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刘洪君(上)》

《中国民间中医药名家探秘》片头

刘洪君介绍字幕:

   刘洪君 山东德州人,祖传中医药秘方继承人。曾进修于山东中医学院。曾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国家执业中医师。20多年来,他先后治愈了数百名肺癌、肝癌、白血病、肾病、不孕症等疑难病患者,并且悬壶济世热心帮助贫困患者,良好的医德享誉一方。2003年在德州建立“世一堂”中医诊所,2011年在北京成立“北京君仙堂中医研究院”。

画面字幕:2010321

解说词:2010321日,《探秘中国民间医》摄制组,在前往南方的火车上,遇到一位山东德州的中医,他叫刘洪君。

人名字幕:刘洪君 德州民间医

解说词:在漆黑的卧铺车厢里,刘洪君的夫人,给我们讲述了,他们正在救治的一名白血病患者的事情。

实况:

记者:这是什么时候照的?

刘洪君夫人:这就是送他的时候。

记者:就上一次。

刘洪君夫人:就上一次(2009年)11月。

字幕:崔圆圆故事的起源

解说词:崔圆圆是一个家在河南农村,27岁的退伍军人。2009年,他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白血病.德州市一家摄影部的翟经理,在网上得到这个消息,于是告知给刘洪君大夫.两人都对这位不幸的年轻人很同情,于是决定帮助崔圆圆。四个月前,被大医院诊断,只能活十几天的崔圆圆,接受了刘洪君的治疗。

画面字幕:火车到达山东德州

        山东德州

解说词:刘洪君和夫人,以及社会上的好心人,用爱心救助一位白血病患者,而且完全是用中药治疗,这是难得的好题材,我们决定跟踪拍摄他们的爱心行动。已经是夜里11点多钟了,刘大夫还在研究崔圆圆的病案,为他进行中药配伍,而他的夫人,连夜在抓药熬药,他们打算明天给崔圆圆送药去。

实况:

人名字幕: 刘洪君夫人 代文仙

代文仙:给小崔送药去,他来不了。

记者:在河南什么地方?

代文仙:河南永城市是吧。

画面字幕:2010324日 德州火车站

解说词:崔圆圆的家在河南省永城市的乡下,从山东德州到河南的永城有五百多公里的路,要坐火车还要换乘汽车,在路上的四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救助崔圆圆的情况。

实况:

刘洪君:这个小崔是个复员军人,他在部队上是个模范战士。

记者:他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呢?

刘洪君:他是个白血病。

记者:血癌。早期晚期?

刘洪君:他属于晚期了,他还不同于其他的白血病,因为他的融合基因阴性,也就是说他得了肝炎病了,化验也不是小三阳,他特殊,这种当时也不能化疗,也不能骨髓移植,只有服“格列卫”.他吃“格列卫”这个药片,一天吃到六片,这是最大剂量,但是还到了极变期.徐州医院说你最多再活十几天,因为他超过了加速期,到了极变期.白血病它分期,到了最后危重时期了,说他你最多再活十几天。这样小崔就失去了生命的想法了。

解说词:在崔圆圆失去信心,同时大医院也无法医治的情况下,刘洪君夫妇向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无私地帮助他。

实况:

刘洪君:必须得用那个血茸(中药)。

记者:有多少种中药?

刘洪君:有三十多种。

记者:配方都是你自己配的?

刘洪君:配伍都是我自己配的。

记者:(崔圆圆)什么时候回到河南的?

刘洪君:他是我想想,1113号,大概是(2009年)121号、2号。

记者:有三个月了,三个多月了。

刘洪君:按现在讲快吃了五个月(药)了。

记者:你还给他药吗?

刘洪君:来的时候给他带了一个月的药。

解说词:四个多月了,刘大夫用最好、最有效的中药配方,给崔圆圆治病. 而刘大夫的夫人,则从精神上鼓励他,几乎每天要给崔圆圆发十几条的短信。

实况:

代文仙:不要哭,不要难过。

刘洪君:不难过,不难过。

人名字幕:崔圆圆

代文仙:挺好的,这不是挺好的吗?

