凉,你的父母会(    )
A.千叮咛万嘱咐要你加衣服,并在你出门时把一件外套硬塞到你手中
B.认为这是生活小节,由你自己掌握
C.告诉你今天天气转冷,提醒你加衣服
4.你的生日将至,你的父母会(    )
A.不记得,甚至你暗示,他们也无动于衷
B.认为生日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只会记得自己生日,平时叫你做事或学习就没有那么积极
C.很早就记起你的生日,探问你需要什么礼物和以什么方式庆祝
5.对于孩子的未来,你父母的看法是(    )
A.让你自由选择,不过希望你出人头地
B.一定要你考上名牌重点大学,读最热门的专业,将来做律师、医生、经理等,否则就是没出息的表现
C.认为你是个不思进取的人,对你没有什么期望
6.当你批评父母做的饭菜不好吃时,他们的反应是(    )
A.叫你不要意见太多,喜欢吃就吃,不喜欢吃就不要吃
B.不理你,只顾自己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C.比较重视你的意见,问你喜欢吃什么
7.每到假期,你的父母一般会(    )
A.安排好家庭节目,即使你已有自己的安排也要取消,参加他们准备好的节目
B.他们为自己找活动,至于你,留在家里还是自己去玩,不理会
C.先与你商量,看你有什么活动,然后安排一些家庭活动,也留一些时间给大家
8.你今晚外出,很迟才回家,你的父母会(    )
A.自己锁好房间门睡觉,不管你有没有带钥匙
B.等你回来,像审犯人般问长问短,并警告你如下次再犯就把你关在门外
C.等你回来或留一张纸条给你,叫你早点儿洗澡睡觉,迟归的事明天再谈
评分标准:
根据下面各题得分标准,将各题得分相加,即可得出总分。
项目
1题
2题
3题
4题
5题
6题
7题
8题
A
2分
1分
2分
1分
3分
2分
3分
1分
B
1分
3分
1分
2分
2分
1分
2分
2分
C
3分
2分
3分
3分
1分
3分
3分
3分
总得分
结果分析:
(1)放纵型(8~10分):对孩子的一切都没有特别兴趣,凡事最好由孩子自己解决,父母只负责出钱让孩子吃饱和读书,无论他们做得优秀和错误都不大关心。表面看来是给孩子高度的自由,其实是对孩子不太关心。
(2)独裁暴君型(11~17分):家长本身自我意识非常强,可能会认为孩子年纪小,不懂得为自己考虑,所以一定要听父母的主意,如果不顺从父母,就会认为孩子对自己不尊敬。这样的父母整天板着面孔对孩子,自己累、孩子也苦。
(3)开明理智型(18~24分):对孩子的一切都非常关注,只是很策略地不表现出来,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自立,但在孩子需要父母时,会及时给孩子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帮助。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
主动去了解父母
请在以下内容中任选一项任务:(1)主动和父母聊一次天;(2)主动帮助(或者协助)家长做一次饭;(3)主动赞扬父母一次
要求:体现“主动”的精神,也就是说学生要有目的地完成任务。
请把感受写下来。
活动二
为父母画张像
古时候,没有照相技术,人们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常采用画像的方法,以长久纪念父母的美好形象。同学们也不妨为父母画张像,看看自己对父母的了解有多少。
请画出你心中的父母吧。
(三)课后收获
本课我的收获:
五、课外探究
1.填充下列表格
妈妈或者爸爸
自己
最喜欢的歌曲
敬佩的人物
兴趣爱好
口头禅
从所填写的内容中,你有什么发现?对你有什么启发?
2.探究我们身边的不当行为,如:一些同学存在着攀比思想,他们比吃比穿,比家庭生活的优越,有的个别同学甚至嫌弃自己的父母。还有些同学“老虎屁股摸不得”,家长一批评就顶嘴,甚至说:“您懂什么!甭跟我来这套!”“您烦不烦哪!累不累呀!您歇会儿去吧!”
寻找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正确对待家长的方法。
六、资料下载
子女如何与父母沟通
孩子经常会抱怨:“爸爸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我和妈妈很难沟通,说不到两句话就会吵架!”“妈妈不说话还好,若她说话我便会觉得很烦!”乍听下来,好像两代之间真的很难去互相了解。但为人子女的你们,若期望父母单方面改变以往的沟通方式,何不自己去多做一些呢?相信下面的方法会对你有很大的用处!
沟通是让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及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法。而不同方式的表达会令人对你产生不同的看法。要和父母有良好的沟通,首先要对他们有所了解并努力去体谅他们,这样不仅可以知道父母的生活细节以增加话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彼此间的沟通默契,方法有“留意看”、“细心听”、“多言讲”和“常常做”四方面。
留意看:观察父母日常的生活习惯及作息时间,注意他们平日的身体状况与健康情况;
细心听:和父母谈话时可以尝试听听父母的想法、需求、担忧及压力;
多言讲:早上要向父母问声“早上好”,外出时向父母说“再见”及交待预计回家的时间;多利用言语表达你的关心,也可以用小字条表达心意;做错事时要坦诚认错;主动和父母倾谈自己在学校的情况;
常常做:安排固定时间协助父母做家务;尽力做好自己本分,努力读书学习;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表达心意,如送礼物给父母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习作]从此我不再看云
孩子要不要当班干部,父母应该怎样“帮忙”?
伤害孩子的口头语,通常有3句,你可不要说
微课回顾(上)|谁说智商决定了孩子的成绩?
一堂梦想课,能带来多大的改变?丨致敬教师
“以后再偷玩手机,你就去死吧”,妈妈话语未落,孩子从5楼跳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