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知识体系的相对论

关于知识体系的相对论

(黄凤琳;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本文借用了物理学术语相对论来描述知识体系。之所以用它,是因为相对论对于物理学知识体系做了主客体统一的理解。这正是现代物理学超越经典物理学的地方。尽管如此,爱因斯坦在构建相对论过程中,并没有自觉地遵守主客体统一原则,以至于后面大半辈子时间去构建统一场论了。人们,包括希尔伯特在内的基础数学家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本文所用的相对论,即使在比喻的意义上也并不等于爱因斯坦的相在对论。先不说两者是比喻关系,即前者是描述一切科学知识的,而后者是描述物理学知识的。两者的相同点是两者都做了统一主客体属性的实践保留。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后者的逻辑起点不是人类历史主体的主客体属性的统一(而是知识体系构建者个体主体的主客体属性的统一),即知识体系的构建者没有在描述自身自然科学实践生成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到自身自然科学实践属性所导致的局限性,没有作出知识体系所描述对象的历史实践保留,即只保留了未来实践。而前者的逻辑起点是人类历史主体的主客体属性的统一,后者在科学学所提供的自然科学实践的生成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到自身自然科学实践属性,并作出知识体系所描述对象的历史实践保留。即本文所讲的相对论,不光要对知识体系作未来实践的保留,还要对知识体系作历史实践的保留。也就是说不管人类怎么发展,人类积累了多少关于先于人类历史实践世界存在的自然存在的统一主客体属性的经验知识,人类永远找不到一个知识体系按照数理逻辑来统一其他人类的历史实践所积累的关于先于人类历史实践世界存在而存在的自然存在的统一主客体属性的经验知识体系,除非用科学学这样的知识体系。因为,我们无法我们无法超越人类历史实践世界而去完全认识人类历史实践的外部联系,我们就无法用1去描述那个概括了人类历史的总和实践的最抽象的实践,无法用数理逻辑去把人类历史的总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因此,反映人类总和实践中的部分实践的知识体系之间就不能用数理逻辑知识体系统一起来,即使我们对这个知识体系作未来实践的描述保留。

不光人类总和实践中各个领域里的部分实践之间不能用数理逻辑知识体系统一描述,就是这些领域里的部分实践中的部分实践之间也不能用数理逻辑知识体系统一描述。基础数学家们找到一个F(X)=Y的数理形式化的公理来统一各个数系的运算规则了吗?只能做到同时定义这些运算规则,同时保留这些规则的逻辑前提。因为,任何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都是实践。我们无法用1去描述那个最抽象的实践,我们就必须保留多个实践的数理化的逻辑前提。同样道理,理论物理学家们统一经典物理学知识体系和现代物理学知识体系了吗?没有,我们只能同时定义这些物理学数理规则,同时保留这些物理学数理规则的逻辑前提。形成经典物理学知识体系的自然实践是人类的经典的时空观,而形成现代物理学知识体系的自然实践则人类在各种科学仪器的帮助下形成的人类的非经典的时空观。我们无法用数理形式的逻辑去统一描述这两种自然实践所形成的时空观。

因此,爱因斯坦及其他抱着人类历史实践所形成的人类历史主体的主客体属性分立的逻辑起点用数理形式化的逻辑去统一全部或部分知识体系的人要理解上述原理。

再作一个断想,那些可能数理形式化表达自身自然实践的外星人,很可能是与人类没法交流的,即使他们来到地球上。先不说他们延伸时空观的仪器可能不一样,他们自身的生理结构对时空的感受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他们在地球上,他们对人类的经典物理学所要描述的超越人类历史实践世界存在而存在的自然存在的描述,可能就不是F=MA了。那么我们如何与之交流呢?

可见,不光社会科学知识有立场和“参考系”,自然科学知识也有“立场”和“参考系”。知识体系都有实践的理论域的。

这就是关于知识体系的相对论原理,也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的科学学所要告诉的大家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相对于外星人来说,是普适于人类认识的。

 201155

科学学学派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Fengl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进双一流建设(11)】章熙春 赵庆年:把握高校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
逻辑学简明教程
从伽利略到牛顿从爱因斯坦到杨振宁,人类物理体系是怎么形成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战胜了牛顿的力学体系,为啥我们还要学牛顿?
爱因斯坦,究竟有多拽?
读书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