刘洪君:不要哭,我们来看你来了。

代文仙:不要难过,没事。今天把你药带来了。

人名字幕:崔圆圆母亲

刘洪君:我告诉你你培养一个好儿子,他在部队上是模范战士。我就冲着你儿子是模范战士,才救助的他,这是第一。第二我们中医学好几千年了,我今天来的意思是,你们两个老人家,要对中医有充分的认识,要重视起来,我们共同战胜病魔。

解说词:刘洪君给崔圆圆带来了熬好的一个月的中药,同时给崔圆圆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号脉检查。

实况:

刘洪君:什么中药,就是我给他配的,中医就是软坚散结,不能给他破,要软。

解说词:从山东到河南,六个多小时过去了,下午五点,刘洪君夫妇谢绝了崔圆圆一家人的挽留,还是坚持要赶回德州去。

字幕:2010526日摄制组得知崔圆圆去世

解说词:崔圆圆在刘洪君大夫的精心治疗下,身体已有好转,但是由于农村条件不好,无人照料,住宿寒冷,使他经常感冒,造成病情恶化。

画面字幕:刘洪君夫妇精心诊疗,花费数万元,为崔圆圆延长了160天生命……

  《探秘中国民间医》摄制组第二次赴德州

解说词:摄制组第二次到德州,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和上次来德州不同,我们这一次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地探秘一下刘洪君刘大夫。

实况:

刘洪君:这是我的姥爷。

记者:你跟他学的吗?

刘洪君:不是,我跟我父亲学的。我父亲跟我姥爷学的。

记者:你看他穿的什么衣服?

刘洪君:他穿的是棉袍。

画面:刘洪君家传的牌匾

记者:有多少年了?

刘洪君:这个牌子有二百一十多年了。

记者:你父亲当时跟你怎么说的?

刘洪君:我父亲说,咱的老字号叫“世一堂”,为什么叫“世一堂”呢,就是我父亲治小孩,在百里方圆很有名声。所以人家私塾先生给他起,就是好像你在世界上是第一。我说父亲这个词不对,他说怎么,我说你要想想,你的医术能在世界上第一吗?你也就仅仅在咱当地,几十里路或百里方圆出名。咱们全国的名医,比你高级的有多少。我说咱改一改,给其他人说的时候改一改,就是一代传一个,这么叫“世一堂”。这是我父亲,这是我母亲,这不是,就这个药橱。

记者:你父亲从小就学医吗?

刘洪君:所以说他们有人来买(药厨),我不卖。我说不行,这是我继承父业的证据,我父亲十五岁跟我姥爷学。

解说词:刘洪君出生于中医世家,他从小就喜爱中医中药,这些书籍和药方,都是他祖辈和父辈留下的。

实况:

刘洪君:这是我父亲的手章。

记者:你这么多书用的最多的是哪些?

刘洪君:我用得最多的,是这个小儿科和妇科。我治子宫肌瘤,曾经就用过我父亲抄的方子。你看这是我父亲原来的方子,我就在我父亲这个方子基础上,再根据病人,暂时的临床表现,脉象加减。

解说词:刘洪君还有几件祖传的,中药器具,虽然算不上什么文物,但是刘洪君把这些器物都当作是传家珍宝。

实况:

刘洪君:这么研,研了之后,马上向外澄,澄了之后再把它沉淀了,用那个朱砂,也就是用它那个纯正的有效成分。药碾子,原来的时候,我给病人配药,怎么用呢,这个东西。

记者:这也是祖传的吗?

刘洪君:嗯,是祖传的。

解说词:刘洪君年轻时,虽然正直十年动乱,但是还是找机会去上了山东中医学院,还拜过山东有名的儿科医生为师。

实况:

刘洪君:是我们山东省的小儿科专家,叫李名堂,他已经不在了,他是我老师,也是我父亲的朋友,我也称呼他大爷。

代文仙:结婚的时候也没有照结婚照。

解说词:刘洪君夫人代文仙,也出身于中医家庭。她说起和刘洪君的婚事,在当时的农村,还是很勇敢、很执着的自由恋爱。刘洪君曾经在县卫生院当过院长,工作不算顺利,因为他很早就取得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所以最终还是与夫人一起,办起了民间中医诊所。刘洪君自幼就十分喜爱读书,他通读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书。一些重要的中医诊断医理,和中药药性都能够背诵。

实况:

人名字幕:刘洪君 德州民间医

刘洪君:我在自行车上弄了个铁丝,我把这些原文,用一个格板抄下来之后,夹在铁丝上我就背,背背忘了就一看,这么牢记就是时刻地背。

代文仙:(药)从外地采购回来之后,必须得炮制,野生的(中药),有一些都灭绝了。

解说词:洪君中医诊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刘洪君以看病为主,代文仙则是主管中药采购和炮制。

实况:

代文仙:我这大概有六百多种吧。

记者:六百多种,都是你自己采购吗?

