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为徐静老师喝彩
 
原文地址:为徐静老师喝彩作者:中国教师梁恕俭




















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初二(1)班  于雨宁)

最近,在徐州市教育界掀起一股“学讲”潮,即要求学生上课时,不仅要听学的进去,还要讲的出来。

我们伟大的数学老师(姓徐名静)可算是这股潮流的领军人物了。她在很久之前,就在所带班级里开展“学讲”活动了。作为她的弟子,当然我们也没有例外。

如果您不来听一节我们的数学“学讲”课,您一定不会感悟到数学课竟然会如此的精彩!

“给大家15分钟时间,准备好各自要讲的选题。”徐老师一声令下,原本安静的教室里面像炸开了锅,躁动起来,同学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搭挡,迅即陷入选题研题的鼎沸声涡中,随后便是确定主讲与板书人员分工。其间,还会不时夹杂争吵声,这都是不同组别却选择了同一道题目所致,谁都不想让步造成的局面。最后,都会采取徐老师的提议,以“剪刀石头布”胜者出场。

为了能有更多的机会上台讲题,我和搭档庄春在第9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的总复习题中准备了第15、18、20和22题。因为这些题都是讲起来特别“有料”的好题,所以成了不少同学眼中的“肥肉”,竟然全部被“预约”了!

我和庄春很不甘心,为了当天能站到讲台前,我们挨个询问那些被“预约”到的小组,期待他们的方法能与我们的不同。但是,问了一圈儿下来,了解到的解题思路基本一样,解题条理清晰、直接有效。只有一对同学说什么也不愿意与我们交流沟通,说是“机密”,无法实现“共享”。这把我们的好奇心勾了起来,使用了各种手段,或旁敲侧击,或投石问路,或曲线探听,终于大概了解到他们的解题思路与步骤。我俩大失所望,没什么新鲜又简便的奇思妙想,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终于,在王子豪的帮助下,我俩探索出一种新方法。随即我二话不说就开始忙着准备板书。在李冰诺和杨汭龙那组讲完之后,我们就自信地冲了上去。讲完后,老师和同学们却提出了一个问题:思路虽然正确,可是,其中两条线段共线却没有进行有效证明。我俩不免有些郁闷了。

2分钟后,班级里的“奇葩”邱哥大步流星地径直走向讲台,说:“我知道怎么证。”他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和“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大知识点,滴水不漏的弥补了我们讲题中的不足。厉害,不愧是邱哥!

嘿,我们的数学课是不是很精彩,很别开生面呀?(2014.4.7)

数学课感悟(张慧琳)

在教改以前,我们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当然,那时只有数学课是这种模式)。

随着对模式的熟悉和对它的深入了解,我们也愈发对自己讲题越来越有兴趣。如今,我们最爱上的就是数学课的复习课,更爱上了总结与整理。看着自己的心血在讲台上展览,心中升起一种自豪之感。

特别是是在初二,这种感觉特别明显。

每次讨论的时候,班里就像炸开了锅,每个人都在争论研讨数学题,这种和谐、有好的良性竞争,促使着每个人奋发向上。这种讨论是发自同学们内心的!我们都愿意参与进去,争先恐后,生怕别人抢在自己前面说出方法,让自己没了发言权。讲题时往往会用重复(一道题多人讲)这是争题的几个人身上好像燃烧着火焰,眼神在空中碰撞出火花,空中弥漫着火药味儿——战争一触即发!

听别人讲题时,我们遵循四点:尊重,包容,欣赏,挑剔。认真地听别人讲,挑出问题,找到其他方法。

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会有更多的成长进步!(2014.4.9)

数学课堂感受(吕礼涵

记得刚上初中,老师让我们上台讲题,那个是我们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么多初识的同学讲题,心中是胆怯的,紧张的,生怕老师喊自己讲题。而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和老师几十年教学经验的传授,我们逐渐由初出茅庐毫无经验的“小屁孩”成长为常出茅庐的老手啦。频繁的走上讲台,频繁的进行课前预习,频繁的进行知识梳理。心中不再胆怯,更多的则是勇跃,原始的紧张早已不见踪影,最初的生怕老师喊自己讲题转变成了希望,甚至渴望老师喊自己讲题。因为我们在课前已经做足了准备当然不怕,而且人人都希望将自己辛苦整理的东西展现出来,试问你用尽心血的作品不想有人欣赏吗?(2014.4.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班微写作】数学老师
薛万善老师
我的老师
讲题应如何讲?
老优
数学压轴题讲题比赛,简单说,就是告诉现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