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台西路2号
userphoto

2023.11.03 江苏

关注

老詹小注:

德民兄好几天没写文章了。

昨天出手不凡,写了一篇挺带感情也挺感人的——

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大院。

这是老李1978年秋考上研究生就工作生活的地方,

一呆就是45年!

一个大院,呆了将近半个世纪,

怎么着也呆出感情来了吧!

这种感情,字里行间情不自禁就流露出来。

笔带感情,于是这感情也感染了别人……



金台西路2号

 青龙刀 青龙刀笔记 2023-11-02 16:27 发表于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所在地,今天说点我和这个大院的往事。

        在这个大院生活大半辈子,在这里学本事,作奉献,经风雨,见世面,我的成长和奋斗,我的奉献和艰难,都发生在这个大院里,退休在院里,终老也将在院里。

        深爱这个大院,感恩这个大院。

       写这个大院力不从心,它是一本厚厚的书,一池深深的水。这院里,随便找个老爷子、老太太问问,都比我知道得多,一说就是绘声绘色的三天三夜。我写不清,不敢写,只写大院里与自己有关的只鳞片爪。

        1978年秋,我扛着行李,提着网兜,从湖北省郧西县来到这个大院,行李是棉被褥和棉衣,北京比湖北冷,网兜里是塘瓷洗脸盆和茶缸子。恰似今天进城的农民工,不同的是,我带有户口迁移证,成了北京市民。小地方的同学戏言:“咱们考研,考的是北京户口本!”

        住大院的10号楼,同艾丰等同学一间宿舍。4人一间,同宿舍一位湖南来的同学,没当几天研究生被取消了资格,据说因为超龄,首届新闻研究生年龄上限40岁,即1938年后出生,又说是因为被打过“右派”,具体情况不清楚。

        一个人的不幸是另一个人的机会。他走了,一位新疆的备取生补了进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几十名研究生,学习和住宿在这幢楼,吃人民日报食堂。

        读研3年,1981年毕业后分配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在5号楼,与10号楼一路之隔。

       2000年从评论部调动到人民日报海外版,19号楼。

       在大院,搬过几次家,始终没离大院周围。因为,评论部常有急活,有时当天夜里写,明天见报,只有几个小时的写作时间,随喊随到,得住院内,几分钟能赶到办公室。

        2002年,58岁时,社领导照顾,要扩大我的住房,想把二环路内腾退的一套大点的房子分给我。破例了,感谢照顾。

       带着家属去看房,大房子,他们当然没意见,我却有种林冲刺配沧州、武松刺配孟州的凄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孤零零的……

        回来路上,司机大王说:“您在考虑房子的大小,我在考虑距离的远近,接送您上下班,来回得两个多小时。”

        放弃了那套大房子。朋友说:“傻!卖了它,你成大富翁。”

       傻吧!傻了一辈子。

       离不开这个院。这个院里,人熟,知根知底,“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树多,槐树、柳树、柏树、松树、玉兰树、红枫树、柿子树……到了深秋季节,磨盘黄柿子压弯枝头,院里还有松鼠、刺猬、黄鼠狼,鸟也多,叫喳喳。

        人说莫斯科是森林中的城市,我看这是大院里的森林。

       大院里建了个仿苏州园林的金台园,我和老哥们遛弯、聊天的地方,园里的每一道弯、每一个坎、每一棵树、每一丛花,都熟悉。  

       在这院里工作,想不出成果都难;在这院里生活,想不长寿都难。

       住在大院,至少有3个好处。

        一是有食堂。

       人老了,做饭艰难,食堂是靠山。大院里有南区食堂、北区食堂和西门食堂,想吃哪家吃哪家。来了客人往食堂领,24元一人份自助餐,不寒酸。

        湖北热干面、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云南米线、陕西肉夹馍、山东煎饼、上海小笼包子、北京豆腐脑、广东烧鹅、日本饭团、越南米粉……不出院吃尽各地美食。

        尤其在疫情严重时期,食堂没关一天,没停一顿。

        二是有门诊部。门诊部人不多,事不少;大病治不了,治小病离不了。大院里八九十岁的一大堆,没劲跑大医院了,除非不得不跑的,去门诊部方便,还有打针和理疗。

        疫情期间,门诊部不分早晚做核酸,有的医护人员为此“阳”了。  

        三是有人。

       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人需要朋友,需要帮助,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

        “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院里,人爱人,人帮人。举一个我的同学朱满庭的例子,他走了三四个月了,但围绕着他发生的事如在眼前。

       满庭是国际部原驻扎南美高级记者,西班牙语哇哩哇啦,国学功底扎实,笔下南美报道可圈可点,随同原总书记采访受到好评。

       今年五六月份,满庭患病,常从床上滑到地板上,他老伴搬不动他,就电话请院里朋友帮忙,颜世贵、窦其文、盛成厚、刘福明等,一喊就到。这些院里朋友,均为退休老爷子。

       六月,病急,120送朝阳医院抢救。住院何其难也!管理保障局陈局长出动了,离退休干部局程局长出动了,门诊部梁主任主动了。大热天,梁主任跑朝阳医院联系住院,程局长去送最后一程……

      满庭!您走了,我代您谢谢院里朋友。听说,请注意,是听说,按老规矩,只有大领导走了,局长、主任才去跑的。您和我,按说都不够格,人家仗义,人家温暖。值了!

        只要不刮大风下大雨,我都在院里溜达,低着头,不旁视。因为院里朋友多,没看见,不打招呼,朋友不生气:“老李走路还在想他的《青龙刀笔记》……”

      和老哥们一起溜达时,谈笑风生,滔滔不绝。我们说,在院里,多走走,常聊聊,是幸福。

       我们还说,有些人享受不到这种幸福,也许因为住得远,来趟大院不容易;也许他曾让大院不幸福,不好意思来大院享受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院的记忆_悠悠荡荡
【中州作家】罗明军:梦回大院
小青龙加附子汤验案
上视大院里的回忆
【人文情怀】学文:四十军大院里的二三事
淮阴县委大院(一):看电视、吃食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