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在晚清,世界各国都想方设法在中国修铁路?又为何被解读为“意在灭亡中国”?

多次在不同场合看到类似的说法“列强在华修铁路是要灭亡中国”,比如《新少林寺》,但一直不解其中奥妙所在。修铁路怎么反而成了一件祸事了呢?求解惑。最好能详细剖析其中利害,先谢谢。

【wang的回答(33票)】:

1903年 日本《朝日新闻》如是说: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大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 

后人评价此为““亡人国”而“亡之使不知其亡”“分人土”而“分之使不知其分”的绝妙之法。”

时列强改革已成,产能大增,如不列颠,日本等国,国内市场狭小,资产大鳄岂能饱食乎?大清积弱,但地大物博,当下列强为鼎,我为鹿,不逐此鹿以输出过剩产能更待何时?清国贷七国钱款修路,岂与虎谋皮无异乎?以铁路经营权,矿权,通商权抵债,列强所至,摧枯拉朽,破我自然经济如碾齑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铁路所布,岂非列强之疆界乎?兵贵神速,岂不闻当年美利坚林肯总统倚铁路运输兵源以安天下乎?

【李淼的回答(13票)】:

谢谢邀请。

之前的回答已经不错了,都是看中了“资源”。我试试从不同的角度说说。

首先,清廷的观念很保守:洋人既然来了,不能让他们深入内陆,只可开放口岸,不可割地殖民。于是早期的条约中,基本都是对口岸开放的要求。

然而只有口岸,外国势力只能做进出口生意,却无法实现把资本输出到中国,赚取投资收益的目的。尽管各国有了或大或小的租界,但租界远远不能达到获取资源、海外生产的要求。于是修铁路,就变成了一个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内陆的跳板。

修铁路放在现在,都是个费人费钱的工作,而退回100多年前的中国,更是困难:钢材、炸药要国外进口,修路全靠人工,更不算施工机械和随后的备件购买,完全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支。而清廷到最后的家底已经没多少了,财政窘迫,修铁路就意味着借债。

借债也分向谁借:向外国政府借,难免又要被宰一刀 ---- 日本就曾经干过先扣了利息再借出来的事情。况且山河每况愈下,外国政府不见得愿意继续借钱给清廷,那么只有向社会借,才能真正借到钱。于是中前期清廷选择向外国借钱,而末期则是通过国外投行来发行铁路债券。

既然借了债,就得还钱。外国贷款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实物充贷:用进口的钢材、物资来充当放贷。而铁路既然建成,没钱还债,清廷就只能靠出让铁路所有权来抵债:中国出人力却为外国修了铁路。这对于外国势力将中国殖民地化是相当有利的:铁路是现代化工业和军事不可或缺的基础之一。

对于铁路债券的偿还,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个案子,就是杰克逊诉湖广铁路债券案。这是题外话。

【如是我闻的回答(7票)】:

铁路沿线的矿产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还有极大的军事和政治利益,举个例子,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北洋军南下镇压,走的是芦汉铁路,这条铁路是比利时的一家铁路公司经营的,而比利时当时是英国的跟班,英国当时是支持袁世凯的,所以北洋军能够通过铁路迅速的南下镇压革命,铁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新李明远的回答(3票)】:

三大经济浪潮:

1. 铁路

2. 电话

3. 互联网

都要修铁路是要生存要发展的必然,一切都是生意

【张亮-Leo♂的回答(3票)】:

受邀题。

上面大家都说的很好了,一方面是铁路沿线的资源、矿产等等。

另一方面,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了,且早期修筑铁路之处大多数都通向各地咽喉要道。

有了铁路的经营权,运兵则指日可达,运粮则可保后勤无忧,晚晴那会子,谁经营着铁路,谁就可以将清政府一军。

【王二的回答(2票)】:

修了铁路可以主张与铁路有关的权利,看看铁道部就知道了嘛,公安检察都是独立的。

【卢百万的回答(1票)】:

满铁当年被称为“日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请参见维基百科相关条目内容:

