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伯温临终前,向2个儿子交代了4件后事,在他死后全都得到了应验

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许多的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但要说最传奇的时代,想必很多人都会选择是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期间,整个国家涌现出了无数的人才。

正是在这些无双国士的助力之下,他才得以最终战胜了一众竞争者,登上了无上的皇位,而在这些诸多的人才之中,青田居士刘伯温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01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

刘伯温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天文地理,曾在元朝当过官,但因执政理念与腐朽的元廷不和而辞官回乡。多年后,朱元璋大军打到了浙江一带,听闻刘伯温的大名后,便将其请到了自己的阵营当军师。
作为朱元璋智囊团中的一员,在朱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过程中,刘伯温几乎参与了他所有的政策和决议。起义的中期,朱元璋的势力是最弱的,面对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步步紧逼,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之中。
稍有不慎苦心经营的势力就将毁于一旦,帐下的将领们也是意见不一,终日吵得不可开交。有的人认为,陈友谅势力最大应该先假意臣服,等到他日有实力了再与陈友谅分个高下。
也有人认为,当时是三方相争,应该集中全部力量集中攻打张士诚,然后再积聚力量等待与陈友谅的决战。各方势力都有自己不可反驳的道理,朱元璋也陷入了两难之中,一时间也拿不出主意。
看着朱元璋的为难,刘伯温却提出了一条与所有人都不同的建议,他认为张士诚此人是个阴险之人,而陈友谅则是比较能够明朗局势的。
如果攻打张士诚,陈友谅一定会派兵前来帮助张士诚,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一定会失败。但是如果先攻打陈友谅,张士诚这等小人一定想的是,让朱、陈两家鹬蚌相争他来渔翁德利,不会出兵帮助陈友谅。
打败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一方就能腾出手来,集中力量收拾掉张士诚。当时的局势哪怕是个普通人也看得出来,他们三人之中,陈友谅的实力是最强的。
以弱攻强无异于以卵击石,刘伯温的这个策略至少从纸面实力来看是非常荒唐的,但就是这么荒唐的一条建议,居然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赞赏。
很多时候真正的战争并不能单独以纸面实力为依据,与陈友谅的决战之中,刘伯温还为朱元璋制定了许多的详细作战方针,在后来的战争中无一例外的都获得了胜利。
总的来说,自刘伯温归顺朱元璋后,但凡有决策朱元璋都会与他商量,无法拿定主意的事更是直接就交给刘伯温来决断,刘伯温也从未辜负过朱元璋的厚爱,凡是他的谋划无一例外都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朱元璋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刘伯温的才智不逊色于历史中那些绝顶聪明的谋臣,他就是我的张良张子房。”然而,就是这么高评价的一位谋臣,却只是被封了一个伯爵。
明朝建立之后论功行赏,刘伯温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由此也能看出朱元璋对功臣的猜忌之心。古时候皇权和相权之间,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微妙的,皇帝虽然是万人之上、整个国家的掌控者,但很多时候实权还是在百官手里。
双方之间权力的平衡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朱元璋刚刚承继大统后,朝中的丞相是李善长。李善长此人嚣张跋扈,对权力的渴望非常强烈,为此朱元璋就想借助刘伯温之手牵制他。
聪明的刘伯温自然一眼就看穿了朱元璋的用意,他自认为在朝堂之中他的实力不如李善长,即便是最终扳倒了李善长,也很难有善终,便以自己想要修仙问道为由离开了京城。

02 刘伯温给儿子的嘱托

辞官之后,刘伯温便开始了前往各地游历,也在民间留下了许多的故事。多年后,刘伯温又被朱元璋召回了京城,虽然重新回来为官,但却并没有得到重用,偶尔才有机会能面圣。
正史中记载,刘伯温是因为朱元璋的猜忌而死,野史中则说,刘伯温是遭到了胡惟庸的陷害,吃了太医给开的药后身亡,而胡惟庸则暗中向药里面加了毒。
临终之前,刘伯温在家中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叫到了身边,看着两个早已长大成人的孩子,刘伯温满是不舍,此次疾病恐怕难以恢复,以后更没有机会与儿子相见。
所以临终之前交代了一些事情,面对长子刘琏,刘伯温说道:“我走之后,你一定要把家中所有相术的书都整理好,然后上呈给陛下,从此之后有刘家的后人绝对不能再学习占卜之术。”
对于次子刘璟,刘伯温说道:“璟儿,你虽然很有才能,但是为人过于刚柔自用,入朝为官之后一定要懂得刚柔并济,不要一味地强硬,尤其是如果与皇帝意见相左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迂回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与此同时,刘伯温又说道:“还有一件事要交代你们兄弟二人,下一任丞相的人选一定是胡惟庸,但是胡惟庸这个人对权力的渴望远超过任何人,朱元璋又是一个及其不愿意放权的皇帝。
到那个时候,他们两个之间最终一定会爆发激烈的矛盾,为父认为,最终胡惟庸会牵连到很多人,你们两个一定要注意跟胡惟庸保持距离。
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在若干年后,我们刘家将会出现一位奇才,整个家族也会在他的带领下重铸荣光,因此你们一定不要放松对后辈儿孙的教育......”说完后不久,刘伯温便病逝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在诸葛亮、袁天罡算是术士的巅峰,他们算无遗策,彷佛真的能够洞悉世间所有的事一样。那么,刘伯温交代的事情后来如何了呢?

