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董的故事》 第11篇 · 设计师的眼光
走近设计师彼得·施密特(Peter Schmidt)位于汉堡的别墅,仿佛置身尘世以外的世界。柔和的光线,平衡的空间,空灵的结构,中国古代书画、佛像、瓷器、织品、雕塑、日本屏风——宛如在博物馆里一样有序地陈列着。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彼此相映成趣,让人过目难忘。


彼得·施密特1937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拜罗伊特 (Bayreuth) 镇,1958年结束了他在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学习,这所艺术学院成立于 1777 年,历史悠久,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彼得·施密特热爱设计,范围涵盖产品包装、企业形象以及舞台设计,表现的出类拔萃。1972年彼得在德国汉堡成立工作室,最初的几年他设计重点是家用和美容产品的包装。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彼得·施密特为Jil Sander的“纯洁女人”香水,大卫杜夫(Davidoff)的“冷水”系列以及HUGO BOSS设计的香水瓶,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后期由他设计的汉堡国家歌剧院大厅及班堡音乐厅屡获奖项。


彼得·施密特早期的收藏主要集中在东亚艺术品上,这与他早年在日本工作与旅行的经历有关。彼得的家中陈设着不少日本屏风和绘画作品,悬于客厅的鹰隼图六页式对屏是日本明治时期的,题款所注日期为1889年,屏风为六页,共十二屏,黑棋木框有镀金刻花铜配件,每页有锦裱纸本水墨设色鹰隼图,皆停于横梁之上,姿态、色泽各异。左屏页始页有款并印,此类题材曾流行于德川幕府时代(即江户时代),并常用于装饰屏风,尤其为武士阶层所推崇。



另一件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下半期的壇之浦之战六页立屏,描画的是日本长篇历史小说《平家物语》中所述源平之战的场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源氏与平氏为争权从1180年到1185年展开了系列战役,此屏风中所绘应是其决战壇之浦的战役,该战役以源义经的胜利,平氏的灭亡而告终。屏风金箔地,水墨设色,战争场面栩栩如生。

日本的屏风画是在奈良时代(盛唐时期)从中国传入,唐代的屏风以木料、纸和帛制作,难以持久保存,因此在中国没有唐代屏风的实物流传下来。在日本正仓院的古代遗物中,发现羊木藤缬屏风、树下美人图屏风等诸多风格的屏风,它们主要是日本天平胜宝八年(756年,唐玄宗天宝末年)六月二十一日,光明皇后献给东大寺的圣武天皇遗物。日本对于自然的感觉十分敏锐,这也就形成日本民族独有的自然生态观,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上不喜欢过于高大的建筑。和式房室内的特点是视点低,家具都很矮,人们席地而坐,屏风在进入日本后逐渐改良为更适合其建筑,室内陈设的特点,降低高度。

彼得·施密特对东亚哲学与美学有格外敏锐的鉴赏力。他乐于思考这些艺术品在古代日常生活中如何切实地存在,具有怎样的宗教意义,这些艺术元素又如何才能与西方艺术兼容并蓄。随着收藏的深入,彼得·施密特发现日本、韩国的很多艺术品都是在模仿或追寻中国艺术的风格。如日本两百多年前的仿竹节青瓷香炉,就是试图模仿中国元明之际的龙泉青瓷,若不细看很难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日本青瓷的釉色相较于龙泉青瓷过于蓝绿色;竹节部分稀松为三节,元明时期的竹节紧密多为五至六节;但日本香炉的三足又在模仿宋代香炉的足,日本艺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小心探索着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追本溯源,彼得·施密特的收藏兴趣开始从日本艺术扩展到中国艺术,瓷器、雕塑、绘画到中国宋元陶瓷,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施密特收藏中国早期绘画作品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与地位。藏品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的哲学内涵成为彼得收藏品的重要特点。


彼得·施密特的中国艺术品收藏虽然时间跨度大,从战汉到明清都有涵盖,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亦可看出他的收藏品味。彼得收藏有一批宋代的瓷器,白釉模印斗笠碗、白釉刻花盘口瓶,耀州窑模印斗笠碗等。宋代提倡儒学,统治者标榜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求长治久安。宋代国策采取守势,与北方的辽金等国长时间的形成对峙局面,互不侵犯,求得国家和平。在这种局面下,宋代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陶瓷艺术也由此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将陶瓷生产从实用化向艺术化迈进一大步。

彼得·施密特所藏的宋代白釉刻花盘口瓶便是一例,器身装饰有大朵盛开的莲花,并配有卷草纹,花瓣的纹理飘逸写实,仿佛枝上莲花缓缓盛开之态,定窑的刻、画、印种种手段都在这纯白色的瓷瓶上做出绝妙的文章。南宋刻花葵口碗,六瓣花式口,内壁连碗心随碗沿起刻出六瓣花为装饰,线条流畅,一如花开形状,赏心悦目。宋代的瓷器能以简单表现复杂;将缺陷美发挥到极致;用颜色的至纯成为表现手段;超前的审美意识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在彼得·施密特看来,“早期的‘艺术作品’远远高于我们今天的审美价值。”


明清瓷器相较于宋瓷,给人直观的感受是漂亮,不需更多的思考,因此在民国收藏家的眼中是“俗”与“雅”的两个极端代表。在彼得.施密特的收藏中,明清瓷器占有不小的比例,他偏好于青花瓷器、单色釉和德化瓷。其中明万历青花龙凤纹盖盒,明正德黄釉盘,明嘉靖黄釉浅碗,清乾隆红釉碗、盘,十八世纪德化白瓷鱼蓝观音像都极为难得,其红釉的烧制在今天都非易事。不难看出,彼得.施密特追求的审美风格是颜色的至纯与器型的极简。这也是他对现代产品设计的要求,大家广为熟知的德国护肤品牌“妮维雅”的设计,强烈又简单的蓝白两色对比,让产品深入人心,这便是出于彼得.施密特之手,或许是从青花瓷器而来的灵感吧。


彼得·施密特并未因此将这些古物高锁楼阁之中,而是让它们尽可能的散发自己的魅力。在家中的每一处都能发现它们的踪影,客厅、书房、餐厅、起居室,古物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下期预告:第12篇 · 放山居


观复导向

收之藏乎  审者美也

 马了


长按有惊喜,转发有功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观艺趣
宋风雅韵·官窑瓷器(1)
宋耀州窑刻花梅瓶
瓷言片语(九十九)明龙泉窑刻花二十四孝人物纹碗
看贴笔记(钧窑X55--罐)
鉴赏:宋代耀州窑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