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老中医之路

名老中医之路——王孟英(下)

(2013-01-26 21:45:26)
标签:

王孟英

分类: 潜斋蠹鱼
   发现前一部分居然是两年前写的!昨天师妹对我说看了那个大国医王孟英也开始佩服他啦,这一下又引起我的花痴情绪⊙﹏⊙汗。后面原来写了一些,当时兴致忽尽,写不下去了。今天把它续完吧。话说我每次看王孟英、黄仲则的书都会很开心,如同现代人追星那个感觉,嘿嘿。仲则还好,我也就是喜欢念念他、他朋友、所有和他有关系的人的诗(以一个追星族的八卦精神,俺已经把洪亮吉、汪中、黎简、赵味辛、孙星衍……一堆人的诗集都搞到了),而王孟英先生,可彻头彻尾是我偶像啊^_^
   三、灵活变通
   学医之难,典籍浩如烟海,理法方药,需要切实下功夫研究。不好好读书而医术能很高的人,比较少见。但是用功越深,在此路上走的越远,想跳出来就越难。因为这需要你有清醒的自觉和否定自己的勇气。然而,如果不跳出来,始终难以达到更高的境界。见过一些知名的老大夫,看病反而陷入固定套路,疗效也不能说不好,但有些病人,不在这个套路里,疗效就差一些。越好的医生,会的套路越多,适应的病人群也越多。但只有真正打破藩篱,融成一片,才能圆转自如。看叶案常叹其方法之多样,处方之灵活,其水平之高,也在于此。
   王孟英不是没有偏执,但是他做的还是比较好的。这也是我喜欢他的最大原因。自己一直脑袋比较木,所以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想法或书籍反而特别能打动我。而某些人论医、论琴、论道说的越是唯某某独尊,我反而越会怀疑。孟英看病用药,也是这样。
   孟英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认为他用药太寒凉,阳气受伤,纵然一时疾病得愈,以后也会减寿什么的。当时就有很多医生看了他开的方子说这种药吃下去,病人非死在他手里不可。现在还是会有这样的评论。抛开当时温补流行、大家对温病也还不够认识、王孟英治的很多病人其实是吃温补药吃坏的这个情况不说,单独看看他用药,虽然寒凉,但并不凝滞。他治温病的特点不在于凉,而在于流动。我也很奇怪是谁开始认为温病派就是用寒凉药呢?看叶薛吴王的书,没有啊?到了后来受西医“消炎解毒”的影响,还有“截断扭转”学说,大概才出现这种状况?温疫、温邪,是有其特殊之处的。这些方法也有其适用范围。古人分科没那么细,很多“温病学家”们治的大部分病其实还是内伤杂病。

