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改越错,他的一生却未蹉跎

今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唯愿医林中人,一见此图,胸中雪亮,眼底光明,临证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出言含混,病或少失,是吾之厚望。

——《医林改错·序》


今天我们聊一聊王清任,他是一位直性子的中医大夫,亲力亲为致力于纠正前人的错误,最后却落了一个“越改越错”的骂名。

王氏其人

王清任画像

王清任又名全任,字勋臣。清代直隶省(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王清任自幼习武,后来考取武秀才,捐资拿到了个千总衔。按理说从此走上仕途到也不算差了,但偏偏他有是个直性子,和当时腐败的官场格格不入,还得罪了当地官员。最终此人去外地行医,后来在北京开设药铺,渐渐“名噪京师”,后来将一生行医以及实践所得总结归纳,著成《医林改错》一书

有人说他是近代中国解剖学的奠基人,也有人说他是医学革命的先行者,还有人说他学医不精误入歧途,更有人笑称其著作《医林改错》是“越改越错”。

时代环境

想要了解这个人,我们首先得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明清时期,外科只是疔、疮、疖、瘘还有痔疮的天下了,毕竟长在身体外面的怪东西谁都会想处理掉。清代学者许梿说过:“疡医特为世所贱。简通人胜流耻以是名。业此者大都习内科不成。而后退于外科。”说明当时的医学主要还是在内科类别上,外科都是一些学艺不精的人干的行当,而外科相比于内科,显得地位也就稍微低一些。(这和现在稍微有点不一样,现在的人大多数都会觉得拿手术刀的更有技术含量)

这个也不难理解,毕竟中医内科四诊遣方用药确实不是随随便便掌握的,就我个人来说,光是脉诊就学了五年,而且也不敢说自己的脉诊能做到十之七八。而外科所要处理的那些病灶一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难度系数反而要低了不少。

按理说,王清任并不是学医不精的那类人,没必要去趟外科这滩浑水,只要把内科病看好,完全不用去执着于玩解剖。可他偏偏是个直脾气,20岁熟读医学典籍,对古书中有关脏腑的记载产生了怀疑,他认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而后发出了“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以于盲子夜行”的感慨。

实践求知

王清任30岁的时候,一次滦州的瘟疫导致了很多儿童死亡,当时的人家一般都是用草席把尸体一裹就浅埋了。当时很多人都害怕被传染上疾病避而远之,而这对于王清任来说确实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常常去观察尸体,并把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整理。

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又多次去刑场看人解剖犯人尸体。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摸索,他自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一系列对人体解剖的探索,足以对原有医书中的解剖内容进行勘误,从而著成了《医林改错》一书。

改错之过

王清任本人虽然在《医林改错》序言部分说明自己著书目的是为了“记脏腑”,但是在书里却出现了开篇不提阴阳五行运气之学,少言经络循行之理,却只是指责《内经》自相矛盾,用大量笔墨攻击岐伯、鬼叟区、扁鹊等人误人非浅。

中医对于脏腑的认识并非形态认识,而主要是功能性的定义,他自己却从形态学方面去指责古书中功能层面的错误,就明显已经出现了问题。而他自己在研究解剖时,也不知不觉地将人体各部分割裂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医一直以来提出的“整体观”。而这也使其《医林改错》里的那些主张失去了立足点。

其言仿佛是真,其实脏腑未见,以无凭之谈作欺人之事,利己不过虚名,损人却属实祸。窃财犹谓之贼,偷名岂不为贼!

书中出现这样激烈的措辞,自然是难免要招致当时的一些卫道者攻击了,陆懋修等人骂王清任是“狂人”、“邪徒”、“教人于胔骼堆中”、“杀人场上学医道”。

王清任自知必会遭到世俗攻击,但他却担心“后世业医受祸,相沿不知几千年”,所以坚持将自己的著作刊行。

瑕不掩瑜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不只一次说过人在一个时代的认知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限性。王清任能摒弃世俗观念,用实际行动来求索学问,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这份成绩也是毋庸置疑的。

《医林改错》的配图让当时的人们对身体内部构造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加上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他解剖的尸体只能满足静态观察,而人死后血液凝固导致他自己也出现了认识偏差,从而让他得出了“人病多因瘀血”的结论,从而将疾病大量地归结为气血不通、气虚血瘀的产物。

但是王清任本人让人佩服的地方也在于此,即便是有了认识偏差得出了一个有明显偏向性的结论,但依然不妨碍他在活血化瘀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可否认的事,他在前人经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逐瘀汤诸多方剂在现代临床中依然广泛应用。

顺便再提一下,《医林改错》成书于1830年,次年,王清任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个时候大清王朝的很多人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谁都没有想到几年之后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之后,很多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海外,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之后的唐容川、张锡纯等中医大家都开始主张吸取西方医学。而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才逐渐被人所接受。

张锡纯,近代中医大家,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

当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再次看待王清任和他的《医林改错》时,不应简单地评价其“越改越错”。他所画的脏腑图,没有起到实质上的“改错”,但是他的逐瘀汤和气血理论在今天依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严格来说,他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解剖学的第一人。他的认识和理论放到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是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代,一个敢于打破成见去探求真理的人,一个敢于自我革命的人,应当获得应有的尊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趣闻|医林改错
清代名医王清任,杰出的医学革新家,所创的优秀方剂至今造福世人
学习名医王清任,活血化瘀起沉疴
清代名医40年解剖心得写成《医林改错》,却遭大骂:越改越错
弃武从医重证据实,亲赴刑场找尸体,中医界的耿直boy
中医也有解剖?而且几千年前就已出现?是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