人名字幕:代文仙 刘洪君夫人

代文仙:都是我们亲自租的车上安国,安国是个大药都,在咱们国家也是挺出名的。从中医上咱们自古不是,都是用这个砂锅嘛,这种东西熬出来的药药效好。像现在用的这个煎药机,从我们的经验,我们花好几千块买那机子,现在都放起来了,一直没用。

解说词:代文仙时常感到自己的担子很重,因为她不仅要严把中药的质量关,不能够出医疗事故,同时还要把祖传的中医经验和秘方,在自己这一代得到印证、传承和发扬。

实况:

代文仙:在我这一代断送了这些秘方,他父亲研究这些辛辛苦苦,一生的精力,祖辈留下的这些东西,不传下去,有些疑难杂症得不到治疗,多可惜啊。

画面字幕:2011422日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解说词:20114月,刘洪君的两个女儿出现在北京传统医学拜师典礼上。姐妹二人都先后跨入了中医之门,尤其是二女儿刘鑫,现在上的是中医本科。

实况:

人名字幕:刘洪君和女儿刘鑫

刘洪君:科学在不断地发展,人类病的种类也不断地在变异和增加,发病的年龄也在提前。所以我认为刘鑫他们下一代,再学习研究中医,可能比我们还要吃力,可能还有些新的问题来让他们去研究。古人有句俗话,医无三医,不敢服药。就是这个医生,他家上面三代没有行过医,不敢服他的药。这个一句俗话体现什么,体现我们中医的,经验的真实性(重要性)。这也是给继续传承的医生的一个动力和压力。所以我就要让她不断地学习。

片头:探秘刘洪君(上)

解说词:但凡民间老中医的诊所,常有朋友来串门,刘洪君的诊所,今天也来了几位老朋友。

实况:

记者:看病的还是看朋友?

刘洪君的朋友:看病的。

记者:没有医保你能承受吗?

人名字幕:刘洪君的朋友

刘洪君的朋友:有病也得看,能承受也得承受,不能承受也得承受。

解说词:这位退休教师和刘洪君,认识有几十年了,他对刘大夫的医术和为人十分了解。

实况:

刘洪君的朋友:比如说我们那一带吧,有些比较穷的,过去咱听说有一些老佃户,有一些,后来定的叫贫农,过去的就叫穷人。经常有病吃他的药,也都不给钱了,穷,那个时候没办法,刘大夫也得给人治病啊。

记者:这是说他父亲?

刘洪君的朋友:是的,他现在也是这样,我是不欠他药费。

记者:你给刘洪君说个例子。

刘洪君的朋友:就光我这一带的老百姓,欠他药费的,给不了药费的,我知道的也得有个十家八家的。十家八家的。我知道的,再多的我就不知道了。

记者:就是不收钱的。

刘洪君的朋友:他没法收钱,家庭很贫困,也得看病啊。所以他就不能再收钱了,也没钱给他。

人名字幕:刘洪君父辈的朋友

刘洪君父辈的朋友:老中医,有祖传秘方,我认为就是洪君的姥爷,把秘方传给了他父亲。在以前诊所的时候,同样的师兄弟,别人那个药一大包,他那个一点治疗效果就很好。

解说词:德州当地卫生局的一位领导,今年开车给刘洪君送了几盒礼物。这可是比较稀罕,哪有卫生医疗主管部门的领导,给民间医送礼的?

实况:

刘洪君:是内招(的酒)。内招好酒。这是对我们民间医生的一种扶持。

人名字幕:当地卫生局领导

当地卫生局领导:我本身也是中医。

记者:怎么回事?

实况:刘洪君中医诊所

患儿母亲:肾综合症。

记者:肾综合症,这挺麻烦的。

解说词:刘洪君中医诊所的病人,大多是临近的市民,和农村的农民,也有口碑相传从外地来求医的,这对夫妻带的孩子,来自百十公里以外的河北农村。

人名字幕:河北农村患者

实况:

记者:第几次来了?

