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行,不是改别人,而是修自己!

文/鲍阅 选自“阅微心理”

  • 遇到事情向外求

当你差几步跑到站台,公交车刚离去。你的第一念头是:“可恶的司机,差这两秒都不等我?”还是:“要是自己早出来一会就好了。”

当你因为工作完成不理想,被老板批评,你的第一个想法是:“狗屁老板,再骂老子还不伺候了呢?”还是:“要是我做工作的时候再认真一点就好了。”

当你在一个在拥挤的马路上和一个人撞个满怀,你的脱口而出的是:“走路也不看着点,撞死我了”。还是:“对不起,没撞疼您吧?”

如果你的回答总是后者,那么只要你不是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的“讨好型”人格,那么你的生活应该很幸福。但是,我们有多少人,遇到不痛快,总是外归因,总是向外求?

  •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也是个凡夫俗子,我也常常陷指责抱怨的泥潭。但事后反观自己,发现每一次对老公的不满和指责,都源自于我内在对自己不接纳的时候。

我也发现我母亲挑剔我跟先生干活不主动,其实都是她身体不舒服,心有余力不足的时候。母亲指责也是源于内在对自己力不从心的不接纳。

我们指责外界,最初源自于内心的一个声音指责自己。每个人都是多面的,有很多的“子人格”。当内心矛盾的时候,就好像内在有不同的小孩在吵架。

当一个人失恋:本能的会想念对方, 内心一个声音说 “有点出息,忘了他吧。”另一个声音说:“你以为我愿意想呀,不是控制不住吗?”

不知不觉,拨通闺蜜电话,吐槽男友的种种没良心,表面是怪男友不好,实际上是恨自己忘不掉。

人的痛苦其实源自内在的相互撕扯,挣扎。这种痛苦之下我们会不自觉的把能量用来指向外界,因为指责他人比指责自己舒服的多。但是,越指责越觉得是对方的错,陷入更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

向外求会感觉,事事不顺心,好似活在地狱;向内观才解脱,我心安则事事顺,宛如活在天堂,命运由自己掌握。

  • 人际矛盾源于内部冲突

一位老师讲,衡量一段关系好坏 ,要看这段关系亲不亲。

四年前,开始个人成长之前,我的人际关系一塌糊涂。似乎跟谁都不亲,跟同事相处有的格格不入。

随着成长,逐渐意识到。我自身对自己的接纳度就很低,于是对外界的接纳度也低。也就是说,一个常常挑剔外部的人,其实源于内心对自己的挑剔。

一个现实生活中常常遇事纠结矛盾,他的内部一定很多冲突声音。比如,一个男性如果内心既有没长大的小男孩,渴望被成熟女性呵护;又有社会化的男人成熟一面,希望妻子娇小可人。

那么他交往一个懂得照顾他的女友的时候,会觉得女友不够可爱;选择一个会撒娇的女友的时候又觉得人家不懂得心疼人。

只有内在的矛盾一致了,内心的冲突和解了,外部关系才能和谐。

  • 不被尊重由于自我界线不清

昨天一位朋友说起教师节,孩子同学家长集体组织给老师送礼物。她并不喜欢这种行为,不知不觉就被加进群,然后跟着大家一起送了。

事后想起来很不舒服,整个过程都有违自己初衷,而且同类不被尊重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

这个朋友经过内观在意象中看到了一些画面,都跟小时候害怕被孤立,怕被批评有关。反思起来都是自我价值低的表现。所以,常常是讨好的姿态,常常忽视自我的感受。

当一个人常常忽视自我,自我的界线就是不清晰的。常常被别人的意愿裹挟起来,忘记了自己。因此,这种貌似别人不够尊重自己的事情时有发生。

也恰恰是因为给别人留下了好说话的印象,别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无意识的就不先征得你的同意。是自己的这部分无形之中诱发别人不够尊重自己。

  • 失望源于未被满足的期待

我们大多数人习惯的以为对方的行为,让我们失望的。事实上,负面情绪的产生,源于我们未被满足的期待。

A、B两个要好的女孩相约出去游玩了一天,双方的男朋友都没有打电话。A心想:“这样真好,彼此留有空间,我能畅快的跟闺蜜玩。”B却觉得:“我男朋友一点都不关心我。”

双方的男朋友同样的事件,同样行为,没打电话给女友。可是女友的反应却大相径庭。一个开心,一个失落。

开心的那个是因为对方的行为刚好符合自己的期待;失落的那个是因为对方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

所以,真正的想处理好关系,看清自己的期待,表达自己的期待,比指责对方有用的多。

  • 和自己的内在联结

每个人的能量生而俱足,只是我们太习惯向外求,忽视自己内心的渴望:渴望被爱,被关注。当一个人自己都无暇爱自己,时常忽视自己的时候。他人的爱和关注多少都不够。

踏着心灵成长这条路,也容易陷入一种误区:”我童年受过伤,你们别来伤我”。这个还是在改别人,不是在修自己。童年的伤痛相当于在我们心里种下了钩子,只有通过成长将钩子解除,同类的钩子勾不到我们,才能避免继续受伤。

有一次母亲又讲起了我父亲的缺点。

我发现我内心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指责的声音:“你提起我爸爸就是缺点,你攻击我爸爸让我很难受”;“人家妈妈都在保护孩子的内心感受,你从未保护过,还是最伤我的那个人”……

当我观呼吸,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放大那个感受。我发现我内在有一个小孩想说:“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眼泪夺眶而出,情绪土崩瓦解。

是因为过往我自己对父亲有很多的不接纳,内心对父亲有指责,那个对父亲认同的小孩一直无处诉说。妈妈的话只是勾起了我内在曾经不满父亲的声音,真正让我不舒服的是自己。

和自己联结可以采用观呼吸的办法,或者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比如肩膀痛,通常在说:“我承担的压力太大了,我需要休息”;胃部不适是想说:“我压抑了太多情绪了”……

  • 教育和教育者反观自身

我一直在谈论教育的话题。太多的家长喜欢埋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责怪孩子不听话,拿自家孩子的缺点跟人家孩子的优点比;太多的舆论谴责下一代的过失;太多的孩子埋怨父母不给力……

教育的出路依旧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当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做父母的不是埋怨孩子,而是回归反思我们养育的过程,给孩子的心理滋养是否充足,我们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是否积极?家庭教育才有出路;

当一些人的行为有失道德准则,社会舆论不是仅仅去谴责孩子不孝,因为没有人愿意选择不孝顺父母。而是反省我们的教育体系哪里出了问题?这个社会将更容易进步。

做子女的,不是去埋怨父母,怪父母养育自己的过程导致自己内心受伤。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体谅,父母也是人,也优缺点并存,也有他们的局限和无奈。而是回归自身,开始心灵成长,我们的民族才更有希望……

活着,是一种修行;修行,不是改别人,而是修自身……


亲之助

家庭教育 | 亲子教育 | 亲密关系

个人成长 | 共同成长 | 心灵成长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坚持每日阅读,收获家庭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每日分享
你害怕别人对你的否定吗?
你的优秀,是因为自己,还是因为别人? | 情商几何
认真去聆听住在心底的那个小小孩的声音
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只需要这3步
教育听我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