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学霸应该拥有怎样的习惯和素质?—2

。。。。

真正的学霸应该拥有怎样的习惯和素质?知乎 · 170 个回答 · 4087 人关注
阿阿阿万836 人赞同 · 622 人喜欢了该回答

真正的学霸都是自律且高效的,无一例外。

而你离学霸的距离也就是过于低效,不够自律。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希望能结合我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在提高学习效率的杂乱章法中整理出几个可操作的步骤,帮助大家快速掌握一套合理的效率管理方法,在备考大军中快人一步。

下面是一份低效自救指南,请查收~


我见过有太多人,只会盲目的努力、低效的学习,每天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任务,最终完成打勾的却寥寥无几,随后到来的是失落、无奈、自责,还有重复的每一日。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自习课上掐着表数着下课的倒计时,从自习课一开始满脑子都是计划,到自习课上了一半就只想出门转转,结果一节课下来啥也没学到,懊悔之中又开始下一节课,不知道你们是否也遇到过这种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但渐渐的,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和规律后,我渐渐学的更加投入、更加规律,发现自己越来越高效,专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实际上,高效的学习,既不是速度最快,也不是完成任务最多,而是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节省精力的方法,学习最有效的知识。 我和我身边的许多大学同学,在高中都没有参加过任何补习班,周末照过,该玩就玩,却依旧能获得不错的成绩,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我们大多数人都智商平平,能做到这点,主要是凭借良好的学习效率管理方法。

01低效的原因

“有因必有果”,反过来,为什么低效也会有它的原因,我们要做到的是对症下药。

是今天的作业太多、试卷太难考得太差导致心情不好?

在上自习课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好?

是包里的小说太好看,还是手机的游戏太好玩?

以上种种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因目标缺失、缺乏规划、自控力低下。

分析低效的原因是我们做出改变的第一步。

02制定目标

“我有什么,我要什么”。学习动机很重要,但是仅有学习动机是不够的。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有“我想考高分”愿望吧。

但这是一个模糊的目标,就如同你刚刚看完一本励志好书,听完振奋人心的讲座,尽管当时活力满满热血沸腾,但随着夜幕降临沉沉入睡,第二天醒来又回到了原点。

所以科学制定目标就很重要。

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在每一次专注的投入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制定相应的目标,同时也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这里的奖励,并不建议是完成以后打多长时间的游戏,而更倾向于获得正反馈,比如在学习方法和技巧上得到提高或者心态上的进步等,这样的正向反馈更能激发你的学习斗志。(我见过最厉害的人,是做一张数学试卷后,奖励给自己一套英语题放松身心,刷完以后休息一会再战综合题。)

举个栗子:

今天晚自习开始前,我的短期目标就是高效利用自习的80分钟,我将这段时间分成几个部分做不同的事情,最后为我的整体效率进行打分,与目标相比较。

而长期目标自然是对应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高考。你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把某一时期内最困扰你的问题写下来,将他们与你的长期目标——高考相联系,并评估他们的关联程度。

可能你会发现,困扰你的与他人相处可能只有两颗星,月考失误长期来看也与高考关联度不大。振宇说过:高考前做的所有准备只是在提高高考能考好的概率,前期积累只是为了后面的发挥。

在这样一个长期思维的引导下,你的任务会更加清晰,做起事情会更有动力,会更加不容易被他人干扰。

03做好前期规划

目标相对而言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而规划则更加细致,细致到每一分钟。

如果以一节80分钟的自习课为例,当他的单位为节时,前面的数字只是1,而当单位为分钟时,前面的数字变成了80,顿时觉得你所拥有的时间变得多起来了有没有。

在我看来,规划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而预置的一个限制,在这种条条框框和目的驱动下,你会更加有效率,会很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而在规划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盲目给自己安排任务。

人最大的错觉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这种错觉只会让你更加痛苦。

在制定计划时,客观一点,在每一步都要给自己预留反思和复盘的时间。

比如以做数学题为例:

计划做三道数学大题,预估时间是40min,但当真正操作时,你所需要的时间还有对答案、批改订正、整理错题、反思复盘的时间,如果你没有提前预置一段空白期去做之后的这些事情,你的计划就会显得很紧张,一拖再拖就会很难做完每一项。

如果你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我给自己安排了10项任务,规定时间结束后,我只能勉强完成7项,且都是匆匆忙忙完成,感觉自己在应付自己,那么我建议,直接砍掉任务的一半,选择只进行任务中相对重要的5项,给每项任务都预留10min左右的空白期,保质保量的完成这5项任务,会比10项任务来的更有成就感、更加愉快、更加高效。

还有就是,比起文字方式进行规划,其实更加建议用表格和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计划,单纯的文字是枯燥且难以落实的,我们的计划追求的是简约、可执行性强、反馈机制高效。

在这样的计划框架下,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

04专注力训练

之前树林的直播中也说过很多关于舒尔曼训练、秒表刷题法、冥想等关于提高学习专注度的技巧和方法,我也提出自己的一点小心得吧。

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心流”的感念,是指你沉浸在某一美好的事情中十分陶醉难以自拔,比如沉醉在一部电影中,2h一下就过去了。

在我们正式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前往往会经历一个切换的过程。

这个切换的过程会损失你做前一件事时已经投入的时间。什么意思呢?前面我们说了,产生“心流”可以让我们高效率地学习、记忆知识,但是心流并不是从你坐下来开始学习就产生的,而是在你持续做眼前的事10~15min之后才会产生。 你看,你以为自己只玩了5min的手机,其实你损失了20min。

那么如何锻炼专注力,做到迅速投入一件事呢?

