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晋顶级门阀“琅琊王氏”北归后为何没被列入北魏四姓?

北魏四姓指的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时钦定的四姓望族。虽然四姓是四个家族的代称,但是每个家族都有相应的代表性人物,《资治通鉴》记载:

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上述所谓四姓所代表的家族都是魏晋名门,这些名门源自东汉时期的著姓和经学世家,其祖先中里出过许多政治上的大人物,清河崔氏的崔琰、崔林、崔悦,范阳卢氏的卢植、卢毓、卢钦、卢珽、卢志、卢谌,荥阳郑氏的郑浑、郑泰、郑冲、郑袤,以及太原王氏的王昶、王沈、王浑、王浚、王济,都是在汉末魏晋时期身居高位的名臣。

(卢植是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公孙瓒和刘备皆为卢植门下弟子;曹操曾经让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琰冒充自己接见匈奴使者,此故事即床头捉刀人典故出处)

基于上述因素形成的魏晋旧籍或魏晋旧望,其门第和特权受到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可,留在北方的魏晋名门,其在地方上枝繁叶茂、有巨大声望和影响力的家族,对统治者来讲是必须要笼络的;而其中的杰出人物,也是必须要延揽他们出仕的,因而,这些魏晋旧望氏族一直在政治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孝文帝遴选他们成为北魏四姓中成员实至名归。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正式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

从这个意义上,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数百年不离根本之地,实力基础牢不可破,成为四姓之一并不奇怪,而太原王氏成为四姓之一,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回到题干,东晋顶级门阀“琅琊王氏”北归后为何没被列入北魏四姓这个问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换成为什么太原王氏能够成为北魏四姓之一?

提出这个疑问,是因为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都是随晋室南渡的高门氏族,在东晋,他们是顶级门阀,但是在南在北其氏族的地位其实是迥然不同的。

正如出身范阳卢氏的卢循是将东晋末年社会搅乱得天翻地覆的、和孙恩齐名的天师道起义军领袖,其立身行事非常草根化,同样,待到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北奔的时候,其在东晋的顶级门阀地位在北方是并不能简单地”自由兑换“的。

(田余庆教授的著作指出了南渡侨姓士族主要以当初东海王司马越阵营的士族以及新姓为主)

琅琊王氏北奔的代表人物王肃是东晋丞相王导六世孙、南齐尚书左仆射王奂之子,太和十七年(493),父兄均为齐武帝萧赜(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南朝齐第二任皇帝)所杀,王肃自建业投奔北魏,之后受到了北魏的重用,在孝文帝驾崩后,以尚书令的身份与咸阳王元禧等同为顾命宰辅,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昌国县开国侯、出为散骑常侍、持节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在北魏,王肃官爵堪称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北魏的许多礼制也都是其制订,还和皇室建立了联姻关系;但是,琅琊王氏并没有成为北魏四姓之一(当然这有时间上的原因),之后,也没有成为隋唐世家大族五姓七望(或称五姓七家)之一——五姓七望包括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北奔的南方世家大族,还包括东晋司马氏、渤海刁氏等,其代表人物司马楚之、刁雍、王肃,生荣死哀,地位都只在太原王氏之上不在太原王氏之下,但唯有太原王氏,当初只有一个身份未能得到确凿证明的王慧龙孤身北奔,既无之前出仕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经历,也没有宗族势力可以凭借,三代后竟然和原先在北方根深叶茂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达到了同一个级别。

原因何在?

王慧龙是东晋尚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他14岁时,全家被东晋太尉刘裕灭门,侥幸逃生的王慧龙先投奔叔祖王忱的旧部习辟疆处,又投奔后秦,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后秦被灭后又归降北魏,在北魏官至宁南将军,荥阳太守。

王慧龙很长时间被北魏皇帝认为“南人不宜委以师旅之任”王慧龙本人、王慧龙子王宝兴、王宝兴子王琼,其实官职都比不上琅琊王氏的王肃、渤海刁氏的刁雍等人,而且三世单传,人丁不旺,不过,王慧龙本人娶清河崔氏,一子娶范阳卢氏,一女嫁陇西李氏都是魏晋以来的名门,也都是当时的权贵之家;王琼妻为陇西李氏,一女嫁北魏皇室(夫婿即孝文帝本人),一女嫁范阳卢氏——指腹为婚这个成语即出自清河崔氏的崔浩在王宝兴(崔浩的侄外孙)和其妻范阳卢遐女(崔浩外孙女)还在胎儿时指定其未来婚姻。

总之,因为以王慧龙为代表的太原王氏北奔之后通过婚姻关系建立了稳固的政治联盟,加上王慧龙入北魏时北魏的大方针是加紧和汉人世家大族进行勾兑,遇上了一个好时代,

所以太原王氏因缘际会逆袭成为了北魏四姓之一,但这是一个特例,并非常态。

其实,与王琼并列的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本人官位也不是很高,可见孝文帝看的还是这个家族本身的“尊贵度”。

对比之下,琅琊王氏来晚了76年,既恰好错过了北魏列“四姓”的太和十六年(492)——当然赶上这个趟也来不及跃迁到这个高度;和北方高门的联姻也没有太原王氏持久而广泛——琅琊王氏另一著名人物王褒是在555年江陵沦陷后入西魏的,又已经是63年之后;另一方面,在南朝,琅琊王氏要直到隋灭陈才最后退出历史舞台,对于北朝统治者来说,北奔的琅琊王氏还有着南方的同族,能够给予的信任自然比不上在南朝已经被斩草除根的太原王氏。

因而,在隋唐的历史上,琅琊王氏也没有进入五姓七望的范围,也就很顺理成章了。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

欢迎评论互动,感恩点赞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谢袁萧”“七宗五姓”,细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那些门阀贵族
中国门阀历史上的十大家族
中国历史上哪些家族是顶级的士族门阀?
中国历史上顶级的士族门阀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谁更显赫?
历史上知名的门阀大族:盘点古代十大门阀世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