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有钱人为什么买水喝?打口井不好吗?

⬆️点我 ⬆️














01

十年前,因为“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词打过官司。
原告要求农夫山泉解释哪里甜了,解释不了就索赔1元。
官司打了很久,法院一审是判决原告胜诉。
后来农夫山泉不服上诉,最后也不晓得怎么样了。
后来农夫山泉更多用的广告词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因为实在不甜。
而在古代很多诗集中,都在表明山泉水的甘甜清甜。
所以,山泉水喝起来是甜的吗?
还是只是艺术上精神上面的甜?


02

古代城市保受水污染之苦。
苦水是常态,未被污染的水就叫甜水。
中国古代大城市人口密度非常大,生活垃圾和排泄物经降解后被雨水淋溶,形成含硝化合物进入地下水。
日积月累,导致井水苦咸。
《隋书》里有描述汉长安城:

“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

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城外取水,但只有少数人用得起。
比如,挖运河,然而污染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比如,挖深井,能解决一时,过一两百年早晚会变苦。
乃至于最粗暴的——迁城。


03

隋文帝杨坚在汉长安城东南部龙首原南坡兴建大兴城,到了唐代,大兴城改称长安。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有汉长安城、唐长安城。


新城市刚刚建立时,地下水水质往往很不错。
初唐时,长安城甜水井很多,《东西京记》、《长安志》、《谈宾录》等史料都有相关的描述。
然而到了唐元和年间,长安城的甜水井已经寥寥无几了。
李肇《国史补》里说:

“善和坊旧御井,故老云非可饮之水,地卑水柔,宜用盥浣。”

——当年的御井,已经只能用作洗涤用水了。
到了《宋史·河渠志》里,就已经是“长安斥卤无甘泉”了。


04

类似问题,对于北京而言更加严重。
北京的先天水文条件本来就不如长安。
所以一口好井,比今天的“双地铁口物业”还有牌面。
北京仅是以“井”命名的地名就有近百个,最著名的“王府井”也是得名自元代开凿的一眼甜水井。
古代北京居民想喝一口未被污染甜水是不容易的。
嘉庆时期《燕京杂记》记载:

“京师之水,最不适口,苦故不可饮,即甜者亦非佳品,卖者又昂其价。”

清代末年《高枬日记》里说:

“让人担甜水吃,一家每月要花二两银子,这钱能买20斤猪肉。”

按这个说法的话,这喝甜水的成本,几乎跟当时在北京租房差不多了。


05

找到几张晚清卖水的老照片。
贵是贵……但也正常——
毕竟那年头大自然的搬运工……真是搬运工啊。


这里说的“甜水”有几种:
一是城内污染程度较轻的“甜水井”,还有是城外运来的泉水或井水。
毫无疑问,都不便宜。
清末民国时期,机械打井开始得到应用。
甚至出现了跟“洋火”、“洋蜡”、“洋楼”类似的“洋井”。
当时的《京话日报》有文章说:

“洋井得利日本机器凿的井,京里人都叫他洋井,其实还是中国井……要晓得地下的泉水,本来没有苦的,只因开得太浅,没有打透地底石层,所聚的都是近地的脏水,人屎马溺都有,哪得不苦?若不信,把苦水井再淘一二十丈,自然也会得甜水的。”


06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人口密集的城市,垃圾排放一直是被严格管制的。
乡镇村落的水污染情况没通常那么糟,但也架不住上千年的缓慢恶化。
相比之下,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山上,几乎没什么污染的泉水,喝上一口,真能把人爽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饮用水净化简史:从甜水到自来水|明朝|自来水|甜水
老北京用水是怎样一步步升级的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十二章第二节:耻辱井与争气井
喝茶 饮茶 品茶
细啜牛饮吃茶去--金受申
现在的自来水又苦又涩,古代的山泉水喝起来真的是甜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