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叶对根的情意——记东中59届校友、“申淑仪百万助学基金”设立者李荫华先生

邹施凯 胥照方 艾雨华

人物名片

李荫华,江苏东台人, 复旦大学英语教授、 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亚洲英语学会(Asia TEFL)副会长。曾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6~2000年)、主任(2001~2005年)。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主要修订者之一。2004年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制定组组长。

有一份情感,萦绕心间,永难忘记;有一个心愿,深埋心底,永远期盼。那是绿叶对根的依恋,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览胜楼何高高兮

1940年2月,李荫华出生于祖籍地东台。他性格恬静质朴,幼时即努力向学。1952年,考取东台县中学,由此度过他人生青少年时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时隔甲子,回忆往事,许多人和事浮现眼前,恍若昨日。他首先想到的是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樊更新先生,樊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深情地朗读名人警句,至今他朗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时动情的铿锵有力的声音仍在李荫华耳边回响。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这段话激励、鞭策了他一辈子。人生,总应有所作为,总应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引导李荫华后来走上英语言文学研究道路的是陈焘宇老师。陈老师是复旦大学英语系的高才生,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了东中高中部任教(大约在1956-1957年期间),后不久他调往高校,两人便失去联系。上世纪80年代后期某天,李荫华在复旦接待了一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的研究生,出乎意料的是他竟是李荫华分别三十多年的陈老师推荐来的。这时李荫华才知道,陈老师已在南师大任教多年,并且已是该校外国文学研究室主任和文学教研室主任,同时还是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分会外国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了。

母校的朱明熙、赵向晨等校长言传身教也给李荫华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育事业无限热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尊敬。”李教授如是说。

览胜楼何高高兮校之中央,有阶梯之可登兮万方斯望。集合九区佳子弟,雍容肃穆志坚强。百年老校东中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李荫华无尽的动力。走过花季,青春如歌,他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向着东方,高歌猛进。

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1959年,从东台县中学毕业后,李荫华以高分考取复旦大学外语系,其在外语教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学术研究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大学三年,往事历历在目,总觉得恍若昨日。昔日种种豪情壮志、酸涩艰辛都已经变成回忆。在复旦,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李荫华收获满满。大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李荫华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优秀大学生。曾在学院举办的各类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列,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评价。毕业后,又赴美国纽约奥尔巴尼大学进修。1985年起任复旦大学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教授,他带领大学英语教学部编写的《大学英语》获得国家优秀教材特等奖。由于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李教授先后被聘为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6~2000年)、主任(2001~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英语专业委员,国家六级英语评审委员会主任。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主要修订者之一。2004年任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制定组组长,后又任亚洲英语学会(Asia TEFL)副会长。

李教授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教材编写以及英语词典学的研究和辞书编写。先后为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设过高级英语阅读、英语词典学等课程。上世纪70年代末曾参加《文科英语》(商务印书馆1980)编写。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担任《大学英语》精读教程主编。目前担任《大学英语》全新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总主编。曾参与《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1975)等多部英汉辞书的编写,近些年还编译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新词补编(香港牛津1999)。1985年撰写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语词典初探》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英语辞典学的专著。主编的还有《当代世界名家随笔》((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等。其它译著有《变化中的英语》(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0)等。

对英语学习,李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英语学习的确很重要。由于种种原因,英语已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成为国际交往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尤为如此。谁掌握了它,便可在自己今后的事业上发展得更好更快。然而,要学会一门外语,特别是在没有外语语境的情况下,往往不太容易。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英语有种恐惧心理。实际上,任何正常人都有学语言的潜在能力,虽然人的天赋不尽相同,学习有快有慢,但只要你花功夫,都能学会英语。所以,要学好英语,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其次,要持之以恒。学外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一曝十寒。这有些像弹钢琴,需要每天练。如果你能持续地努力,总会有水到渠成之日。再一点,要巧学,就是说要注意学习方法,学习中注意发现并掌握英语内在的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

李教授三言两语便道出了外语学习的真谛,他的观点与我们今天“自主发展,乐学善学”的核心素养不谋而合,他的成才、成功,是对今日母校“勤能煮海,进要登天”校训的生动诠释。

一往情深兮深几许

李荫华母亲申淑仪(1915-1993)出生于安丰镇北玉街(今古南街),外公(申玉鑑,字镜湖)开一爿叫申森泰的南货店,由于经营有方,虽非富甲一方,但家境相当殷实。李荫华父亲与人合股开过木行、做过会计,解放后在中小学任教直至退休。父母共生育6个子女,由于父亲长期在离家很远的农村学校教书,平素难得回家,日常抚养子女的担子主要就落在了母亲的肩上。

上世纪50年代,和东台绝大多数家庭一样,李荫华一家的日子过得也很艰苦,有时几乎到了断炊的地步。每当这时,申淑仪往往搜寻一些细软、衣物(多半是她早年的陪嫁物)去变卖。她每日在孩子们还在酣睡时就起身,操劳到李荫华的弟妹们都就寝了,还要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为全家缝补衣服或做刺绣贴补家用。李荫华是长子,其时已读中学,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寒冬腊月孤灯下自己做功课母亲做着活儿直至深夜的情景。

申淑仪为人处世大方、厚道、正直,且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无论是在大家庭内或是左邻右舍,赢得人们普遍信任和尊敬,人们常常请她出面排解纠纷。她性格乐观、开朗、豁达,人缘很好,与家人、邻里相处融洽。至今,每提起她,邻里们还会在脑海中浮现她那慈祥的笑容。

“母亲的人生哲学是知足常乐,从不怨天尤人。对于身处困境之人,总是倾力相助。我们自幼便在母亲的言传身教熏陶下,学做人,学做一个大写的人,学做一个能对社会有益的人。母亲是我们精神道德上的启蒙老师,永远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母亲留给我们的是一笔永远使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李教授在谈及母亲时是那样地深情,“母亲的一生既平凡又伟大。我们永远怀念她。我们今天以她的名义设立申淑仪助学基金,既是感恩她、纪念她,也是借此向如同我母亲一样的天下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母亲致以深切的敬意。”

一往情深兮深几许!无数个日夜,李荫华心里始终怀念着母亲,怀念着自己的母校及家乡的人民。他无数次对自己的爱人说,自己很早就离开了家乡,没有办法在母亲膝下尽孝,报答母亲的恩情!夫妻二人经过协商决定,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100万元,以母亲申淑仪的名义设立助学金,一是纪念母亲,二是真正让母校及家乡一些家庭经济困难但学习优秀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

其实,多年来,李荫华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2015年母校百年校庆,他正在北京开会,依然捐款心挂母校; 前不久,他又对正努力创建全省有影响的五星级品牌高中的母校提出建议:以德为先。他认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品德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学生的品德、素养、举止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准的首要标尺。

其言甚切,其情何殷!

记不清多少次,李荫华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捷的思维,将大写的“中国人”写向了世界!

但他心中最为牵挂的还是东台,还是东中,还是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人们不禁发问:在今天众多的学子中,李荫华还会出现吗?东台中学校园里,那师长忙碌的身影和学子们琅琅的书声,正悄悄地把问号拉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学好英语(或外语)?快来看看这18条不错的建议吧!
陆扬谈上海华师大二附中
吕梁学院外语系教研室组成及其成员名单
李继万丨怀念我的母亲
365天每天一句外语学习:整理了365条实用英语短语给大家,背完这些,出国无忧,觉得有用就马吧!
外语入门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