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不能承受之重








昨天建了一个 MacTalk 读者微信群,但是通过二维码加群最多到100人。还有愿意参与读者交流的,回复 MacTalk。

向左还是向右,人类只能自己选择。

我站在太庙正殿下方的青石上放眼望去,看到的是红围墙,黄琉璃瓦和重檐庑殿顶,天空蓝的像一块美玉,明媚的阳光从层层松柏中投射进来,照在青石和红墙之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似乎能够感到干净的空气在我身周流转的声音。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你似乎很难把千年古庙、未来的科技、星期一、嘈杂的市中心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百度百家从今年7月份就开始搞这个「Big Talk」大会了,一个是 BigTalk,一个是 MacTalk,感觉上像亲戚,所以第一届我就去了,那一次讲的是虚拟现实。以后每月一期,陆续也有不错的内容,我都未能成行。这次的奇点公开课吸引我的不光是内容,还有太庙正殿这个地方。想想能够驱车进入古色古香的太庙,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的,我希望在这个600年前的建筑中,寻找一下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

做为一个成长于穷家庭和穷公司的熊孩子,我很难理解百度为什么搞这一系列活动,因为在我们那疙瘩,即使是五毛,也要精打细算的。像百度这样每月一掷千金,几乎不宣讲自己的产品和理念,简直丧心病狂,除了有钱、任性,还能找到其他字眼来形容他们么?比如这次的奇点公开课,请的是奇点大学(由谷歌和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以及若干科技界专家联合建立的一所新型大学)的教授来讲「指数增长、人工智能、网络计算、生物数字技术」等等,面向的是人类的未来,而不是百度自己。

所以,我们只能理解成,一个人或一个公司有了钱,就有可能做出一些穷人看起来不是那么理智的事情,比如关注未来、人类和环境,而不是关注自身。正所谓白天不懂夜的黑,穷人难测富人心,就是这个道理吧。

这次公开课历时8个小时,内容繁复,而且老外讲东西喜欢旁征博引,摆大量事实,讲一个道理。为了证明三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事实,他们不惜使用300个例子,所以听8小时英文还是蛮累的,具体内容不再叙述,想了解的可以去百度百家的首页,有大篇幅的报道。引发我思考的,有两个点,一个是「指数增长」,一个是「基因工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过着线性的生活,很少人一夜暴富,很少人突然贫穷,慢慢的起高楼,慢慢的楼塌了,一个王朝兴起,一个帝国没落,每月一万元薪水,一年十二万收入,然后缓缓变老,我们都在以线性思维往前走。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时期,这个世界是以指数级增长的,比如大航海时代,比如工业革命,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些特定的「奇点」时期,有些人和事,处于指数思维的状态里。

指数怎长和线性增长到底有什么区别,一图胜千言:

绿色代表指数增长,红色代表线性增长,蓝色代表幂增长,每个人似乎都希望自己处于指数增长的快车道上,比如小米公司短短4年的爆发增长,比如各大互联网公司上市后造就的一批又一批土豪。但有趣的是,在出现那个拐点之前,没人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在快车道上。

因为指数增长在出现质变之前,比线性增长和幂增长带来的 Profit 还要低,而且奇点可能一直不会出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轨道上,就在那木了吧唧一直写着代码,绘制页面,设计产品,突然有一天,麻蛋,指数了,然后开始过早晨喝两碗豆浆一碗加糖一碗放盐的生活。只有那些目光坚定勇往直前,在失败中一次次爬起来不断接近那条指数增长曲线的勇敢者,才能真正掌控指数增长的奇点。当然,除了洞察未来的能力,他们也需要一点运气。

不是每个人都希望处于指数增长的轨道上。举个例子,一个稳定的公司,一个保守的老板,目前公司以线性的方式实现增长。老板已经有上亿的净资产了,那么他是否有勇气改变公司的运行轨道,冒着风险去追求指数增长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不用问我,我也没有答案,因为我没那么多钱……

很多人在朋友圈发布张朝阳开会打盹的图片,把张老师当做励志小故事的反面典型,但是人家依然在兢兢业业运营一家19亿美金的公司啊。多少人兑了1000万的期权就去养老养生了呢?格局这东西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如果你的老板具备大格局,好好珍惜他,如果你自己拥有这样的格局,好好珍惜自己。

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处于指数增长的轨道上,尽管我们并不真的知道自己所处的轨道是绿色的、红色的,还是蓝色的。

至于「基因工程」,我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相结合,能够改变人类的未来。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澎湃的互联网浪潮,生物工程也以基因技术为代表,逐渐展现自己的魔力。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像编程一样解读DNA,编写DNA,破解DNA,甚至可以对基因进行「拖拽和复制」。

基因工程可以对你进行基因测序,让你预知自己的基因缺陷,疾病倾向,从而防患于未然;也可以改造胚胎时期的你,让你的基因更加完美;还可以攻克当前时代的各种疾病,比如癌症、艾滋病;甚至,纳米技术和基因技术的进步,会极大的提升人类的寿命,奇点大学的教授预言,到了205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会增加一倍。有人会带着完美的基因活到200岁!

但是,这样的新新人类,真是的是我们追求的吗?王小波曾经说过,人无论卑微还是伟大,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最深微的自我,这个自我包含了我们的缺陷,梦想和荣光。有的自我是沉默的,那么人也是沉默的,日复一日过着平淡的生活。有的自我是沸腾的,它的主人同样拥有沸腾不息的人生。但是,这都是真实的人和生活。如果还没出娘胎就被改造了,我们还有这样的自我吗?

我希望我的「自我」能够沸腾到生命的最后一秒钟,无论它带给我的是荣耀还是苦难,但是我不希望在生命的开始就被贴上完美的标签。基因技术,可以来修复人类,但是不要改造人类。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不过有些人更加独特而已。

有的科技会为我们带来光明与荣耀,有的会带来黑暗和冷漠,在特定的时期,科技也可能把我们带向一个看不到未来的地方,人类彷徨、迷惘,开始怀疑人生,质疑自我。不用担心,到了那个境地,艺术大师们会重新站出来,引领人们走向新的时代。

今日题图:一个熊孩子 PS 的「要做就做程序员」,感受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锐思想:互联网时代的量子增长
为什么与东软合作的深化,代表百度产业智能化走向指数增长?
《规模》:万物共通的尺度法则
大道至简---读杰弗里•韦斯特的《规模》(下)
逃不开的大势:关于未来世界的50个超级趋势
【家庭教育】王玲玲:人机大战颠覆我们的家庭教育观(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