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养生】节气之雨水
userphoto

2020.04.08

关注

雨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即将到来。雨水节气气温渐升,但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雨水节气三忌

  不用冷水:尽管很多人认为冷水洗脸可以保健,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出现酸痛。

  不剧烈运动:早春不宜做过于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体内中气消耗太过而使肝气失控,出现上火征兆。

  不生闷气:雨水节气天气无常,容易使人情绪波动,“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境平和,养心护心。

避寒保暖

春季风气当令,初春阴寒尚在,所以,人们在春季更容易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丘处机所注的《摄生消息论》说,春季“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故春季应注意保暖防寒,顾护阳气,根据天气的寒暖添减衣物,不可骤减衣物,以免受寒,正确的做法是逐渐减少衣物。这也是老百姓常说的“春捂秋冻”中春季宜捂的原因。

雨水是全年寒潮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可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半身,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重在平肝

  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

  《摄生消息论》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肝旺于春,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甘味补脾培中,故春宜食之,如韭菜、小麦胚芽、香菜、豆芽、春笋等食物以助春阳;食用小米、枣、山药与大米煮粥食用,以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

  老百姓平时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情志过度刺激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故而,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方可使肝气条达。

  另外,《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最好保证7小时的睡眠,不可熬夜。春季气候由寒转暖,体内常有积热,所以对于患有高血压、体质过敏、哮喘等宿疾的患者极易在春季复发,故在饮食上不食或少食虾、鹅、海鲜等补肝助阳动风的发物。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日雨水养生谈
雨水养生三字经
春季养生正当时!中医专家教您如何升肝阳、疏肝气|健康之路
雨水至,为了健康,多食二菜,坚持三要,做好四防,提升抗病能力
雨水|雨水至,桃始华。养生重在:防寒、除湿、疏肝、健脾!
用诗词、节气和养生来认识春的只有中国古人了,千年智慧了解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