患儿父亲:这第一次。

记者:那你在大医院看了多少钱了?

患儿父亲:看了多少天?

记者:花了多少钱了?

患儿父亲:花了二万五。

记者:你们是农民吗?

患儿父亲:农民。

解说词:这个孩子因几个月前着凉腹泻,找到学校外的小诊所看病,结果吃了不知道什么激素药,使孩子像变了一个人,浮肿、多毛,后来抗生素和激素药是越用越多,最后把肾脏也弄坏了。

实况:

患儿:吃那个“加强龙”(药物)。

刘洪君:这里面有激素,在济南(医院)确定什么病?

患儿母亲:肾综合症。

刘洪君:你的小便什么颜色知道吗?

患儿:淡茶(色)。

患儿母亲:等了两天才给我打电话,孩子都不能上学了,就是在宿舍躺了两天两夜,他老师领他在校门诊又拿的,就吃这个药浮的肿。

刘洪君:像这个小孩就是吃凉的太多,先伤的脾胃,脾胃后天之本,你脾胃伤了之后,把先天之本肾伤了,所以你肾就不行了。这是你自己的内因,再一个原因我们只能说推测,有些西药对肾有影响,是否那医生给你吃的药,对肾有没有影响呢,因为我也不能化验,现在不能那么确定。也就说今天你来了,我按中医就给你调理。

代文仙:可能收你半费。

刘洪君:没事,不要哭。

代文仙:你看我们家治那白血病、癌症,都给治好了。

患儿父亲:谢谢。谢谢你们多帮助。

解说词:送走了河北农村来的病人,德州城里的病人家属,开着轿车来接刘大夫。

实况:

人名字幕:德州市居民

德州市居民:我奶奶。

记者:什么病?

德州市居民:好多,心脏、白内障,好多啊。

记者:多大年纪了?

德州市居民:九十二(岁)今年。

刘洪君:她奶奶年龄太大,九十二了,来不了。今天风大,咱就去一趟吧。

记者:我们德州第一次拍穿裘皮大衣(的人)。刚才两个农民,强烈的对比。

解说词:像这样被请到家里看病,刘洪君已习以为常。民间中医基本上都是这样,医患之间没有什么距离。

实况:

德州市居民:这是我奶奶,来看你了。

代文仙:这么利索,真好。

解说词:刘洪君对这位九十多岁的老寿星很关照,日常保健也给她用中药调理。

实况:

患者:天也不正常,一天冷一天热。

德州市居民:中药怎么好?

患者:中药怎么好啊。全身的力量都使上了。

解说词:老太太很相信中医中药,说起道理滔滔不绝。

实况:

患者:吃洋药(化学药物)管当时,管不长。

刘洪君:中医必须辨证治疗,这个老太太开始也是,脾肾阳虚,她脾肾阳虚她不能运化,肾不能蒸腾,脾不能运化,她胃不大好受。我给她用了调理脾胃的药之后,她胃好受了,多吃东西了,吃了东西之后身上的血液不就多了,血液多了心就不难受了,心一不难受她睡觉也踏实了。

德州市居民:刚认识刘大夫的时候,她眼睛白内障几乎看不太清楚。

解说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现在不仅消除了白内障,还能够亲手刺绣,真是难以相信。

实况:

记者:白内障也是中药吃好的?

刘洪君:就是吃中药吃好的。

字幕:201193日 德州

刘洪君:八个月后,我们再次来到德州,这一次是来给一位母亲贺喜的。

实况:

记者:是你的宝贝啊?

德州市居民:我的宝贝。

记者:好胖啊。

人名字幕:德州市居民

刘洪君:她就是那位九十岁老太太的孙女,由于她身体不好,结婚数年没有孩子,经过刘洪君中药调理身体,她的愿望实现了。

实况:

德州市居民:我一直在刘大夫那吃的药,可能一般人觉得怀孕以后,不大敢吃中药。但是因为我年纪也是挺大的,然后感觉身体也不是特别好,反正断断续续地一直吃着(中药),一直吃到他出生。

解说词:她说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是托了中医中药的福。这次来德州,听说摄影部翟经理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后来也是服了刘洪君大夫配制的中药见到了效果。

实况:

人名字幕:翟经理 德州市某摄影部

翟经理:医院看的这个东西,如果要叫我来下结论,那就是了。

记者:是什么?

