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惯性驱使下一脸茫然的大学生

惯性驱使下一脸茫然的大学生

(2016-07-15 09:59:11)
标签:

杂谈

05年我考上的山东师大。由于出身农村,父母自小就灌输苦学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的大道理。我从未思考过这个程序是否合理,也从未思考日日勤奋到底学到了什么。我像一个机器一样从上初中就开启了学霸模式,每天熬夜至少学到十一点,周六周日从不休息。初中成绩一直全班第一,顺利升入全县最好的高中。

高中集结了全县的精英学子,入学我全班排第三,并且一如既往的苦读。我依然崇尚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式,认为延长学习时间才是提高成绩的最佳途径。有一段时间,甚至放弃了午休时间加班加点。可是,高中的知识远比初中艰深,我的学习效率始终未得到质的飞跃,成绩随还能保持较高水平,但想更上一层楼已是难上加难。高三,更多的同学突飞猛进,我就像三千米比赛中提前冲刺的运动员,虽还在第一集团,但已气喘吁吁,用尽余力苦苦挣扎,眼睁睁看着被其他同学超越,想发力却已精疲力竭。


高三是一场炼狱,给我的尽是折磨。高考结束那天,我收拾行李,骑着后座搭着两个蛇皮袋的大金鹿自行车缓慢在行进在黄昏下的县城街道。我如释重负:终于考完了,考得不理想也绝不复读。至于落在宿舍的洗脸盆,我也不要了,再也不愿回首这段令人难以煎熬的时光。这种决绝来得如此迅速,在意料之外,又好像早有预谋。长期积压的痛恨像无声的定时炸弹一样在我和高三之间轰出一道深深的沟壑。

最后的高考,我跌跌撞撞考了全班第七,仅仅高出山师分数线一分。

也算是金榜题名吧!那个暑假很高兴,在父母划定的轨道上我算完成了任务。历尽千辛万苦走进大学的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此前的学习是完全被动麻木的。我只是想做一个听父母老师话的好孩子,想得到他们的夸奖,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此前的学习一直处于外界的高度监管状态。大学则松散太多了,辅导员一个月能见一次就不错了。老师上完课就走,根本不愿和同学多交流。

大一的上半年,“空虚”成了我最真实的心灵写照。我按时上课,但课下大把的自由时间我不知如何支配,周末我先睡个懒觉,起来后就坐在宿舍里发呆。有的同学买了电脑,父母说过,上网的都不是好孩子,所以我根本不往电脑前凑合;外面是繁华的文化东路,我没钱,也没有逛街的习惯。

我无所适从,图书馆里有很多书是需要读的,但我浑然不知。还有很多活动是可以参加的,但我无动于衷。

我像一辆汽车,此前一直被人操控,飞速行驶,现如今,却成了无人驾驶,全凭惯性,茫然不知前方在哪里。


同班同学涛入学第一天就宣称,地理我根本不想学,我志愿报的是计算机,我要跨系考研。于是,每天他都去计算机学院听课,地理专业保证及格。起初,我们笑他,但四年后,他成功了。那是我才意识到,他的眼界远胜于我们,他一直在主宰着自己的人生,一直在控制着自己的航向。而我,却没有此等魄力,一味靠着惯性缓缓向前。

回首大学四年,我现在充满了懊悔。自己虚度了太多光阴,这些光阴是可以做出一些事情来的。我的保守、安于现状的落后观念的根源更多的是来自家庭和学校。勤奋努力、不屈不挠是我的优点,但没有胆识,畏首畏尾则成了我的短板。

毕业理所当然做了地理老师,方才发现实践与知识真是天壤之别,一切都要从头再来。骨子里不服输的精神支撑我度过一个个难关,我苦心钻研,很快站稳了讲台,并开始崭露头角。

............

经常有我的学生给我打来电话,诉说大学的无聊,好像重复着我昨天的故事。调皮的孩子会说,真没劲,在高中抽烟还能和老师斗一斗,想尽办法不让老师逮住。现在可好,随便抽,搞得我都快戒烟了,太没意思了。谈恋爱也一样,没人制止的恋爱很容易因为琐事而吵架分手,反倒不如高中时家长老师严防死守下两个人众志成城共同应对,感情迅速升温。大学宿舍,啥时候进去都是每人一台电脑打游戏,从早打到晚。每个人都虚荣,全都用苹果6P。

我笑曰:大学成了养老院。毕业就拿个文凭,文凭就是个标签,至于有没有真本事,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初高中的强迫式功利性学习让如今的大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他们都认为自己曾经很努力,已经不需要在学习了,甚至要补偿一下过去因为自己努力而失去的闲暇时光,大学就是要玩,拿个文凭拉倒。至于未来怎么办,走一步说一步,父母老师划定的路线,那就走呗!

大学生习惯了听命于别人的安排,自我独立根本无从谈起。

极个别的大学生则能集中精力照着自己认定的方向持续努力,这个方向可能是自己的专业,也可能只是自己的爱好。但不管怎样,他们心态积极,阳光乐观;他们惜时如金,奋斗如初。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正向自己的目标稳定前进。

可惜这样的大学生太少了。

PS:昨天看到王开东老师的文章《重要的是给孩子方向感》,感慨颇深,现将主要段落摘抄如下:

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方向感。

别看高中孩子长得个高,强壮,其实,相当多的孩子,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而读书。更多的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规划。换言之,孩子们压根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

于是,很多孩子选择把大学当做自己最终的避难所;但大学只是一个干瘪的目的地,大学之后呢?谁也没有好好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吧。孩子们没有方向感,没有价值坐标,没有人生走向。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的只能是中国特色的学生之路。

很多学生就愿意在学校里读书,除了读书,他们什么都不会,也不想会。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活在校园里读书。这样的人,对于家庭社会,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

老师在功利主义教育下,成为分数的拜物教,实话说,也是情有可原。但无论如何,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地告诉孩子,你有什么样的天赋和才能,你可能更适合干什么样的工作。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就给了孩子方向感,从此,他们的世界就打开了,身上的正能量和小宇宙爆发了。

最要命的是,老师不是没有这个意识,而是没有这个水平,甚至连自己也没有方向感,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可能给得了别人,自己没有方向感,不可能给别人引路。

为什么给孩子方向感,一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呢?”

很多人认为,不会很高。结果是,折叠51次的高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会有如此恐怖的厚度呢?

道理很简单,51张纸叠加在一起,不过是没有方向感的叠加,是猴子掰的51支玉米。

而一张纸的51次叠加,每一次叠加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因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人同样如此,有意义的奋斗就是找准自己擅长的角度一路坚持下去,不断叠加,你将终成大器;胡乱奋斗没有定力的拼搏是徒劳的,你将两手空空。

学会给孩子方向感,你就等于给了他一辈子最大的能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要的是方向感
为什么农村大量初中生辍学外出打工,他们出路何在
一位大学老师的讲话惊醒了无数大学生!
大学生想逆袭?别迷茫,大学老师六分钟给你说清楚
这就是所谓的大学生上课,全部低头族。其实大学老师也是真的不容易啊
放开你的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