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房地产2004—2005年:大盘时代
2004—2005年:大盘时代
日期:2013-01-04   版名:2012金芙蓉特刊·史记·十年·本纪   文:杜然浩 郝淑霞   
2004—2005年的成都房地产市场,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中海在城西拿下的1811地王、和记黄埔在城南创下的天价地王记录,再加上盛吉立在三圣乡的卓锦城项目、华润在城东的翡翠城项目。无疑,是它们推动着成都楼市阔步迈入历史的大盘时代。

狂飙序曲
  纵观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史,2004-2005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两年。在这两年,全国知名地产大鳄纷纷抢驻成都,其中最抢镜的就是成都楼市不断涌现的地王。无论是中海的城西地王,还是和黄的城南地王,或者是九龙仓的商务地王,其本质都反映了当时地产大鳄抢驻成都的急切心情。
  也正因为如此,成都房地产市场在这两年稳步发展,房价、销售迅速上涨。与此同时,楼市的发展也直接推进了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当然,在这两年中,成都房地产行业也在调控中学会成长。因此,无论是90/70政策,还是土地大限,或是老“国八条”,都只是这一轮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插曲而已。

房价奔“4”
  进入2004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就开始上涨的势头。成都市房管局当年公布数据统计,2004年成都市区商品房每平方米均价达到3731元,同比增长11.1%,其中住宅每平方米均价3241元,同比增长10.9%。而2005年,成都已有不少楼盘每平方米售价超过4000元大关,短短两年时间,整个成都房地产价格稳步上升。
  据统计,2004年成都市区全年商品房供应面积为717.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5%,其中住宅供应485.3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29.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92%,其中住宅销售687.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2%。而2005年,尽管受楼市调控影响,但成都市全年的商品房供应与销售量均稳步上涨。

地王频现
  说到2004年,熟悉成都房地产发展史的人都会想到1811亩的地王拍卖。2004年4月15日,一场堪称成都土地拍卖史上面积、总价、保证金之最的“地王”——1811亩国际社区土地拍卖,引来了三大实力地产大鳄:中海、世茂、绿地,在成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豪门争夺。最终,中海地产以10.8亿元的天价竞拍成功。此后,“地王”一词风行成都楼市。
  同时,这场“地王”之争也标志着外来房企大举挥师成都的序幕。
  同年12月8日,融创置地以130万元/亩,总价近4亿元的价格一举夺得306亩“城东地眼”土地。而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地产在短短5个月内,分别以21.35亿元、3.5亿元拿下1036.47亩的“城南地王”与560亩温江光华大道地块。就在2005年,城东420厂原址的地块,吸引了万科、绿地、中海、上实等地产巨头前往考察。最终,华润集团以每亩255万元的单价拿下该地块,刷新了当年“地王”纪录。
  可以说,2004-2005年是外来开发企业进驻成都最为疯狂的两年。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外来开发商共拍走成都土地3838亩,占成都市全年出让总面积的70%;而2005年成都市土地出让上百亿元的总金额中,外来巨头占据了65%以上。这两年,外来巨头成为成都土地竞夺场上的主角:香港九龙仓、重庆龙湖、华润、北京阳光100、深圳华侨城、浙江中大等一大批外来房企,绝对是当年成都楼市最为闪耀的明星。

大盘时代
  在2004年之前,大盘在成都极为罕见。众所周知,开发大体量项目不仅仅对企业资金实力、开发运作模式要求严格,更与城市软环境的发展密不可分。相对而言,自2004年开始,成都城市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不论是沙河环境工程的治理,还是城市交通干线的建成,都为开发大体量项目做好了铺垫。除了有相对城区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清新的空气、广阔的景观外,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和规划中日益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也为成都楼市的大盘时代铺好了路。
  早在2004年,城东三环路环线引起成都人的注意,这得力于盛吉立、万科、融创、宏信等实力房企在此区域的强势进入。万科魅力之城600余亩,盛吉立打造的卓锦城也是数百亩的体量,而就在2004-2005这两年,融创地产300余亩土地、中海与和黄的上千亩土地以及华润置地拍得的万年场420厂近千亩地块,都标志着成都楼市进入了大盘时代。

蓝谷地现象
  早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对于营销手法的创新几乎微乎其微。不过,在2005年,融创地产开启了速度营销的楼市神话。这一年,融创地产制造了整个房地产市场根本无法忽视的营销事件,后来被称之为“蓝谷地现象”。
  2005年4月,“蓝谷地,一个好地方”的广告语出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彷佛一夜之间,蓝谷地项目就已经被整个成都所熟知。无论是在报纸、电视、户外路牌之中,似乎都能发现这个当时还没有售楼部、没有样板间的蓝谷地楼盘。自拿地之日算起,融创地产仅仅半年时间就迅速推出蓝谷地项目。据当时资料显示,蓝谷地项目开盘200余套房源一天就几乎售罄。可以说,蓝谷地项目当时的创新营销,开创了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奇迹。
  当然,以四川本土企业蓝光地产为代表的诸多地产大鳄,也绝对是房地产开发中速度的代名词。不过,融创地产所制造的“蓝谷地现象”是对营销手法的创新与融合,更侧重于营销。从后来几年的成都房地产市场来看,这种快速营销的模式在后期狂飙发展的市场中频繁出现,这也说明了当年“蓝谷地现象”在成都楼市发展历史中的重大贡献。

