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志平:学写作,先从一流作家的文本开始
很多人学习写作习惯先从网红开始,以为可循序渐进,拾级而上,但不知网红的写作功夫与一流作家差了十几个段位,就算你学习到超越了网红,坏的品味已经养成,难以修正。正确的做法是直接是向一流的作家,研习他们的文本。

开智部落是我 2016 年发起的一个创造者社群,聚集人工智能时代的创造者,从工程师、产品&运营人才到作家。开智部落的日常活动是读经典,写卡片。为了帮助小伙伴理解经典与经典之间的脉络,近期,我在开智部落做系列直播:《碎片时代的经典阅读》,介绍了给开智作家部落挑选的书单,整理成文。

为什么读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对「经典」连下十四个定义,将阅读经典的意义说得酣畅淋漓。第一个定义最为知名:所谓经典,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 「我正在重读……」而不是 「我正在读……」的书。第十二个定义,可能没那么多人知道了: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

开智作家部落聚集的是有志于用小说、散文与诗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小伙伴们。用平克的话来说:好的作家是热切的读者,他们吸收储存大量字词、成语、语句结构、比喻、修辞技巧。对这些元素怎样协调、怎样冲突、都有敏锐的触觉。这就是作家那种难以琢磨的「耳感」,默默存在的风格意识

怎样提升「耳感」?阅读一流作家的文本是个好方法。不少人误以为,读书应由易到难,就像孩子学钢琴围棋一样。在这些人心目中,毛姆、钱钟书、张爱玲这些好比钢琴八段围棋九段,似乎只有先阅读一本段位远远不如他们的著作,你才能拾级而上。殊不知,琴感棋感与肌肉记忆关联,而「耳感」关联你的大脑,一旦形成坏的品味,难以修正。

对应《新华词典》这样现实生活中的词典,认知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中也有一部《心理词典》。越优秀的作家,心理词典拥有的词条越多;也拥有每个词条尽可能多的形式,如听觉的、触觉的、视觉的、味觉的、嗅觉的,性感的句子一个接一个,令你窒息。试看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例子:

振保把手伸到她的丝绒大衣底下去搂着她,隔着酸凉的水钻,银脆的绢花,许许多多玲珑累赘的东西,她的年轻的身子仿佛从衣服里蹦了出来。振保吻她,她眼泪流了一脸,是他哭了还是她哭了,两人都不明白。车窗外还是那不着边际的轻风湿雾,虚飘飘叫人浑身气力没处用,只有用在拥抱上。玫瑰紧紧吊在他颈项上,老是觉得不对劲,换一个姿势,又换一个姿势,不知道怎样贴得更紧一点才好,恨不得生在他身上,嵌在他身上。振保心里也乱了主意。他做梦也没想到玫瑰爱他到这程度,他要怎样就怎样。可是……这是绝对不行的。玫瑰到底是个正经人。这种事不是他做的。

就像卡尔维诺说的一样,优秀的文学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哪怕它现在并非主流,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这些声音在你耳边浅吟低唱,慢慢提升你的「耳感」。

所谓作家

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从诗之盛到诗之源,你需要因流而溯源,重返《古诗源》。信息过载时代,你亦需泛舟溯流,追寻源头,取一瓢饮酣畅淋漓。

有哪些文学源头?中国写作传统不同于西方,两者美学趣味大相径庭。如果说西方是史诗与叙事诗传统,中国则是抒情诗传统。学习写作,还得在西方与古典中寻。 去古典中体悟最美的抒情;往西方练习简约的叙事之道。其中不二法门就是,看最优秀作家的文章,将自己沉浸在美文体验中。

先说古典诗歌。宇文所安这位为唐诗而生的美国人,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开智作家部落最初学习的三本书是宇文所安的《追忆》、《迷楼》和《盛唐诗》。我喜欢这三本经典。今天国人不自信,总觉得西方文学更好,但其实中国文学极其辉煌,只是西学东渐后,不为人知

接下来师从西方练习叙事,这就是小说了。小说家如此之多,挑哪些文本?从「作家中的作家」入手。当众多一流作家毫不掩饰自己对某些作家的偏好,且在文思枯竭时,总是从他们身上偷师。这批作家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我挑选了艾柯、卡尔维诺、纳博科夫、博尔赫斯、莎士比亚等等。

