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六尺巷

清溪文苑

Qing Xi Wen Yuan



走近六尺巷/钱萍





夏末秋初,天微凉,我与同事一行来到了桐城,在桐城西街的中段,寻到了传为佳话的小巷——六尺巷。

裹着一身热汗,我走近了它。入口处徽式汉白的石牌坊,上面镌刻着“懿德流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引人瞩目。一块巨大的石壁兀立着,刻于其上的便是脍炙人口的“让墙诗”。

绕过石壁,是一条笔直的巷道,也正是吴张两家互相谦让三尺墙的六尺巷。巷长百余米,宽2米,脚下是大小不一、光滑的鹅卵石铺砌的路面,两边砌着青砖黛瓦的墙,古朴幽深。目光越过墙两旁的香樟树,依然保持着亢奋的绿色,葱郁一片,浓荫蔽日。

微风拂来,那倾斜了身子的樟树散发一股清淡的香味,弥漫在这和风古巷中,给人多么温馨的感觉,我们在树荫掩映下行走,感受到了一股清凉。巷中墙上那一层层的青砖,仿佛层叠着六尺巷几百年来代代相传礼让的美德,在深邃的巷中穿过历史的变迁,如今一如既往平静自然。


走在这里,心也随着它宁静,望着斑驳的墙壁,我情不自禁地伸手摸着这岁月深处青砖上的沟壑纵横,在这方寸之间,我仿佛感知到了墙内的喧哗,那曾经是张吴两家的岁月辉煌!

一幅画卷在眼前流淌,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隙地,是作为过往通道,后吴家建房想越界占用,张家不同意,由此产生官司纠纷。张家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便提笔沾墨,在家书上批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得诗,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岀三尺地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向后退让三尺,就是如今的六尺巷。


故事简短,道理值得回味,意义久远。现实生活中,因土地纠纷产生矛盾的例子不少,记得,以前老家旁边的两邻居,因门前泥泞不堪的土路,各自修建,发生了争吵,一方有理却不饶人,另一方无理胡搅蛮缠,双方互不退让,最后对簿公堂,尽管后来得以办结,但却伤害了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

一退一让,并不是赔本的买卖,是让岀了一片天地,让狭窄变得宽敞起来。“宽容大度,克己处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六尺巷的宽不仅宽在“六尺”上,更是“宽”在人们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的精神上。让岀的是人与人之间长远的包容与和谐。

走近

六尺巷

走完六尺巷的尽头,同样有个石牌坊,上面刻着“礼让”二字。我与小憩在此的同事们,用手机拍照高高牌坊上面的“礼让”二字,从“懿德”到“礼让”,一段佳话就此“流芳”,亘古不变。多少风雨春秋,多少人事更迭,“礼让”的精神穿越时空,感化着一代又一代的桐城人以及我们一样慕名而来的异乡人。


作者简介

钱萍,女,池州人。热爱阅读和写作,作品散见于《池州日报》《杏花村杂志》等刊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穷秀才和大宰相打官司,结果到底如何呢?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你知道讲的什么故事吗?
“万里长城今犹在 , 不见当年秦始皇” 带给我们什么人生思考?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原创首发】《小屋》同题微诗赛(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