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窗户真的都是纸糊的吗?

这个问题我们公众号读者问过,然后有作者特意查了。大致是这样的

问题:纸是东汉时期改良的,那么先秦时期,人们都用什么糊窗棂?中国又是从什么时候用玻璃做窗的?古代中国为什么烧不出玻璃?

首先,什么是窗:“窗”本作“囱”(cō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突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 【不要怀疑,这段是新华字典摘的,新华字典博大精深】

先是直接墙上开个洞,透透光,这就是窗了。可是下雨了雨飘进来,刮风了风吹进来,古人冷啊,怎么办呢。最开始的时候是用动物皮补窗。先秦的时候联想一下就是用麻或者布编织“窗扇”来保持透光和防风。

南朝梁刘孝绰 《望月有所思》诗:“秋月始纤纤,微光垂步簷,朣朧入牀簟,髣髴鉴窗帘。”

唐白居易 《三月三日》诗:“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簷。”

南朝是窗帘,唐朝是窗纱。

宋代出现明瓦,他是一种半透明装饰材料,曾为玻璃的代用品(为什么要替代玻璃.......因为玻璃贵啊.....)。在北方或内陆,以前一般是用天然云母(一种片状矿石)来代替。而吴地的明瓦,却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产品——用蚌壳或“哈蛎壳”等海洋贝类,打磨成豆腐干大小、四角略带圆的方形薄片。镶嵌于木格窗户(木格花窗),或覆盖于屋顶的天窗,能起到保温遮风的作用,又能透些亮光。这种明瓦,老苏州称其为“蚌壳窗”或“蛎壳窗”。到明代之后,更高级的替代品出现,用羊角熬成液体,凝固压成薄片,可以更方便快捷的制作明瓦,甚至可以做出颜色来。(都是有钱人才能想的东西啊)

玻璃窗的广泛使用,大约从清光绪年间开始,直至近三四十年才在各地城乡广泛普及。在之前,更多的人还是用的纸糊的窗户。不是写的那个纸啊喂,是在桐油里面泡过的油纸(自行想象油纸伞的厚度),很厚,不易潮湿,夏季挡风雨,冬季挡雪花。

关于玻璃,提问的那个读者你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古代中国是烧的出玻璃的!只不过由于某些原因,玻璃只作为玉器的替代品用于装饰,并不作日常生活的实际用途。中国玻璃出现较西方晚了一千多年,目前最早发现的原始玻璃出现在西周(出土的蜻蜓眼珠就是玻璃)。西汉时期,西方玻璃制品辗转流入中国(当然是因为丝绸之路)。不过,从先秦开始,虽然中国玻璃起源和西亚传来的玻璃制造技术有关,但之后的发展渐渐融入了自己的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艺趋于地区化,中国玻璃技术里面还加入了釉料等技术,小编对工艺这方面不太了解,遁走)。从形成起源和主要成分可以知道中国玻璃与西方玻璃是完全独立发展的两个系统。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古玻璃和地中海沿岸的玻璃物理性质有极大差异。中国古玻璃烧成温度较低 , 虽然绚丽多彩,但质地易碎、透明度差、未经过退火处理,不适应骤冷骤热,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而不适合制作容器。古罗马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出产的玻璃,烧成温度较高,质地坚硬,冷热适应性强,利于成型加工,用于日常使用。所以东汉之后玻璃业反而趋于衰弱。(其实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把精力投入做瓷器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没有玻璃,古人是如何遮风挡雨的?除了窗户纸,还有什么?
用纸糊了1000多年的窗户,古人们真的没有这么傻
古代用纸糊窗户,不怕雨淋吗?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别看窗户纸一捅就破其实用纸来糊窗户对古人来讲也是一种奢侈
中国古代窗户叫什么
在玻璃引入中国之前,古代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吗?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