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桐籽窠”记事
                                            

村子背后的山坡下,有一片很大的桐籽林,我们当地叫“桐籽窠”。远远望去,“桐籽窠”像平滑的绸缎,随山势起伏,飘飘荡荡,延展成村庄的幕布。

夏天,正是桐籽树茂盛的季节。桐籽树并不高大,树干高过一米开始分杈,枝叶纷披开去,重重叠叠,叶片宽大,“隐天蔽日”,树下 “在昼犹昏”,成为孩子的乐土。我们呼朋引伴,避开大人耳目,躲到桐籽窠里纳凉、玩耍。

桐籽像一盏盏绿灯笼,掩映在桐叶下。别看这不起眼的桐籽,在木器年代,可是个好东西。榨出的油,黏性重,涂在器物表面,桶不漏,盆不裂,用处大着咧。我们可顾不了那么多,把没有成熟的桐籽从树上摘下,当成武器,砸来砸去,最后,地上一片狼藉。待到大人到来,我们早已一哄而散,不知所踪。好在大一些的桐籽还可以拾起来,晒干,照样榨油,不会造成重大浪费。

记得当时,村里有个文乎文乎的人看到我们天天在桐籽窠里玩耍,便出题考我们,上联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要求对出下联。我们还是孩子,自然没有办法对出来,却感到这幅联有意思。这么多年过去,不知道可有人对出来了,也不知道出联人自己有没有恰切的答案?虽然留下悬念,却是我们孩子的乐趣所在。

我们还在桐籽窠里捉知了。桐籽树上的知了,一般都是小个头的,全身绿色,翅膀透明,像没有成熟的蚂蚱,叫声尖细,不像那种黑色的“大块头”,尾部一翘一翘,声音洪亮。不过这样的知了并不好逮,灵巧得很,周围有了点滴声音似乎都能感知得到。只听到周围蝉声四起,只闻其声,难寻其踪,收获甚少。

桐籽树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树种,枝桠柔弱,稍微用点力气,就“咔擦”一声折断了,我们常常猴儿样的在树上爬来爬去,不过,即使从树上跌下来也没有关系,因为树枝不高,树下枯草遍地,土质松软,跌不坏的。

随着木器用具的递减,桐籽油的用途越来越少,地上散落的桐籽无人问津,桐籽窠也渐渐的荒芜了,被蓬勃而起的杂草替代。现在回到乡下,看不到山脚下的那片桐籽林,总有一阵失落,随着桐籽窠一道消失的,还有撒在桐子窠里的欢声笑语和泥鳅一样时隐时现的身影。

真想回到童年,呼吸一下那纯净的空气,看一眼那蔚蓝的天空,在桐籽窠里疯跑一回,在树荫下听一听悦耳的蝉鸣。

作者简介:徐累先,男,中学教师,池州市作协会员。迄今为止,发表诗 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百十来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纲目》治鸟
八闽之旅:武夷山——大红袍(2020.7.4)
张天珍丨修与罚
张祜《赠内人》赏析
栖息于树
傲慢的乌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