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共设施的致命缺陷 必须用硬标准来消除2016年03月31日 星期四A09 扬子时评

  今日热词:致命栏杆

  28日,一位女士双腿跪地、脖子卡在路边交通防护栏后没有挣扎迹象的视频引起网友关注。据目击者介绍,女子怀有身孕,事发时无人陪伴。目前,陕西榆林市米脂县警方确认孕妇当场死亡(详见本报今日A20版)。

  不幸的是,交通护栏不止一次充当“夺命凶手”。2010年11月1日,南通市一老太脖子被卡在超市门前的护栏上,气绝身亡。2013年10月22日,北京中关村一位年轻女士的脖子卡在护栏中间,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既然交通护栏能够卡住成人的脖子,就说明护栏存在致命缺陷,理当更改。但时至今日,北京街头的“夺命护栏”依然故我。

  厂家为何要生产这种存在致命缺陷的护栏呢?河北一家生产交通防护栏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的护栏间隙宽度为15厘米和17厘米两种。而这两宽度,是有可能卡住人脖子的。但负责人表示,卡脖子是偶然事件,他们不会因为这件事去重新设计产品。“这些产品一般是市政和交通部门订购,弄一个别的样式,他们也不会要。”

  如此看来,“弄一个别的样式,他们也不会要”才是生产厂家对护栏的致命缺陷视而不见的根本原因。只是,订购这些产品的政府部门为何不对护栏宽度作出安全的要求呢?

  原来,国家对于交通护栏的间距并无具体规定。住建部曾在2011年8月通过了《住宅设计规范》,规定阳台护栏间距应该在11厘米以内,这是一个不卡脖子的安全标准。但是,道路护栏缝隙就没有类似规定了。既然阳台护栏的间距国家有着明确的规定,交通护栏也该有。

  有着致命缺陷的公共设施还有不少。比如,有的窨井盖又脆又薄,极易踩断;比如,有的旋转门间隙较大,容易卡住孩子脑袋;比如,有的电梯缺乏锁定装置,出现意外时不会自动停下……

  公共设施与公共安全息息相关,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所有公共设施的致命缺陷都必须消除。 (江苏 孙曙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尸三命!灭了“吃人”护栏真的很难吗?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窄路密网究竟是治堵还是致堵(下)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买房的沙盘模型你懂得多少? 潍坊恒信建设集团
买房攻略:实地看房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