8.31大限
  自2004年以来,楼市调控就与房地产开发如影随形。尽管在2004-2005年房地产水平总体较低的年代,楼市调控这只手依然时隐时现。不过,对于处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早期,在城市发展向前的宏观背景之下,这个年代的楼市调控仅仅只是行业插曲而已,根本不能左右房地产行业的前行方向。
  2004年,国土资源部、监察部文件规定,从8月31日起,所有六类土地全部实行公开的土地出让制度,采取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挂牌的方式出让土地。这就是业内熟知的“8·31大限”。可以说,“8·31大限”对房地产企业从土地市场中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开发的门槛限制。“大限”以后,成都本土中小开发企业拿地越来越困难,房地产行业也逐渐转变成为资本实力的比拼。进入2005年,成都房地产市场依然稳步发展。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的“国八条”。同样,“国八条”的出台在短时期内合理调整了房地产市场,抑制了房价的过快增长。不过,与其它楼市调控政策一样,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宏观背景之下,楼市调控政策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进军三环
  2004年前,成都房地产市场主要集中在二环周边,而一、二环间大多是体量不算太大的楼盘。可以说,当时的购房者对三环周边城郊概念的认知完全没有改变。不过,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主城区土地供给日益希缺,城市中心区域在售项目少,房价相对较高等因素,不得不迫使购房者的眼光向外。
  在这两年,成都三环路沿线涌现了不少项目。无论是万科魅力之城,还是卓锦城、蓝谷地等,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都青睐于这些性价比较高的三环楼盘。当年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三环外有64个项目面市,供应面积达368.5万平方米。同时,三环外的商业物业开发也占了市场开发量的32%,所占比例最高。
  当然,除了三环路沿线不断形成楼市热点区域之外,不少交通主干道的通车也开启了城市外扩带来楼市发展的新热点。在这两年中,光华大道、北新干线以及蜀龙大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纷纷启动或通车,随着不少开发企业拿地入驻,成都房地产市场新战场的格局逐渐成形。

小结
  2004年成都房地产市场价格仅仅3241元/平方米,不过,2005年这一数据就已飞跃4000元大关。在其背后,是成都房地产市场商品房供应与销售双向走高的真实写照。

 

 


十年·编年史(2004—2005年)

1811地王
2004年4月15日,一场堪称成都土地拍卖史上面积、总价、保证金之最的“地王”——1811亩国际社区土地拍卖,引来了三大实力地产大鳄:中海、世茂、绿地,在成都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豪门争夺。

8·31大限
国土资源部、监察部2004年第71号文件规定,从8月31日起,所有六类土地全部实行公开的土地出让制度,采取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挂牌的方式出让土地。这就是业内熟知的“8·31大限”。“大限”以后,成都本土开发企业发现,拿地越来越困难。

蓝谷地现象
2005年初,成都融创置地以“蓝谷地,一个好地方”的广告语拉开了蓝谷地的销售大幕,开盘当天即被认购200余套房源。可以说,融创置地是城东片区的开发领军企业,蓝谷地也是城东的地标性大盘。

沙河整治
2004年,成都市在城市规划、市政改造上投入巨大。总投资32.48亿元的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让成都人在2004年迎来了“第二次河居时代”,新沙河大大改善了成都市的宜居形象,同时成就城东房产暴富神话。

物业收费明码标价
2004年7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下发通知,提出物业服务收费从2004年10月1日起实行明码标价。

二十四城记
2005年,由华润集团以21.4亿元购得的840亩厂地,开建华润·二十四城。同年,导演贾樟柯根据该地区的变迁而拍摄的电影《二十四城记》大热了一把。

光华大道通车
2005年6月1日,光华大道正式通车,多年来困扰温江发展的交通瓶颈被打通。同年温江花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仅是打响了温江在全国的知名度,而更重要的是它为温江的城市建设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其城市整体建设水平已经并肩成都市区二、三环区域。

“芝华室”事件
2004年4月30日,原本是老南门大桥桥头芝华室楼盘的交房时间,却被开发商推迟到了当年8月30日。截止到2011年,这个原本应于7年前交房入住的楼盘,却依然毫无动静。自“芝华室”事件发生后,也引起了整个房地产行业对于监管体系的认真反思。

北部新城
北新干道高架桥正式破土动工,直接助推北部新城的强势崛起;沙河二期改造工程动工,为城北房地产全面启动铺平了道路;蜀龙大道正式建成通车,三环到新都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破。

宽窄巷子改造方案出炉
2004年11月,极具成都特色的古建筑群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设计方案在新成都规划展展馆内展出,该规划把改造之后的宽窄巷子全盘展现在市民面前。

建筑节能
2005年12月1日,《成都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正式开始施行,建筑节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被纳入竣工验收内容,以政府令的形式强制执行。凡新建住宅必须强制达到50%的节能标准,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查通过。在楼盘建设当中不按建筑节能要求施工的楼盘,将会受到最高50万元的处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平洋房产胡旭成:地产资本通则不痛(图)
一周热点点评——房地产数据全面向好,营改增研究过渡办法、恒大买入廊坊发展、各地趁热大量推地
这些城市“因城施策”,帮助疫情下的房产市场恢复元气
房地产企业获取土地阶段会计与税务处理
房企55轮竞价 中南地产13亿夺得方旺113亩宅地
4月过半 衡阳楼市火爆 土地出让成交过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