翟经理:就是肺癌。

记者:八十(岁)?

翟经理母亲:七十八了。

记者:哎呦,不像。

翟经理母亲:七十九,属鸡的。

记者:我听你孩子说,说你前段时间去年身体不好及

翟经理母亲:身体不好去年,亏了刘大夫,感谢刘大夫。(2010年)1017号晚上,到晚上就烧起来了,烧起来烧得(体温)更高了,烧到三十九度多就抽(搐)起来了。

翟经理:抽得她一下子就坐起来了,受不了了。

翟经理母亲:这不就打针,一瓶接着一瓶输液。

记者:检查过吗?

翟经理母亲:检查了,就拍片子。

解说词:为了确认老妈妈的病情,同时不希望影响到她的情绪,我们在户外进行了访问。

实况:

画面:翟经理母亲的CT片子

翟经理:一直没有跟她说过,没跟她说怕她思想有负担。201010月,当时几个专家都说这几个地方,这几个地方你看很多。

记者:就是那个白的、亮的地方。

翟经理:这几个白的、亮的地方。这是当初的片子。你看这个吧。

记者:这是(2011年)217

翟经理:这两张是(2011年)217号,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了。

记者:吃中药以后的?

翟经理:基本上就看不出什么来了。基本上看不出什么来了。

记者:看来你给你妈选择的还是对的。

翟经理:我现在感觉非常,我感觉非常对。我母亲一有病了之后,而且是在医院里面反复治疗,输液,那个输液的剂量,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见效,我母亲说见点效吧,可是微乎其微。

记者:就是住院了二十多天?

翟经理:微乎其微,我就想到了要找中医看一看。

记者:最后看了多少次?就是吃了多少付药?治了多长时间?

翟经理:找刘大夫吗?就是五个月,就五个月。中医来说,它是给你全身来进行调理,整个的让你精神状态也好,你的精神面貌也好,你的身体状况也好,都能够给你调整到最佳状态。

实况:

翟经理母亲:俺这医院大夫也说,一个姓什么的?我这脑子不好使。

记者:不管他姓什么,他怎么说的?

翟经理母亲:他就说,哎呦怎么没有了(肿瘤),纳闷。是,我感谢刘大夫,我去的时候最后这一次,我去了到他那里,我说我给刘大夫汇报汇报,我就说吃水别忘了打井人。

记者:祝您长寿。

翟经理母亲:谢谢你。

实况:

人名字幕:刘洪君 德州民间医

刘洪君:癌症就说在右侧寸关尺,右边的寸脉代表是肺,关脉代表是脾,尺脉代表是命门,这个脉出现了浮、弦硬而滑数,再沉取而细弱,我的临床经验多半肺上有病了,如果再按这边的脉,寸、关、尺,心、肝、肾,心不是主血吗,肝是藏血,如果这两个脉虚弱的话,这样的病人根据我临床经验,大概我就判断是肺癌。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给她确定,因为毕竟有现代科学仪器,我就要她去医院做CT,或者做磁共振,知道是肺癌了。

字幕:辨证施治

实况:

刘洪君:我先给她扶正,正气足了之后能够控制,癌细胞不再扩散,不再生长,在这个前提下,根据我临床经验的总结,她的肿瘤开始缩小,也就是说先补她的正气,这是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特,光扶正气还不行,她本身是积,积在这个地方了,怎么叫他散开呢?也就说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我认为中医讲的络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先把她的微循环解决了,她的经络都通了,也就是说,她正气通了之后,就使得癌细胞不再复制,不再破坏好的细胞。

解说词: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探秘中国民间医》摄制组,三次到德州寻访刘洪君,这一次是最轻松、愉快的。伴随清幽的葫芦丝的音乐,我们结束了拍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间中医刘洪君,几幅中药治好肺癌患者,92岁白内障患者被治愈
民间中医刘洪君:凭几幅中药,让病入膏肓的脑瘫孩子“起死回生”
如何用最快速的方式给视频添加字幕解说词,手把手教你,超简单
老人服用“神药”后险变瞎:这些智商税,别交了
<问道武当>解说词1-9集(全)
当肺结节患者遇上民间中医翟学礼:100位患者求医反馈之(3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