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患者到底如何运动?


夏天就快到了,很多人都投入到了运动的阵营中,运动是人类对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次运动之后,人体血压水平可在一定时间内下降,并能保持22小时之久。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长期坚持运动,可以使收缩压降低 4~9 mmHg,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甚至不需要用药治疗,仅通过适当运动加上饮食控制,可以把血压控制在正常状态。

  • 运动能改善血管

长期坚持运动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全身肌肉运动,可使肌肉血管纤维逐渐增大、增粗,血流量增加,管腔增大,管壁弹性增强,这些改变都有利于降低血压。

  • 运动能减肥

实践证明,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血脂、血糖,并使体重下降、血压正常。

  • 运动能消除精神压力

坚持运动可以使高血压患者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让工作和生活中的紧张焦虑得以缓解,使全身处于紧张状态的小动脉得以舒张,从而促使血管下降。

运动虽有效,但高血压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贪多图快。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在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近日,一位32岁的张先生,做了近5分钟平板支撑后,胸背部的一阵剧痛,差点要了命。后经检测发现,他血压高到180mmHg,主动脉从心脏一直撕裂到腹部,血液通过内膜破口冲进血管壁,形成主动脉夹层。一旦夹层破裂,随时可能猝死。

练习平板支撑为何会将血管撕裂?原因在于高血压情况下,血管长期在高压的冲击下变得非常脆弱;而高强度的运动,会让血压在瞬间升高,从而撕裂血管。

因此,高血压人群运动一定要记住以下这些建议!

避开两个时间点

人的血压在一天当中是变化的,存在两个血压高峰:

一个是醒来后的头几个小时(清晨 6~9 点);一个是下午 4~6 点。

高血压患者在运动的时候,尽量避开这两个时间点,尤其是早晨的一个高峰时段,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时候。

也有些患者的血压高峰和别人不同,我们可以在一天中多个时间点监测自己的血压情况,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段运动。

高血压人群运动要记住这6点

  • 高血压有个安全“靶心率”

高血压有个安全“靶心率”。同样,确定运动强度的最简单方法是用靶心率表示,靶心率=170-年龄(岁)。170适用于年龄偏大或有心脏病史、体质弱,反之则用180。

也可以首先确定最高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而后计算有氧运动最佳心率范围,即有氧心率=最大心率×(60~80)%。对一期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102~125次/分,而二、三期高血压患者运动后心率不应超过运动前的30%。

  • 据医学建议制定计划

在制定运动计划前进行身体的评估并征求医生建议很重要。高血压伴有以下这些情况,需要去咨询医生的意见:

体重超重或肥胖;

患有心肺的急慢性疾病;

走路时有胸部不适或头晕等症状;

近亲属有 55 岁之前患心脏病;

服用其他药物;

吸烟;

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确定。

  • 每天3公里,每天30分钟

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长期锻炼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使交感神经张力减低而起降压效应,从而减少降压药的需要量。运动掌握“三、五”原则:“三”即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五次。

  • 监测血压变化

在运动前测量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情况下运动,运动后至少1小时再监测血压变化。

  • 千万不能空腹运动

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能空腹运动。空腹则没有营养来源,会降低身体能量,导致体力不足,而运动本身就很消耗能量,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切忌空腹运动。

如果出现以下6症状,停止运动

①突然一只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

②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

③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或伴有肢体无力。

④突然说话舌头发笨,说话不清楚。

⑤突然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等。

⑥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

最后健康小Q还要提醒各位朋友,运动,是一场持久战。维持理想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假如停止运动两周,体力就会开始下降。停止数月后,运动对血压的控制效果也会随之消失。

所以,你在运动的开始时别贪多贪快,先选个自己最喜欢的最容易做到的慢慢来,养成习惯后,再考虑一下要不要去健身房办卡或者开始你的运动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患者夏季运动记住这6点
5分钟运动撕裂大血管,差点要了命!高血压运动记住这6点!
平板支撑后突发胸痛,竟是大血管撕裂!
高血压专题⑧丨得了高血压,就不能运动了吗?做什么运动对身体好?
“夏打盹”可能是脑卒中先兆
运动调节血压有哪些科学依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