--------------------

下面是今天写的。
   现在其实好久没读他的书了。而且有几次我觉得,对他的诊疗用药,会有一点点不同的看法。对错尚且不论,崇拜一个人的过程就是这样吧,开始的时候叹服不已,后来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有不同意见了,那说明我的水平,比过去已经提高。或者说,不再完全和那个人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有时这件事有点遗憾呢。因为那种互相偏离,是谁也不能妥协的。有时候觉得仿佛是宿缘牵引,终归要走上自己的这一条路。然而回过头来看孟英,仍然是一个水平很高很高的医生,而且,不管事实如何,俺的喜爱之情如故啊哈哈哈。
   说一个医案:
   古今医案按:“一人身热至六七日,医用地黄汤,遂致身体强硬,六脉沉伏,目定口呆,气喘不能吸入。周慎斋曰:此能呼不能吸,病在中焦实也。中焦实,脾不运耳。方用远志、白茯神各一钱,附子四分,去白广皮六钱,磁石、苏梗各一钱五分,沉香二分。一帖身和,六帖而安。盖脾者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不运则胃阳不行于肌肉,肌肉无阳,所以强耳。醒其脾,则胃阳通而身和矣。”俞震按语说:“观其议论亦佳。然不能解其制方之义。”孟英按曰:“中焦实者,殆痰湿盛于中也。地黄汤纯阴凝滞,服后自然闭塞。方以六钱橘红为君,佐以沉香苏梗,皆是宣降开通之品。而磁石镇逆,远志舒郁,附子温运,茯神通心。其实橘红不必如此之重,尽可以枳实为君也,他如附子可易薤白,远志可易菖蒲,即沉香、磁石、茯神,亦可以旋复、半夏、赭石、茯苓等易之也。”
   n年前我看到这里,完全不明其意。数日前忽然想起这个医案,孟英论述甚佳,此时我若开方,用药则与孟英必不同矣。但面对前人医案,能有孟英这样思考的又有几个。现在我是很喜欢看他的批注,对读书的我是一种提醒,把我揪出来,自己去想一些问题。师曾云:读书上上之法是与己辩论。近尝试用此法读《医学源流论》,果然与以前看的感觉不一样,呵呵。再用一个《古今医案按》结尾吧:
   葛可久治同郡富人女,年可十七八,病四肢痿痹,不能自食,目瞪,众医莫能治。葛视之笑曰:“此不难治。”乃令悉去房中香奁流苏之属,发地板掘土为坎,畀女子其中,扃其扉,戒家人:“俟其手足动而作声,当报我。”久之,手足果动而呼。投药一丸,明日,自坎中出矣。盖此女平日嗜香,而脾为香气所蚀故也。
   震按:香为脾臭,何以蚀脾?意者香能开窍,香极则诸窍大开。脉缓筋弛,关键尽撤,故身软目瞪不食也。畀入土坎者,毒得土而化,且土为万物之母,四肢百骸,得土气则生气自复也。仍合治痿独取阳明之义。
   雄按:香能开窍,气太发泄,发泄既久,脾气乃虚,故曰蚀也。盖脾胃主四肢,不但脾虚四肢不用,胃实亦有之。余治朱茂才疟愈之后,已服补剂,且能食肉,忽然卧床不起。四肢痿痹,不能自食,目瞪不语,医治四日病如故。余诊之,脉弦细而软,苔薄微黄,大便不行,察其胸腹皆柔软,神气亦清,耳不聋,与之食亦食。此补之太骤,痰阻枢机,气郁不舒,非痿症也。予菖蒲、远志、胆星、枳实、茯苓、半夏、竹茹、橘皮、旋复为方,芦菔汤煎服。一剂而更衣起榻,谈笑如常。故余先曾祖《随笔》中谓治痿独取阳明,不专指虚证说。由此推之,即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亦不可泥不足为虚也。如湿热痰食,皆能阻滞脾胃,而中气窒碍,不足转输,致溲便变其常度,岂可概视为虚证乎?故读书必悟两面,临证庶免执一。

------------------------------

以下是纯八卦。
   上次在书店里看见《吴古年医案》,我像遇到了老熟人。前言说他“精其术,名噪远近,为‘西吴三杰’之一”。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就是孟英在书里说“古年虽识其证,惜手段小耳”的那个吴古年哦,哈哈。
   王孟英其实在当时好像也不是特别有名。读医案就能看到,他经常和其他人一起去会诊,大家也不是都信任他,还常有人评论说某某医生和孟英的水平差不多。我估计要是叶天士去肯定不是这种状况。谁叫孟英“不悬壶,不受匾”呢。不过他有很多崇拜者。他的那些朋友,在书的序言里大肆赞美他,说他“望之可畏,即之可亲。凡从之游者,皆亲爱不忍离。”呵呵,可见个人魅力惊人。这种崇拜发展到有的人生了病,不用吃药,读他的医案病就好了!这么看来,俺被打动也完全是正常滴^_^
   徐灵胎评过外科正宗,这本书是王孟英的一个朋友,就是校《洄溪医案》那个许辛木,给评定整理,然后由蒋寅昉出版的。许的序言里提到,他整理时,不明白的地方,经常去请教他的朋友王孟英、陆以湉(冷庐医话作者)。我觉得他们好幸福啊!不知十年二十年后,我们这一辈人能不能这样,还有热情,也有水平和实力,继续干点什么。嘿嘿,与大家共勉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岳美中谈“当读的古医书”
岳美中:当读的古医书(十分全面)
岳美中:学习中医,当从方剂入手!
中医古籍从哪读起
在中医史上最会读书的人可能就是吴鞠通了,...
古代的中医 -七大名医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