除了铁道、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业务之外,满铁还经营矿业、冶金、电气、农林畜牧、文化、教育、旅游等业务,拥有鞍山制铁所(昭和制钢所,现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满洲采金、满洲铅矿、满洲矿业开发、满洲轻金属制造、日满镁工业、同和汽车、满洲电业、满洲化学工业、满洲盐业、以及遍布各主要城市的满铁医院和大和旅馆等多家会社和文教科研医疗机构。同时满铁还负责其附属地内各城市(满铁奉天附属地、长春附属地、鞍山、大石桥、四平街、公主岭、辽阳、铁岭、海城、开原、瓦房店等以及支线上的抚顺、安东、凤凰城、本溪湖等,1936年时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共计29处)的市政管理。随着会社经营范围的扩大,1920年满铁第一次增资至4.4亿日元,1933年第二次增资至8亿日元,1940年第三次增资至14亿日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BB%BF%E5%B7%9E%E9%90%B5%E9%81%93

【钢盅郭子的回答(1票)】:

总结一下

经济上——制造需求,培养市场,输出商品,资本借贷

政治上——获取资源、情报,确立产权、治权

军事上——建立后勤军备

【雷磊的回答(1票)】:

好吧,@wang 朋友的回答应该已经非常好了。

 

我说一句吧:

玩过《文明5》这个游戏的朋友,我相信,到了中后期一定会将自己修筑的道路升级到铁路吧。

为什么呢?因为铁路是最快速的调动各种资源的路径。

【skywalkerhan的回答(2票)】:

我觉得和今天投资办厂是一样的,不要老想着什么瓜分中国,清政府担心的是两方面。

一个是怕铁路修通,交通发达,洋人进来,民智开启,增加就业,经济发展,新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结构变化,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所以不愿进步,和今天朝鲜的问题类似。再者洋人也确实在传教,这就相当可怕了,你把我的人都弄成基督徒,信上帝,听教皇了,我不是上帝授权的,不就成了非法的天子了吗?

二是迷信和落后的思维。当时不光是政府,老百姓也有人觉得铁路会破了风水,压了龙脉,惊了祖坟里的祖宗,抵制很自然。而且大部分人看不到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目光比较短浅。

个人看法。

【王宇的回答(0票)】:

日俄主要目的就是殖民乃至吞并。西方列强还是主要看中经济利益。当时的中国已经是欧美的重要市场了。

证据,辛亥革命列强保持中立,只有日本上窜下跳(当时俄国被日本打败(1905),之后国内革命,无暇东顾)。北洋时期,俄向外蒙、新疆渗透,日本在南满活动频繁。

一战,还是日本上窜下跳(21条,胶东)。俄国陷入欧战,其后发生革命。但是苏联刚稳定,就借口中东铁路被破坏,强行开战收回沙俄特权,奉系损失很大。后来的9.18事变就是日本(苏俄)的重演(当时日军想象力太低)。

中国能收回台湾、东北、新疆还是挺幸运的。

【王耀光的回答(0票)】:

有句话说的好,铁路修到哪里,殖民主义就延伸到哪里。

【榴莲君的回答(0票)】:

加快瓜分中国...

【域名顾问陈涛的回答(2票)】:

“列强在华修铁路是要灭亡中国” 完全是鬼扯。实际只是经济利益为主,附加政治利益。 就满清那德行,要灭难道其能抵抗吗? 满清豆腐就是最好的猪,最好的卖国贼。让满清豆腐直接出卖老百姓就行了。

所谓不平等,在铁路上这条是不成立的。 因为,附加的采矿权和经济权利,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大多如此。谁投资,谁收益。 当时满清是自己不修,也不准老百姓修。(老百姓也不想修,因为愚昧迷信和怕),国外投资修了铁路对中国来说,好处远远大于弊端。

【李诗阳的回答(1票)】:

<货币战争>里认为,外国人首先怂恿清政府修筑铁路,而后清政府无钱可修,外国银行资本介入贷款给清廷,从而获得丰厚利息,并不仅仅是矿产,还有实业和铁路经营权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詹天佑修的铁路叫什么】中国京张铁路通车时间
佛说:伤害你的人,其实是来渡你的
铁路与近代中国:从视作妖物到拼死保护,近百年间发生了什么?
外国在华铁路投资的兴起和发展
吉林铁路:“吉东第一路”——清代修建,民国竣工的吉长铁路轶闻
清朝时期,为何列强们都争抢着要“帮”我国修铁路,有何目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