Tips1 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好后休息放松一下。这件小事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被什么事情打断,也无法预知会不会突然蹦出奇思妙想扰乱思绪。所以我建议,在做事情之前要有一点仪式感,比如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空间,找一只用着舒服且有墨水的笔,有必要的话可以放松冥想两三分钟,花3-5min冥想,比花5min刷个微博再学习效率提高不止一点点。这个时候你就会真正静心,踏实地做好手上这一件事。

Tips2 运用二八法则

做同样一件事,高效的人在单位时长内,效率比你高。更可怕的是,因为他的选择,效能也比你高。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谈过效率(Efficiency)和效能(Potency),效率说的是你尽可能快的达成目标,而效能则强调你要达到一个正确的目标。

这里用到二八法则,就是把80%的精力投入到20%最能出业绩的工作内容中,自然效能高于平均着墨。选出最必要的事情标红前置,最先投入状态去做,当做成功这件事,整个目标也就完成了一大半。同时,你的时间利用效率也会比花费同样时间的人高出不少。做困难的事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困难的事情比简单的事情更容易投入,也就更容易达到所谓的专注。且在这种情况下的努力,会更有价值、更有收获,专注力也同时得到提高。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Tips3 科学运用工具

(1) 番茄钟

番茄中比起番茄计时的app的最大优势是不需要用手机,屏蔽了手机的干扰,可以设定40-50分钟的学习时间,休息10分钟后继续投入学习。

(2) 秒表

秒表可以应用到刷题,也可以记录专注时间,在一定基础上不断提高。

(3) 规划本

规划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预留空白期,和合理安排步骤,步骤要细致,且规划要合理有序(上面也有提到)。

Tips4及时进行能量补充

你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广告“饿货,快来条士力架吧,一饿就手软!”确实,补充能量对于专注学习的作用也很大。

你的身体和大脑的状态,决定了你的精力和能量水平,最终决定你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对于我们都必不可少。

物质能量可以是食物上的补充,建议大家可以准备些低gi的纤维饼干作为补充能量的道具,一是味道不错,还有就是不容易长胖且饱腹感很强,不建议暴饮暴食运用所谓食物疗法填补空虚的胃,长期的科学的摄入食物,是更加有效的方法。

补充精神能量的最好方法就是睡觉,小憩和晚上的睡觉同样重要。你可能会觉得时间太紧张不够用,因此控制自己的睡眠时间,但过度缩减绝不是一个好方法。只睡六小时完全可行,但关键是看你如何分配这六个小时。

《斯坦福黄金睡眠》指出这本书提出的最核心观点是:对于高质量睡眠来说,最关键的就是睡觉初期的90分钟,书中称“黄金90分钟”。

所以可行的方式是:早晨定两个闹钟,5:40和6点,第一个闹钟轻柔一些,第二个闹钟保证可以叫醒自己,站起来放空5min,用冷水洗手,洗漱;伸伸懒腰走两圈,吃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晚上吃过晚饭后,22点热水泡脚,10分钟后完毕,然后看书到11点半,熄灯,0点沉沉睡去。晚上减少熬夜,把重要的事情放到白天很重要。

还有一点要提到的就是运动,每天至少30min的运动量,除去课间操外每天至少跑步1000米,可以改善睡眠,提高效率和专注力。

05反思与回顾

真正高效的人最牛的就是反思和逆向重构的能力,同样是反思,有的人只能看到表面,而有的人可以建立知识逻辑和行为架构,这就是别人比你效率高,重复率低的原因。

及时的反思,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去看到自己曾为解决困难做出过哪些尝试,哪些是奏效的(可以被之后继续使用的)——这可以帮助你们提高效率,快速提升自己,每一天睡觉前对一天进行反思与总结,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心态、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评估自己,发现问题的同时找出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专注力和高效是做好任何事情最基础的能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实力,就很难得到进步,别说成为学霸,很可能你的成绩只会在及格线边缘徘徊。

很高兴你能读到这里,恭喜你完成了一次小小的专注。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帮助,那么请你,动动手指,点赞+关注(不要留在收藏夹落灰o)感谢感谢!!!


我来自这里——『树成林团队』

初识树林团队是团队中一个学姐的知乎文章,看完后倒不是幡然悔悟般的震撼,而是星星点点的温暖。经历高中三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独特体悟,我也想借助树成林这个相对成熟的平台可以温暖其他人。

这里的人都会发光。

温柔且坚定的树林学长,带你走过每一片荆棘的老王王振宇,还有可爱的lulu,以及很多像我一样的,尚且稚嫩的大学生(当然大家大都来自国内顶尖高校)。

我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想让你在高三的这场拉练中少走些弯路。

我们专心地分享,做好每一件事。

期待你能加入我们~

树成林永远在等你。

里面有满满的学习干货,还有985、211的学长学姐定期答疑解惑,热爱学习的你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无偿分享,早点进群避免满员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敬你:凡·高!
积攒能量,做好三件事
脑外科医生黄翔:明明睡了很久,为何还很困?
你到底要睡多久 - 萝卜网 - 人人都是艺术家
深度 | 一个自律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提高个人生活工作质量的27个锦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