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汉语对于现代物质文化的表达问题

“文化”(culture)一词,【美】理查德.谢弗(Richar T.Schaefer)在其《社会学与生活》(《Sociology》)中是如此定义的:文化是我们所知通过社会传播的习俗、知识、有形物质以及行为模式的总称,它的内涵包括一群人的思想、价值观、习俗和人工制品(如DVD、漫画书、节育装置等)[1]。原文是:Culture is the totality of learned, socially transmitted customs, knowledge, material objects, and behavior. It includes the ideas, values, and artifacts(for example, DVD, comic books and birth control device) of groups of people. 本文准备讨论一下英语和汉语在表达material objects方面存在的差异。


图1 telephone、interphone、microphone 和 mobile phone

图1表达了4个“material objects”。用英语表达分别是:telephone、interphone、microphone和mobile phone。用汉语表达分别是:电话、对讲机、麦克风和手机。因为,科学诞生于欧洲,与科学相关的“电”,据相关资料介绍:“1861年之后,英领事官邸开全武汉市的先河,最先有了电灯。英国商人集资兴办的‘汉口电灯公司’,火力发电,专供英租界使用。不久,俄、法、德、日租界相继供电。 上海是国内生产和使用照明电器最早的城市之一。清光绪八年(1882年),上海建成第一家由英商投资的发电厂,开始供应照明用电,开创了上海使用电灯的历史。”

从介绍可知,“电”对于曾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中国人对与电相关的“material objects”,喜欢以“电”打头。例如:电灯、电筒、电视、电话、电脑、电缆、电线、电瓶、电玩、电报、电机、电器、电气以及电吹风等等。

在英语语境中,“phone”这个词根具有“sound, voice, speech, tone”的含义。“tele”这个前缀有“far away, far off, at a distance”方面的含义,“telephone”字面上的含义就是“远距离讲话的装置”。“inter”这个前缀有“between; among, mutually, together; on the inside, internal”方面的含义,“interphone”字面上的含义就是“两个人或者一群人之间讲话的装置”。“micro”这个前缀有“small, tiny; also, a decimal prefix us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etric system for measurements”方面的含义,“microphone”字面上的含义就是“细小(声音)讲话的装置”。“mobile”这个词有“move, moving, to set in motion”方面的含义,“mobile phone”字面上的含义就是“移动讲话的装置”。

当初将“telephone”翻译成为“电话”的人,没有意识到洋人后来又发明多种“用电讲话”的装置,如:interphone、microphone 和 mobile phone等。后面这三种“用电讲话”的装置,再也难以以“电”打头翻译。“interphone”翻译成为对讲机还是可以算得上“信达雅”的。可是,遇到“microphone”的时候,实在没有招了,只好采用音译为“麦克风”。至于将“mobile phone”翻译成为“手机”,这是无厘头的翻译。因为,遇到同样的“手机”PDA的时候,只好翻译成为“掌中宝”。当然,“mobile phone”有一个较为贴切的翻译“移动电话”。可是,在大陆,很少有人称呼“mobile phone”为“移动电话”的,一般都是以“手机”称呼。换句话说,在大陆对于“mobile phone”的翻译,“手机”打败了“移动电话”。由此可见,汉语语境下,对于概念的表达,追求最小字数。为何汉语有这样的特征,著名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曾经对此问题作了较深入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受中国传统的著名经典《易经》的卦辞定义的影响。[2]

总之,英语语境下,可以从字面上较清晰分辨telephone、interphone、microphone 和 mobile phone 等4个“material objects”之间工作模式的不同。而汉语语境之下,无法从字面分辨电话、对讲机、麦克风和手机之间工作模式的不同。

事实上,汉语对待“material objects”的翻译不给力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例如图2的2个“material objects”分别翻译为“电吹风”和“鼓风机”:


图2 Electric hair drier 和 Air blower

“电吹风”和“鼓风机”这两个翻译,均存在问题。任何一个中国人要是没有见到“电吹风”这个物体(material object),就从字面上可以明白“电吹风”的含义,那只能说是“神仙下凡”。 事实上,“Electric hair drier”应该翻译为“电干头发器”,“Air blower”应该翻译为“吹空气机”。汉语的“风”在英语里面对应的词汇是“wind”。空气的流动形成风。“Air blower”比“鼓风机”更能说明“material object”的本质含义。

其实,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倒逼中国人讲英语。例如,例如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没有哪个中国人去说“中央处理器”,而是很自然地说出“CPU”。就移动电话的通讯制式而言,目前存在两种制式: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有没有中国人在讨论现代通信科学和技术的时候,不说GSM和CDMA,而 去说“全球移动通信系”和“码分多址”的?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深入发展,许多概念从过往的单一性变成复合性。不论是用英语还是汉语表达,要想说清楚这些概念,需要大费周章。可是,洋人的英语因为是采用字母语言,因此,可以采用略缩方式(每个词汇的首字母)变短,这样做,显然便于表达和交流。汉语的词汇是象形文字组成的,不具有形式上的抽象性,因此,无法采用略缩方式来表达和交流。这个时候,中国人为了讨论科学问题,不得不说英语。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明明知道,采用汉语最终面对科学问题是“死路”,为何就不肯走“活路”(英语)的呢?

通过上述讨论,笔者可以大胆预言:随着人类现代文明进一步的发展,汉语这种对待“material objects”的相形见柮的表达方式将会进一步凸显。上面所列举的6个“material objects”的汉语翻译均是曲解。试想,我们眼睛所能见到的“活生生的”东西都可以被汉语曲解,那么,数学和科学抽象的东西,不是更容易被汉语曲解的吗?试想,上面所列举的6个“material objects”的翻译,汉语命名不伦不类,还能指望用汉语可以搞得好现代数学和科学深层次的“高大上”的东西?任何中国人要是不能做到,用汉语命名上述6个“material objects”的质量与英语命名的质量相提并论,敢问受这样的汉语教育,还敢做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样的“中国梦”么?![3]

注:博文中的图片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美】理查德.谢弗(Richar T.Schaefer)著,马戎等译,《社会学与生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p65

2、杨振宁,“杨振宁:《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40462/40463/3049020.html

3、张能立,“汉语妨碍现代数学和科学学习及研究”相关博文合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7916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7916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833445.html
上一篇:谈谈英汉翻译信息失真问题
下一篇:中华民族必须批量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才能真正崛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翻译漫谈(七) 英译汉:理解是关键
翻译漫谈(十二) 翻译意思
文言文翻译有妙法
不明典故,很容易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怎么判断是不是在用英语思维?-兼答卜算子网友
as……as的6种汉语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