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条家规,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教育路上,最不应该懒惰的是父母,最不应该放养的是孩子。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规家训,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明灯,指引着孩子一直行走在正确的路途上,并深远地影响着孩子往后的人生。

很多时候,与其和孩子讲道理,不如先立规矩。

今天,一起来聊聊,家庭里需要的五条家规有哪些。

01

没有允许,不动别人东西,这是教养

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网友对于“熊孩子”吐槽,最多的莫过于,亲戚小孩来家里,乱翻东西,弄坏东西的行为。

可能,有人会说小孩不懂事,但大多“熊孩子”不懂事的背后,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小孩天性好奇,看到新奇的东西想玩想摸,是可以理解的。

但孩子三岁之后,家长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随便乱动。

在动别人东西之前,要经过对方的允许,这是做人最基本的教养。

02

遇到长辈,先礼貌打招呼,这是礼仪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以重“礼”而著称。

礼仪是社交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是一门社交艺术。

对于孩子来说,遇到长辈,主动礼貌打招呼,是做人最基本的礼仪。 

比如,用尊称和敬语称呼长辈;和长辈同桌吃饭时,等长辈先动筷子......

对长辈有礼有节的孩子,一定是一个被认可、被喜爱的孩子。

03

沟通时,不打断别人的话,这是尊重

不打断别人说话,是涵养也是高情商的表现。

如果大人在说话时,一个小孩子总是屡屡插嘴、打断,这会引起对方的不悦,甚至产生“这个孩子缺乏家教”的印象。

所以,家长首先需要找到孩子喜好打断他人说话的原因,然后再教会孩子学会聆听,学会尊重他人。

只有懂得聆听,懂得与人沟通的原则,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上,才能如鱼得水,得到他人的尊重。

04

犯错时,为自己过失负责,这是担当

回到文中刚刚讲述的第一点,关于吐槽熊孩子的案例。

有的家长,面对孩子将他人的物品弄坏时,会找借口说孩子还小不懂事,不要和他计较。

而有的家长,则会让孩子道歉,甚至用零花钱理赔的方式,来让孩子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

其实,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推卸责任,孩子不知悔改。

教会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这是对待错误最好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05

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位,这是习惯

“妈妈,我的奥特曼找不到了”、“作业本找不到了”、“衣服找不到了”......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孩子这样说?

其实,这就是没有养成一个“物归原位”的好习惯的表现。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当然,好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物归原位的好习惯,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和日常对孩子细心、耐心地教导。

教会孩子拥有一个好习惯,就让孩子的人生成功了一半。

爱孩子是本能,立规矩是责任。

教育孩子,很多时候拼的是父母的格局、层次、远见和为人处事时的态度。

不同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也迥然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从小立下这8条“家规”,孩子会更出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要让孩子懂得家规,争取做一个懂礼仪的好孩
6岁前,不给孩子立下这3个规矩,将来再想管教都难了
【父母必读】好孩子新家规,让孩子更早形成良好的习惯
说说农村的家规
【解惑】家规之死(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