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散皆是缘 | 古井,小村的痕迹

       星流水逝,雨剥霜侵,村庄总会留下一些霜痕雨迹,像陈年石面上泛起的层层苔绿,闪着莹莹的光亮,洇染一片。这是留给人们去祭奠的,祭奠那些消逝的岁月,祭奠沧桑的烟火与灵魂。比如水井,隐藏着曾经的信仰与生活的沧桑变奏。

       我的小村后那口水井,不知凿于何时,应该也可称之为“古井”了。井口面积顶多不过四平米,深最多也不过两米,现在因为大多已离开小村,年久弃用,井口已长满青苔,井内也蔓生了许多菌藻。在我少年的记忆中,它从来就没干涸过,清凉透顶,照影如镜,酌一口还有甜丝丝的感觉,俯身看去细沙汩汩。小村这颗瓜秧就是凭借这口井的浇灌,才一直绵延至今的。这口井不仅是小村的生命泉,也涌着小村信仰和崇拜的文化泉水。印象中,小村人差不多每年要淘洗一次水井,清洗井内垃圾和淤泥。清洗前人们要摆上三牲祭盘,焚几刀纸钱,对井三叩三拜,然后才开始动工。我相信当初开凿时更是严格遵从祭祀习俗规矩的。可惜现在人们已经弃之如敝屣,早已淡忘了它的神圣性与养育之恩,无人提及了。

       小村的祭祀链接着从古到今人们对古井的集体情感。那些祭祀的仪式中飘游的灵魂们,是人们集体敬畏的舞蹈,是饱含吉祥的心愿对苍天自然在礼祭。那时,不仅小村,其他地方也是,人们凿井、淘井、甚至有些地方汲水也要燃香、焚钱、供三牲祭拜龙神,如《北京井窝的水夫》一文说“水井前,多用方砖筑成二三尺高之小庙一座,庙门置香炉蜡具,中祀龙王木主,朝夕焚香,所谓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者是也。”

       人们的群居生活,象森林的树叶以集体方式秉承一方水土的恩赐,吮吸星露与阳光一样,也要以集体方式感恩和拥抱土地。由这种朴素的感恩和信仰衍生出的有关古井传说也不胜枚举。《荆州记》就说“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井动”,《淮南子.本经训》也记载说“伯益作井,而龙登元云”。民间传说还认为井井通龙宫。那些井神都是主水的龙王(又称为“龙君”),是不可亵渎的,否则就会演绎出善恶相斗的人间悲欢来。长沙“白沙姑娘镇黑龙”的传说就是如此,黑龙戕害人类,污染塘水,白沙姑娘用拴龙索和拴龙柱镇住黑龙并招来小山压之,令其吐清水,才换来一方百姓的健康吉祥,后来百姓们就凿了一口井以“白沙井”命名纪之。

       旧时,百姓心中都有着天人合一的朴素文化生态观,生存和信仰紧密结合,从未分离。民间祭拜的隆重肃穆,使这种敬畏自然的神圣感日益强化。而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现代人心里,这种自然崇拜却日益削弱,以致出现藉科学之名而凌驾于自然之上,随意掠夺、糟蹋自然的种种悖行。神位遁隐,人侵神位,我们的内心还会有敬畏么?如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擦洗一下这些文化信仰的痕迹,让它重闪光亮?是不是也应该把这种对井神、对自然崇拜的敬畏传统重新拾起呢?我的答案是:不言而喻。

        这口井也是触摸小村生活变奏的痕迹。在我能记事的时候,就发现井口站人的宽阔条石和内口边沿已经油光滑亮,象被刨子抛光和砂纸打磨一样,这无疑是小村人用脚掌和绳子无数次琢磨出来的。光滑的痕迹象录音带,刻着小村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变奏曲。有些变奏的旋律至今还值得我们去深思解读。

       小村自从明正德年间柱公迁居以来有400年之久。六十年代末,我才五六岁,那时小村建筑基本上还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连成的一个整体,琐窗雕阁,连梁柱上也雕刻着缠枝莲纹、麒麟瑞兽等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马头防火墙昂首翘立,各家各户均有一个四水归堂的天井,经过弄堂巷道可以自由穿家走户。从这些典型的徽派雕刻和系统建筑中,可以触摸族民们天人合一、向善归仁的脉搏。因此,虽然无法追踪那口水井掘于何时,但它哺育几百年来村民的生命,养育他们的淳朴性灵,呵护他们宗族一家、行善积德的信念,乐天知命、顺天而安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六十年代以后,或许因为人口剧增,或许因为老房年久难修,小村开始出现开基建房热,但不再采取连片整体开发的建造模式,也不再是精雕细刻的徽派结构。更遗憾的是,伴随一幢幢新房的错落而起,保存着珍贵雕刻图案和天井的徽派建筑仿佛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几年之内,边撤边建,老房子被迅速撤个精光,那种充满传统徽派文化气息的蛛丝马迹在新落成的房子中荡然无存。我至今也未明白,为什么保存并延续了三百五十多年之久的徽派建筑系统和那种精致的文化审美风格说丢就丢了?村民们的文化心理的变化为什么如此之快?或许是徽派建筑文化艺术的传承遇到前所未有的断裂和困境,或许是来不及精雕细刻的打磨,追求速建速成,但我猜想可能最大原因是村民们的传统文化信念正在遭受“破四旧”以及后来的那场文化洪水的裹挟,以致被纷纷卷入破旧立新的文化狂澜中。这些,也许连那些经常来这口水井中汲水的灵魂们至今都被蒙在鼓里。

       这让我想起徽州的西递宏村。为什么他们的古建筑群还能保存得那么完整?至今,那些飞檐翘角、雕龙画凤与墙体上沉积着斑驳陆离的陈光暗影,还依旧清晰可见。难道他们没经历过狂涛浊浪的拍打?我推测,一定是他们在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厚夯实中,牢牢地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洪大堤吧。而在我的那个小村中,先祖们虽然不乏淳朴憨厚、仁慈善良,但骨子里还是少了一分坚守文化传统的心理支柱和坚实的防洪堤坝,别说文化保护的自觉性了,甚至连自发保护传统古村落建筑的朦胧意识都没有。脆弱和肤浅的文化心理象漂浮在时光河流中的一叶叶浮萍,稍微遇到一点暴发的山洪,就被打散得七零八落。或许这正是小村古建筑无影无踪的根源吧。于今,这些历史的背影都已藏进汲水石的暗淡光影和孤坟野草的摇风饮露中,不知有几人能读懂他们内心的故事和沧桑的悲凉!而这些被无情毁灭古迹的苍凉现状又何止我们一个小村,仅仅在贵池之内,你听:石门高山中数达万计的烟火遗迹在悲戚,渚湖姜号称“千灶烟”的古民居魂在哀鸣,茅坦杜和元四章古民居的幽灵在秋风黄花中怒号,它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简介:聚散皆是缘,中学高级教师兼池州市老年大学教师,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诗词学会、池州市作家协会、池州市评论家协会会员,池州市诗联学会副秘书长。诗词、散文和评论散见于各类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近年来陆续写作赏析和评论文字近四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井
神奇古井
故乡的古井
惠东凌坑的一口半圆形古井
西山村内的明代古井
小村井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