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做?让糟糕的2岁宝宝“懂事”

当孩子进入2岁时,有个专有名词是“糟糕的2岁”,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不再是以前那个指东到东的乖宝了,常常会把“不”挂在嘴上,以宣告自己的存在。当然这会给妈妈带来无尽的烦恼。


要解决这个问题,宝爸宝妈们必须改变以前的对待方式,用引导而非控制,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须有觉察力,清楚自己是处在控制状态还是引导状态下。

原原就是这样进入这个时期的孩子,这时,弟弟出生了。宝妈意识到这个问题,白天一人要带两个孩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次,洗衣机里的衣服洗好了,需要把衣服从洗衣机里放进烘干机里,平日里大人都会让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也很乐意。今天原原妈按往常一样招呼孩子,可是,这时原原却要妈妈去帮助他按响娃娃的声控开关。你会怎么做?是对宝宝说,等帮妈妈干完活后再给他开吗?——孩子也许会同意,但显然这样有控制在里面。原原妈觉察到这点控制的感觉在里面,就放弃这个做法,而是用引导,先给他打开,把玩具放在洗衣机上,然后对他说,妈妈要烘衣服,请宝宝帮帮忙。结果原原二话不说,就在音乐声中欢乐地干了起来,原原妈则一边让宝宝手中始终有衣服,一边注意只要一停就立即给他再打开。


另一次,到吃饭时间了,原原也已经洗过手坐到餐椅上了,妈妈把准备好的食物拿到他面前,并说,自己喂,这时原原忽然手指玩具要玩,你怎么做?是与宝宝做交易吗?(宝宝自己喂,吃完后,妈妈给你拿。)妈妈衡量了一下,这样会变相控制。只能引导。于是就拿给他,然后轻轻说,宝宝自己喂,宝宝这时拿到后,放在一边快乐地自己吃了起来。


用引导的方式,原原显得很懂事。而引导还意味着尊重,承诺一定兑现。从不因为孩子才2岁,就可以被随意对待。 


一天,妈妈带着原原和才6个月的弟弟一起到儿童乐园玩,刚玩不久,妈妈看到弟弟要睡觉了。就对原原说,我们回家睡觉吧。原原说,不要睡觉。妈妈对他说,你不想睡觉,可是弟弟想睡觉了。我们先回家睡一会后,妈妈保证一定带你再来玩。原原立即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嘴里还嘟嘟着,“弟弟要睡觉了”。下午,妈妈兑现承诺又带着他和弟弟外出去玩了,可是才走到一半,弟弟饿了想喝奶,妈妈又跟他商量,弟弟饿了,妈妈需要回家喂弟弟喝奶。等爸爸下班回家后,让爸爸陪你玩,好吗?原原听了,转身就往家走。一到家后,妈妈让他一人在楼下玩一会,自己顾自上楼喂弟弟(弟弟喝奶必须在安静的房间里)。原原就一人自己玩,表现得极其配合。


原原十分喜欢气球。那天才到手的气球,玩了两天就被他玩坏了。他要求爸妈再买一个。妈妈说,才买的,还要的话,要等14天后才能买。他就每天数着,第二天,他说“气球,15天。”妈妈纠正说,“不是15天,还有13天。”次日,原原说,“气球,14天。”他只会往上加。然后妈妈就为宝宝画了一张表格,让宝宝每过一天,在表格上画上一条线,当格子画满了,爸爸还给原原照了一张像,并立即专程开车去超市把气球买回来。

因为父母总是认真地兑现每个承诺,原原也因此很配合。


引导不控制还表现为不惩罚(包括不奖励)。不惩罚好理解,不奖励有点费解。其实奖励只是为控制披上一层美丽的外衣。如:乐乐家有兄弟三个,一次外出,被爸爸要求如果外出须保持车内安静不吵闹,就可得到巧克力的奖励。结果,乐乐的两个哥哥做到了,最小的乐乐却没有做到,自然两个哥哥得到了巧克力,而乐乐则没有,去感受一下,此时,乐乐是什么感受?这里是否有惩罚在里面?怎么做?假如,爸爸说,爸爸开车,需要保持车内安静,这样我会很高兴的。下一次,我会更加乐意开车一起出去玩。这样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及需要。


所以在与宝宝的沟通中,家长需要多一份觉察,经常问自己,这样做是控制还是引导?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特别是在家长身心疲惫时。原原妈前一天由于打了疫苗,身体不太舒服,加上小宝夜里睡不踏实,所以,第二天感觉心烦。此时,原原吃过早饭后,按照顺序(原原进入秩序敏感期)是吹蜡烛,此时,原原妈发现他大便了,想让他换好尿布后再吹蜡烛,因为,刚拉下的大便趁着还没有被压扁,好清理一些。这时,原原却坚持着要先吹蜡烛,妈妈感觉自己很生气,就对他说,“妈妈先吃早饭,你想想好,要么先换再吹,要么不吹了。”原原听了后,没有吭声,顾自捧着还没有点燃的蜡烛走开了。原原妈就去吃早饭,这时,当她冷静下来后,感觉自己这最后一句话,是威胁,是控制。而不是此前自己一直所强调的引导。所以,吃完早饭后,就只当此前没有发生过一样,召唤道:“原原来,我们一起吹蜡烛。”原原显得很高兴,冲过来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拉着妈妈的手往楼上走,嘴里含混不清地说,“换尿布。”一直走到他自己房间的尿布台,自己趟下,让妈妈换尿布,同时双手还捧着蜡烛,原原妈感觉他特别顺从与配合。所以,她后来反思自己,虽然自己很注重引导,可是,当身体欠佳时,有情绪时,也还是会自动反应,忍不住地想控制了。所以,这就要求父母平日里要练习觉察,及时管理自己的情绪,做到“三赢”,才有精力有能力更好地培育身心健康的宝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孕妈知道每个月的胎宝宝最怕什么吗?别再伤害胎儿了
妈妈必备: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什么样的爸爸带大的孩子更有出息?答案竟然是……
那些年,等等干过的“糗”事
孩子问:妈妈你更爱我,还是弟弟,父母应该怎样回答?
详解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