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氏家谱序(初稿)

徐氏家谱

 

--东海郡崇善堂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升斗之民,必有其家;名门望族,必有其谱。

徐氏发源于东海之滨的东夷族徐国,汉代后的郡望就是东海郡。几千年来名人辈出,家族兴旺,所以,徐氏宗祠的楹联称:“东海家声远;南洲世泽长。”下联典出东汉时期的高士徐穉。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家境贫困,靠种地度日。桓帝时,不满宦官专权,朝中多次征聘,他坚决不愿做官。南洲指豫章郡,时人皆称徐孺子为“南州高士”。

《元和姓纂》上记载:“颛顼之后,嬴姓,伯益之子,夏时受封于徐,至偃王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唐韩愈著《衢州徐偃王庙碑》中曰:“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徐氏源自嬴姓,得姓始祖为徐若木。乃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徐地并立徐国,今山东省南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东北部一带。

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于他爱百姓,施仁政,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小诸侯国都衷心拥戴。《列子·周穆王》记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徐偃王遂起代周为天子之意。后来,周穆王命造父联合楚军进攻徐国,徐偃王主张仁义不肯战,遂败逃,数万百姓感其义追随。徐偃王临终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周穆王得知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夏代徐国的第五代国君徐豹,因世封徐国君,“食邑东海”,有墓在山东郯城北,人称“豹公墩”,号称“中华徐氏始祖陵”。

徐姓是廿一世纪中国的第十一大姓,全国总人口约有2000万,尤其在江苏、浙江和安徽人丁兴旺。徐姓的向南搬迁,自唐代以后,几乎络绎不绝于道,分布江南各地。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人数最多,上述七省的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樊汊徐氏东海郡崇善堂这一支老三房,原有家谱,一九六六年夏,与书画、古玩齐遭“浩劫”焚毁。祖上口传:东海郡崇善堂樊汊徐氏原藉江南,明初“红巾赶散”时从苏州阊门沿运河北上迁至扬州樊汊镇西南朱家厦。历时六百年左右,后代子孙已千余人。昔日先祖蛰居朱家厦,今朝子孙散处全国各地。列祖列宗,创业守成,辛苦倍尝。今朝有的为国戍边;有的从政为民;有的传道授业;有的悬壶济世;有的投资兴业;有的耕读传家。他们既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者,也是创造中华民族历史的一员。当然,各人的成功失败绝非偶然,总离不开时代的潮流,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总而言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和贵,君子当外圆内方。

今日修谱,资料馈乏,实勉为其难。不过,为勉励后人勤奋好学,勤俭持家,自重自爱,宽人律己,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聊尽绵薄,无愧于先人而代代生生不息、代代薪火相传。

 

 

 

                   二零一二年八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氏源流与“东海"名堂考
【浙江百姓家谱文化】行走兰溪市赤溪街道东徐村 考察东徐徐氏渊源
南通家谱撮要:海门《徐李氏家谱》
徐氏续修家谱序
徐氏家谱及字辈
【万众敬仰】圣祖徐偃王、徐偃王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