03 四件事情全部应验

刘伯温死后,他的长子刘琏将家中有关相术的书,全部整理后上交给了朱元璋。但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天子,家中的后人也不需要学习这些相面和卜卦之术,便让刘琏子承父业,刘琏则完全将父亲的嘱托忘在了脑后。
当时,大明朝丞相已经变成了胡惟庸,之前刘伯温在丞相的任免上是反对胡惟庸的,所以整个胡惟庸集团都将刘伯温及其派系视为了眼中钉。
刘伯温失势,虽然不会对胡惟庸集团造成什么威胁,但不代表他们就能够容忍刘伯温的后人。刘琏因才能出众越来越得到皇帝的赏识,胡惟庸的心则越来越焦虑不安。
当得知皇上让刘琏学习相卜之术时,他的忌惮之心更加严重,一场政治风波便爆发了。刘琏虽有皇上的赏识,但他哪里是权势滔天的胡惟庸的对手。
没过多久,刘琏在与胡惟庸的较量之中落了下风,最终不得不选择跳井自杀,刘琏的遭遇应验了刘伯温的预料。如果当初他拒绝修习相卜之术,可能胡惟庸也不会对他记恨,就不会落得个跳井自尽的下场。
说完了刘琏,再来看看他的胞弟刘璟。朱元璋在世期间,刘璟在朝中行事一直是谨遵父亲的教诲,遇到与自己理念相左的事,都会选择不做评价、也不去阻拦。
甚至在大哥和胡惟庸对持期间,他也一直是默不作声,一切以父亲的嘱托为行事准则。妥协和迂回为刘璟换来了多年的太平日子,虽官位一直不高,但好歹一家的日子也是顺风顺水。
奈何一切的平静和隐忍,都因为一次奉天靖难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朱标去世后,长孙朱允炆为太子,朱允炆继承大统之后开始了削藩的政策,燕王朱棣奉天靖难推翻了侄子朱允炆。
当时,刘璟作为朝中的大臣,受到了朱棣的青睐。在一次宴会期间,朱棣希望提拔刘璟作为自己的智囊团之一,可朱棣的话还没说完,刘璟便在宴席中怒斥道:“燕王谋逆篡位,我誓死不会为你效力。”
这一句话惹怒了朱棣,为了以儆效尤,他直接命人将刘璟押入大牢。没过多久刘璟被杀掉,随后两个儿子相继殒命,刘家的爵位也被剥夺了,整个刘氏一族沉寂了下去。
事情发展到这里,刘伯温当年的四个嘱托之中,已经有三个已经实现了,最后一个嘱托则在100年之后应验了。刘氏家族沉寂近100年后明孝宗执政,他自幼熟读史书,尤其对太祖皇帝那段历史较为熟悉。
在一次与大臣们闲聊之时,孝宗皇帝问起:“不知道现今世上刘伯温的后人还有健在的吗?当年青田居士辅佐先祖可是立下了不世基业啊。”
多方的打探和寻访之下,明孝宗还真的找到了刘伯温的后人,他的后人也在读书考科举,明孝宗皇帝直接特事特办,将刘姓后人接到了京城并且委以重任。
后来,孝宗皇帝更是直接下令恢复了刘伯温的伯爵职位,他的后人也得以彻底在京城站稳了脚跟,整个刘氏一族终于又恢复了当年的荣光。
事情至此,刘伯温当年的预言也就全部实现了,堪称神机妙算,也难怪会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机妙算刘伯温,他是如何一站封神的?
刘伯温的指桑骂槐之计
刘伯温的智与不智
比刘伯温还明智的奇才,帮朱元璋夺取天下,因急流勇退而得以善终
刘伯温一生5大精准预言,最后一个朱元璋不听,造成国破家亡
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谋臣刘伯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