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露养生

寒露刚过,寒气渐重,空气中的湿度也随之下降,凉燥天气,我们如何保健养生?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减辛增酸 养阴防燥

在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等,通过减辛,一能防止肺气太盛,二能防止辛燥伤肺,耗伤阴液

可以适当增加食酸,如吃些醋或酸味的应季水果:梅子、石榴、番茄等,一方面酸性食物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增加津液,另一方面酸性收敛,通过增酸可以防止肺气过旺影响到肝的功能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除了饮食滋润防燥,居住环境也很重要,不妨在室内放个加湿器,使居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能有效预防秋燥引起的咽干、鼻干、干咳、皮肤干等不适

寒露之后,脖颈、手脚、小腹最易冰凉,尤其要注意保暖。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再用热水泡脚,脚上有许多反射区对应着人体的不同部位,泡脚时揉揉脚,可以舒筋活血,温暖保养全身

在晚上泡脚时,重点按摩太冲、太白、太溪三个穴位,具有调节肝、脾、肾三阴经经气的作用,符合顺时养生“秋冬养阴”的特点。

合理利用好身上的暖身穴:关元穴。有“一穴暖全身”的功效,中医上讲寒者热之,一般体寒人群,在家可以热敷关元穴,在一定程度上能调理寒性体质。


位置:关元穴在肚脐正下面三寸的位置,用手指来量,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肚脐以下大概四个横指的距离就是关元穴。

艾灸能驱寒祛邪,温煦全身,扶助阳气,辅以按摩命门、神阙、关元等穴位起到散寒补阳气的作用。

防病防燥 多喝水

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朋友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

清晨饮水可冲刷胃肠道,水分进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睡前半小时适量饮水能稀释血液预防血栓。

揉足三里 健脾胃

中医,把胃经称为“长寿经”,并途经膝关节。饭后20分钟,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

“肚腹三里求”,按揉或敲打小腿外侧足三里穴,3~5分钟,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延年益寿,又能提升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辅助减肥。

养生按摩,不会一蹴而就,贵在坚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方见成效。

早睡早起 适量运动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寒露之后 如何食补

秋天阳气整体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阴气(寒气)呈现一个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因此,秋季进补需要适当补充阳气,抵御寒湿入侵,同时还应滋阴润燥,减轻秋燥对人体的伤害。月淑膏温阳补虚,调理体质;阿胶补气养血、滋阴润燥。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不仅可增强心肺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相关脏腑的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刚开始运动时强度不宜太大,可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寒露之后温差大,最易感冒。莲藕木耳汤,能补虚养身、润燥、增强人体抵抗力。

川贝雪梨汤。做法:把雪梨内核掏空,加入冰糖、川贝,隔水蒸半小时即可。对于秋季出现的喉咙肿痛、音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便秘均有良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秋后养生“四原则”
节气养生丨今日白露,寒气生、燥气浓,养生应注意哪些要点?
今日立秋,这些事你一定要注意!否则冬季百病缠身!
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处暑至,凉意生!“多事之秋”养生有讲究
立秋小心“秋老虎”,不知道这些养生知识就亏大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