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

在《哲学常识》教材第一课“物质”的概念中,第一课“意识的本质”中分别提到了“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概念.。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可回避,是学生常常发问也难以区分的知识点。,教师应把握其区别和联系,给学生释疑解惑。


二者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二者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可以通过以下故事讲清两者关系。
 第一个故事的题目叫“量体裁衣”。 明朝嘉靖年间,京城里有一家裁缝铺子,专门给官员订制服装。掌柜的姓朱,手艺精湛,他设计和缝制的衣服,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官员,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穿在身上无不合体,而且能把不同的身份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一位御史,不久前通过殿试被破格委以重任。在同僚的介绍下,御史也到朱师傅的裁缝铺订制衣服。朱师傅精心测量了御史的身材,详细地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御史转身准备走时,不料被跪在面前的朱师傅挡住了去路。
  “大人且慢。麻烦您告诉我一些必要的情况,要不然您的衣服我做不好。”
  “什么?俗话说量体裁衣,你不是已经给我量过了吗?”御史大惑不解,“你想要知道什么,问吧。”
  “请问大人,您升迁了吧?”
  “衣服与升迁或贬谪有什么关系啊?我当然是升迁。”
  “回大人的话,关系大着呢。升迁了的官员,意气风发,谈笑风生,身体略往后仰,衣服就要做得前面长一点后面短一点;被贬谪了的官员,垂头丧气,弓着腰身,衣服嘛,就要做得前面短一点后面长一点。”御史面露惊讶之色,微微点了点头。
  “大人现在为官,是新任还是连任?或者是久任?”
  “你问这个干什么?”
  “禀告大人,新任的官员,雄心壮志,昂首挺胸,衣服要做得前面长一点后面短一点;连任的官员,心态平和,身体保持自然的姿势,衣服的长短就该前后一致;久任的官员,随时梦想升迁,具有谦卑之心,身体略向前倾,衣服就要做得前面短一点后面长一点。”
  御史开始浑身冒汗:“哦,我知道了。你还有什么要说吗?”
  “大人现在就当大官,真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根据您的情况,我给您缝制三套衣服。在上级面前请穿前短后长的;在平级面前,请穿前后一致的;在下级面前请穿前长后短的。您的主打衣服嘛,该穿前长后短的!”
  御史弯腰扶起朱师傅,感慨良深:“奇人,奇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读完这一故事,在这里“量体裁衣”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很明显体现了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在这里“量体裁衣”中的“体”,也就是“客观”指的是什么呢?大家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它是指人的身体或者身体的形态。这样回答没有错。但再仔细地想一想,又不是完全如此,还应该包括人的年龄、境遇、内心活动、精神状态。这里的“人的身体或者身体的形态,人的年龄、境遇”都是既不依赖于做衣人的意识也不依赖于裁缝的意识而存在的,即不依赖于所有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属于客观实在。而做衣人的“意气风发”或“心气不足”等内心活动、精神状态,对于做衣人而言是主观的,不依赖于做衣人的意识;但对于裁缝来说,却在他的意识之外存在着,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属于客观存在,却不能叫客观实在。
  简而言之,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志而存在的现象叫客观实在,即是物质。而不依赖于具体的认识者、实践者的意志而存在的东西可以统称为客观存在。
 第二个故事的题目叫“空城计”。 话说三国时期魏蜀交战,由于蜀国大将马谡不听丞相诸葛亮的安排和副将王平的劝阻,撇开街亭这个交通要塞不守,擅自在山上安营扎寨,结果被魏国大将司马懿率大军将山头团团围住。蜀军得不到水源供应,又被魏军放火烧山,纷纷下山逃命。街亭一失,诸葛亮镇守的西城整个就暴露在司马懿大军面前。而这时的西城内只有几名老军和两个侍候丞相的童子,所以西城几乎就是一座空城。但诸葛丞相却不慌不忙,先让老军打开城门,把街道打扫干净。然后率领两名童子登上城楼,抚琴吟唱。司马懿大军来到城下,本来探马已经报知西城是空城一座,但司马懿一见诸葛亮城门大开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司马懿素知诸葛亮平生非常谨慎,从不冒险,再看诸葛亮神情非常的镇定安详,听他的琴声又非常平稳。于是,司马懿开始怀疑探马情报的准确性。为了保险起见,司马懿下令说:“大军后撤四十里!”司马懿大军一撤,诸葛亮立刻大汗淋漓,瘫坐在椅子上。等司马懿回过神来,大军再次杀回西城时,诸葛亮的援军已到,魏军大败而归。
  分析诸葛亮能够化险为夷的原因,我们不能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实际上他算得最准的还是司马懿的心理活动。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况且司马懿深知自己从不冒险的性格。越是城门大开,毫不设防,司马懿越怀疑自己是在引他上钩。司马懿略一迟疑,就为自己援兵的到来争取到时间。果不其然,司马懿大军再度攻城时,诸葛亮的援兵已经赶到,司马懿痛失了歼灭诸葛亮的最好战机。
  在这里,“司马懿的心理活动”对于司马懿来说是主观的,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依赖于司马懿的意识而存在的,不能属于客观实在:但“司马懿的心理活动”对于诸葛亮来说在没有了解它的时候,它是在诸葛亮意识之外存在着的,即使在诸葛亮了解了它之后,它仍然是在诸葛亮的意识之外存在着。所以“司马懿的心理活动”对于诸葛亮来说,始终是客观存在的。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就是物质。客观存在除了包括物质现象还应该包括“我”之外的意识现象。所以,客观存在比客观实在的外延要大。例如,我们想要了解的他人的心理活动,我们要吸收借鉴的他人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我们必须执行的党在某一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必须遵守的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学校、机关的规章制度等。这些尽管是人为的,不属于客观实在,但它们都不依赖于具体的认识者、实践者的意志而存在,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所以对于具体的认识者、实践者来说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所进行的所有活动不外乎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和改造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而且还应该认识和改造存在“我”之外的精神世界。所以,明确“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量子物理挑战哲学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概念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区别 中国雅虎知识堂
(原创)关于“客观实在”的思考
高二政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专题练习
【一轮】《生活与哲学》考点六 哲学的物质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