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用简单示意图理解几个重要哲学知识的内涵
userphoto

2015.04.27

关注

 浙江嘉善高级中学  褚宝福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知识内涵】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

的两种基本属性,两者不可分割,共同存在于矛盾统一体中。

【图一】:一根杆子上挂着由同一绳子连接的两物体,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解析】:

1AB是系在同一根绳子上的两物体。从它们所处的

位置角度看,一方面A的“下位”与B的“上位”共同存在于由

AB和绳子共同组成的统一体中。但另一方面物体A在“下位”、物体

B在“上位”,两者又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关系。因此AB两物体间存在着

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

2AB两物体间一方面因“上位”和“下位”不同的位置关系而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但另一方面还因它们同系在一根绳子上,两者还存在着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首先是A物体的“下位”存在以B物体的“上位”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次是A物体的“下位”和B物体的“上位”相互贯通,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外力条件下双方的位置关系可以相互转化。因此AB两物体间存在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个基本属性。

3A物体“下位”与B物体“上位”之间的相互对立关系和斗争属性是存在于AB两物体及绳子共同组成的同一体中,并受这同一体的制约,离开了这同一体,也就不存在A“下位”与B“上位”之间的相互对立关系和斗争属性。同时,也正是由于A“下位”与B“上位” 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对立关系和斗争属性,并用一绳子相连,才构成了AB两物体间的矛盾关系,才有AB两物体“上位”与“下位”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因此, AB两物体间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两个基本属性是不可分割的。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知识内涵】: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它规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图二】:分别由Ⅰ、Ⅳ,Ⅱ、Ⅳ,Ⅰ、Ⅱ、Ⅲ、Ⅳ等不同类问题组成的不同问题系统。


【解析】:

1)在由众多问题所组成的复杂问题系统中,各个不同的问题各不相同,因而对人重要性和解决的

紧急程度也不同。图中所示的Ⅳ类问题,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体系中,属于从属地位,对人们推进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因而属于次要问题。这类问题,用哲学术语来解读,可将其视为次要矛盾。

2)图示中Ⅰ类问题,相对于Ⅳ类不重要又不紧急问题而言,它虽是不紧急的问题,但却是重要的问题,在由Ⅰ类问题和Ⅳ类问题组成的问题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人们推进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属于主要问题。这类问题,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则属于主要矛盾。与此相似的问题是Ⅱ类问题。因为在由Ⅱ问题与Ⅳ类问题组成一个问题系统中,Ⅱ类问题虽不重要但却是紧急问题,所以它就成为处于支配地位、在人们推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主要矛盾。

3)将Ⅰ、Ⅱ、Ⅳ三类不同的问题放置在一起,由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则就会产生出一类既重要又紧急的问题,即图示中的Ⅲ类问题。它相对于Ⅰ、Ⅱ、Ⅳ三类不同的问题而言,因其既重要又紧急而在这个复杂问题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人们推进事物的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它是属于主要问题,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就是主要矛盾。

3.辩证的否定观

【知识内涵】: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其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

【图三】:由AB两部分构成的“甲圆”发展成由AC两部分构成的“乙圆”。


【解析】:

1)“甲圆”由AB两部分构成,其中A部分属于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B部分则是属于过时的、消极的部分。在“甲圆”向“乙圆”发展的过程中,克服了B部分,但保留了A部分,同时增加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部分C。所以在“甲圆”向“乙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既不是简单地

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也就是哲学上讲的辩证的否定过程,其实质是“扬弃”。

2)在“甲圆”向“乙圆”发展的过程中,是“甲圆”自身保留了合理的因素A,又克服了不合理因素B,所以从“甲圆”到“乙圆”这一辩证的否定过程是事物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是自己发展了自己。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因保留了自身原有的积极合理的因素A,作为“乙圆”代替“甲圆”的基础和前提。这体现了“甲圆”、“乙圆”发展的过程中一种继承关系,一种前后间的联系。所以从“甲圆”到“乙圆”这一辩证的否定过程同时又是联系的环节。

3)在“甲圆”向“乙圆”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是以保留积极合理因素A为基础和前提,但更为重要的是以新的因素C取代了过时消极因素B,而且在“乙圆”中因C的量力大于A的量力,所以C是矛盾体中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乙圆”的性质。因此,“乙圆”代替“甲圆”的过程是新事物“乙圆”代替旧事物“甲圆”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从“甲圆”到“乙圆”的这一辩证否定过程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辩证法如何滑向“斗争哲学”的
浅谈生活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生活与哲学》之05辩证法-矛盾观
【政治】复习妙招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2017级《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月考试题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