什么样的人能称为作家?在我心目中,小说家才算作家,最多加上诗人与写出了一流散文的作者。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一流作家?就是他的勤奋超过多数作家的天赋,如阿西莫夫,又如艾柯;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超一流作家,就是他的天赋超过多数一流作家的勤奋了,如纳博科夫、毛姆、钱钟书与张爱玲。

所谓作家,是那些写作对他们来说,比一般人更难的事

经典中的经典

作家有自己的文学品味,有自己的文本坚持,还有对写作这种技艺的刻意练习。为了提升你的文学品味,帮助你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之美与西方小说叙事之道,我给开智作家部落前三个月挑选的作家分别是:宇文所安、艾柯与卡尔维诺。

这些一流作家,输出稳定,他可能一辈子会写多本书,比如宇文所安著作等身。那么为什么咱们挑的是《追忆》、《盛唐诗》、《迷楼》这三本呢?

我挑书有个小技巧,先读难书,再降低阅读难度。如果一上来就读容易的书,会理解不透一个作家比较复杂的思想。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宇文所安这三本书都不简单,只是相对来说,《追忆》的阅读难度大于《盛唐诗》,《盛唐诗》的阅读难度大于《迷楼》。
`

第二个小技巧是,按照学术界对他引用的次数进行计算,引用次数最高的三本书有可能代表着他的学术位置。比如《初唐诗》、《盛唐诗》是宇文所安的代表作。

第三个小技巧是,挑选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来选。可能是刚出道时的成名作,可能是巅峰之作,还可能是晚年的集大成之作。

第四个小技巧是我个人的偏好。因为我的「耳感」告诉我,有些书比另一些书更重要。比如,虽然人人推崇宇文所安的《初唐诗》,但我更喜欢《迷楼》,因此将其列入其中。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阅读小说、诗歌这类作品,跟阅读非虚构作品,取向大不同。当你阅读非虚构作品时,写术语卡,人名卡,金句卡,都没有问题。但阅读小说、诗歌,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沉浸在文本中,要找到「感动」,并且要去理解这种感动背后是什么样的道理,扩展你的意向性层次、同理心等等

判定你阅读文学经典成功与否,并不是说你写了多少张卡片,而是你读的时候感动了多少回。一旦你伴随书中人物喜怒哀乐,情绪起伏,这是好事,意味着你读进去了。你的大脑从此和作者共振。你慢慢地变得没那么坏了,更容易理解人性微妙之处。这些人性微暗之火,在超一流作家创造的世界之中时隐时现。

人文之作读的是邂逅与散漫,情绪与感动,以唤醒文本与良知自觉。《如何读,为什么读》?要读用人类语言表达的人类情绪,你用人性来读;用你全部身心来读。《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是爸爸写给女儿的爱;《阅读的狩猎》是知识狩猎者遇见 「猎物」 的爱;《昔我往矣》是怀旧的爱;《梦与智的旅程》是男女的爱;《流浪者之歌》是自我寻找的爱。一位喜欢读经典小说的人,他很难成为一个坏人,时事所迫,不得不成为坏人,也坏不了哪去。因为那些书中主人公与你的生命交错在一起,正如卡尔维诺所言:

我认识一位非常出色的艺术史专家,一个极其博识的人,在他读过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欢《匹克威克外传》,他在任何讨论中,都会引用狄更斯这本书的片段,并把他生命中每一个事件与匹克威克的生平联系起来。渐渐地,他本人、宇宙以及基本原理,都在一种完全认同的过程中,以《匹克威克外传》的面目呈现。

小结

我鼓励你阅读经典,却无意制造经典与现实生活的对立。人们习惯仰视经典小瞧当代世界,却不知,你需要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

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阅读经典作品,你就得确定自己是从哪一个「位置」阅读的,否则无论是读者或文本都会很容易漂进无始无终的迷雾里。因此,我们可以说,从阅读经典中获取最大益处的人,往往是那种善于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当代材料的人。 ——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古典文学的文本凝定及其意义
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谈谈小说————阿来
《文学经典永恒的隐秘》阅读答案
论作为序跋文体家的哈罗德·布鲁姆 西华师范大学 曾洪伟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童年书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