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校任选课因为人少被取消了,可是我特别喜欢那个课,该怎么办?

特别伤心地哭了一个上午。

有人说是我太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了,我是不服气为什么少数就要被歧视,被忽略。

我选的课并不是因为没有意义而没有人选,我是觉得因为学生都太功利,没有心情静下来去学习什么知识与方法。

我的这种表现真的不正常吗?

陈然的回答(10票)】:

如果你是来寻求安慰的话:摸摸~

如果你是来寻求解决办法的话:

  • 选的人少的课应不应该取消:从教师资源的角度来讲,应该。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这与你是否自私什么的无关,对于老师来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能更重要。
  • 如果你仍然想上,怎么办?
  1. 鼓动你的同学,一起上
  2. 跟这个老师探讨,如何能扩大宣传规模,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课。
  3. 跟其院系老师or系领导探讨,如何扩大课程规模
  4. 根据课程种类别不同,可以跟相关社团探讨
如果你想探讨“自己是否自私”or“中国当代大学生太功利”:
  • 这样的问题你心中早已有答案,也不需要别人说什么了。

【雷磊的回答(3票)】:

非常感谢邀请!

 

我是一个没有经历过综合性高等大学的孩纸,所以,关于这种选修课的东西,我不好妄加判断。

但是,我想说,也许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很好啊!

 

第一,这年头,很多很多事情,本就如此:没有市场,就只有被拿下!韦尔奇在通用提出的“数一数二”原则,哪怕再不舍,不能创造足够效益,就砍掉!

 

第二,这年头,很多很多事情,也是如此: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我们需要常想一二啊!都说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未来生活中更多更多的不如意,这个时候以这种不痛不痒的方式来体验一下,是好事啊!

 

第三,这年头,很多很多事情,就是如此:我看到朋友你在问题评论中说到,其实你自己也并不知道这个课程究竟会讲什么内容,甚至对未来自己会否喜欢交给了你自己无法控制的“老师用心准备”。朋友,千万千万别去太过纠结于“未得到”,同时,更加不要将不确定的未来交给别人!

 

所以,伤心哭一下,对身体有好处的;

没关系,过两天就没事了——这个比失恋来的容易接受很多很多;

真的没什么,未来想起这段经历,会心的一笑,多么甜美^_^

 

对未来,祝好!

【吴如翔的回答(2票)】:

这种任选课程因为人少被取消是很正常的。全校级的任选课程,应该属于通识课程。其地位,显然是要低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的。(这里不是指通识教育就不重要,而是如果单看某一门通识课程的话,还并没有达到非学不可的地步。)

而一门课程的开设是需要耗费很多资源的。当它列入本学期的课程计划之后,学校就得为其配备老师、给老师支付关于这门课的补贴、学校还要在每周的一个固定时段为其安排一个教室、还要将其列入学校的考试安排中,老师也要为这门课进行备课、考试命题等等的工作。那么对于学校而言,肯定是希望自己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一间教室、一个老师、一份上课补贴如果能够服务于100名同学,那显然要比只服务于10名同学要有效率。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尽量满足更多的同学的需求,这是很正常的。

不仅如此,这种人少就取消课程的安排也是一种很好的淘汰机制。因为这种课程是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就是要更多样、更全面。学校和学生,肯定都希望通识课程能够开得多一些、范围更广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扩大更多的知识面。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课程有的好、有的差,有的深受学生喜欢、有的学生完全不想上。而学校的资源有限,肯定希望开设的课程都是好课程。而学校又不可能派出其他老师去旁听每一门课程,然后给予这些课程专业的评价,然后来决定开设哪一门课程、不开设哪一门课程。于是学生的选择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学生选得多的,应该可以认为是学生喜欢的;学生选的少的,应该可以认为是不符合学生需求的。那么把学生选的少的课程给淘汰掉,对于学校来说,有限的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激励自己开设更好的、更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选择的课程也会更加优质。

至于你说的,少数就要被歧视、被忽略。我觉得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你生活在一个人群里。如果这个人群所拥有的资源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个性化需求的时候,你就得放弃那些少数的人。你们班去春游,你想去游泳,但是其他人都想去爬山。难道要尊重你这个少数人的意愿,而“歧视”更多的人的意愿吗?

至于你说的现在的学生太功利。我想这种现象显然是存在的,但是并不完全都是这样。你觉得有意思的课程,这个只是你的个人想法而已,对于其他人来说不一定真就那么有意思。别人觉得有意思的课程,你也不是一定就觉得也很有意思的吧。知识嘛,基本都是有用的。但是知识太多、太杂,有些知识必然会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在知乎也是,肯定会有很多问题被人们热烈讨论,而有一些问题却无人回答。

至于你该怎么办,我想,你最好说服更多的同学来选择这门课,既然你觉得这门课有意思,并且相信这门课是有用、有意义、有好处的,那你肯定能够说服一些同学。如果只有你感兴趣,那我想这门课应该真的没什么意思……

【Hoka Shao的回答(1票)】:

拍拍。国内的大学并不是以教育学生为导向的,而为一个学生单独开课需要一些资源:老师上课、出卷子的时间,空闲教室,监考、记分的教务员等等。也许对学校而言,开课的阻力有点大。

我不认为你自私,但是我不觉得你需要特别伤心,毕竟现在能学到东西的方式还是挺多的,你可以去听相关的公开课、试着找任课老师做项目,或者看看跨校辅修有没有相关课程,也可以自学,在知乎问问怎么学到你想学的东西。

总之,不要太依赖大学,它更多是给了你一个平台,来接触你想获得的资源;如果学校不提供,你就靠自己。加油啦!

【曾探索的回答(1票)】:

好吧,我是来表同情的。

我大学时也这样过,选了课,因为人少,没开;再补选,还是因为人少,没开;

再补选,好吧,这时不去选人少的课了,直接选那些确定会开的课。

没法,学校也要考虑效益。不过,当时看到说美国那些什么大学的,10个人以下的课也会开,但我们那里10多个都不开,这点就感觉很不爽了;学校只为多数“庸材”服务!!(语言带感情色彩。。。)

不过,我想很想选那个课,一般有两个原因,要么很喜欢那个老师;要么是很想了解那方面的知识。

如果是前者,去旁听那个老师的其它课,其实相关性会很大的,大学里,老师上的课都是同一个大方向的,而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的问题,不同的课程里会讲到不少一样的内容。甚至,我们大学时,我们有两门课是同一个老师的,他直接让我们不用上另一门课了,因为他说他会讲得完全一样;考试也只考一门,记成绩的时候另一门也一起记上。

如果是因为喜欢那个课程的内容,那就去借两三本好的教材来自己看看,你会发现,看完这几本,也和上一个学期的课差不多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再拓展一下,研究一下相关的一些课题。

【孙皑浩的回答(1票)】:

自学吧  大学嘛 这很重要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识核心课:通识教育的分水岭
金杞历史——万寨义学
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基层样本
让家庭教育与网课学习对接
选课 | 下个学期的幸福都在这里了
王绪前:坚守一方净土 奉献中医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