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谦这种令人窒息的手段,让人受益匪浅,但他终究有个致命弱点!

更正上篇文章的两个错误:朱高煦不是宁王,朱宸濠才是,骂朱高煦的是朱瞻基,不是他爹朱高炽。

下次复核一下再推送。

现在我们接上一篇文章继续瞎说。

于谦在保住了诸位大臣的小命后,开始思索如何抵抗瓦剌的进攻。

土木堡之战,简直掏空了明朝的中坚力量,曾经的神机营(拿枪的部队)战功赫赫,名字就能让敌人闻风丧胆,这样的部队,在土木堡还没放上一枪就全军覆没,你说气人不气人。

瓦剌尝到了甜头,原来明朝最精锐的部队这么不抗揍啊,于是怀揣着恢复大元帝国的伟大梦想盯上了北京城。

此时朝堂一片混乱,对于瓦剌的进攻,大家都想南迁避祸,现在北京城空虚,剩下的都是老弱残士兵(精壮的去土木堡报道了)根本无招架之力。瓦剌几万野蛮骑兵冲过来可不是来旅游拉动GDP的。

另外一个想南迁的原因是当官的怕受到连累,留在这里危机重重,但是跑路了就很安全,可以继续当官领工资。

大家都想这样,但都等着别人开口,于是一个徐大人十分英勇的说出了南迁的主张。但最终未被采纳(皇帝才有决定权),就因这个主张,他成了整个朝廷里最怕死的笑话。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他日子更加举步维艰,所有人都嘲笑他,连皇帝都不待见他,就算他工作再刻苦认真绩效第一,可年年提拔人没他份。

明明都想南迁,只是他勇敢说出来了而已,而那些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的突然就成了英雄,自己就是小人了,为何?因为:

不勇敢的、退缩的提议,不到万不得已别先开口,谁先提谁有机会遭殃。

1.被采纳了:其他人保住了名誉也享受了利益,但是万一秋后算账不找你找谁?就是你主张的!

2.不被采纳:当场就遭唾弃,如果问题又通过其他积极的办法解决了,那你以后更遭殃。

徐大人偏偏遇到了于谦这种能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注定他将来日子不好过(直到换了皇帝)。

徐大人建议南迁时,一个铿锵的声音响起:建议南迁者,该杀!

此人就是于谦。

最终,明朝主战。

于谦的统筹下,明朝最终战胜了瓦剌,保住了半壁江山,具体细节就不说了,但有一件事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

决定守城后,于谦盘点了一下资源:北京城几乎空虚。于是准备从各近处集结军队赴京备战,如果都能如期赶到的话,不久京城大概会有17万人马,质量虽然一般,但饭量很大。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瓦剌来了不用打,直接围起来饿死这17万人。

明朝不是没有粮食,相反多的很,且就在不远处的通州。可当时交通不发达,距离北京城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粮食要是运不来,可能就成敌人的口粮了,瓦剌部队要是勒紧腰带省着点吃,可以吃到小学毕业。

可是,要把粮食从通州运输到北京,基本是绝路。

若安排工人运输,这一来一去浪费的时间不说,也很危险,不知道瓦剌哪天就杀到了,中途要是被劫了,倒成了他们的运粮后勤了。

就算没被劫,就靠马车和人工,运输量很有限,工人从北京出发的路上要吃饭吧,回来也要吃饭吧,只怕是运输的刚够工人自己吃。而且这一来一回多费时间,究竟要多久才能运足17万大军打持久战够吃的粮食?

况且运输队伍也有问题,京城的军队本身就非常少,谁敢派那么多军队去取粮食呢? 万一瓦剌来了怎么破?

怎么想都是绝路,自己拿不来,又怕给了瓦剌。于是很多人建议干脆把粮食一把火烧了。

烧了,那17万人吃土吗?

如果你是于谦,遇到这情况怎么处理?思考一下。

….

于谦不是一般的才智过人,他轻松化解:所有快马加鞭进京的军队,全部要经过通州——自取足够粮食带到京城。

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粮食由军队自己带来,省时又安全。

嗯,这就是水平,别人想不到的他想到了。

看历史看的越多,越觉得,似乎所有问题都有解,就看你是否足够智慧。

这只是一个开端。

于谦最终将凭着自己过人的智慧赶走瓦剌。

他只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官,从未带兵打过仗,却要指挥近20万散装大军对抗强大的瓦剌,他扶大厦将倾,最终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帝国命运。

就是这样一个人,你崇拜吗?

可是最后却含冤而死,读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悲凉?

北京保卫战后,石亨(土木堡之战幸存者、北京保卫战立功者)向朱祁钰举荐于谦儿子,于谦没有接受,还和皇帝说了石亨的不是,大概就是讲他不会举荐人或举荐无功之人的话。

石亨知道了,这下可不得了啦!

石亨虽然是武将,但气量小的很:我好心举荐你儿子,你不体谅我的好意就算了,还这样不知好歹!从此就仇视于谦了。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重新复位,石亨、曹吉祥、徐有贞合谋杀害了于谦。徐有贞,就是当年建议南迁之人,北京保卫战后被大家耻笑抬不起头,曾求于谦帮忙到朱祁钰那说好话,于谦为他求情了,无奈朱祁钰不原谅他,于是他坚持认为是于谦不肯帮忙而仇恨他。

至于曹吉祥,就是《龙门客栈》里大太监原型,专业追杀于谦一家。

被陷害的这一年,于谦58岁。

抄于谦家的时候,官府带了很多车准备拉金银珠宝,怎么着他也居高位这么些年,应该有点存款吧,结果掘地三尺,只有锅碗瓢和打了一层又一层补丁的常服。

这就是于谦,智商爆表的于谦、一生清廉的于谦。

于谦的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君子和小人不能成为朋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什么原因又得罪他了,也许是因为一句很平常的话,或者你没有完成他的一个要求。

不管你智商多高,这个防不胜防。

二、适当的人际交往规则要遵守。不能太尊从本心。别人推荐他儿子,以他的功劳,接受也是应该的,即使不接受,说几句“犬子不配”的话就好,可他那么耿直,耿直到直接到皇帝那说石亨的不是,这才使石亨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对于来自他人的欣赏或讨好,大家可以大方接受;不想接受的,谦虚几句推辞就好,千万别为了显示自己高尚而一本正经的说他眼光或行为有偏差、很离谱,更加不能在第三者那这样评论他,这是交际大忌。

你若这么做,讨好你的人,必定会倒戈为你的敌人。

三、留一点精力给自己。于谦太过敬业,他把他全部的心血和智慧都用在了国家建设上,却从未分心留意身边的魑魅魍魉,他不参与拉帮结派,也从不注意其他人在干什么,这样忠厚正直的人,在权力熏心的官场很危险。

在努力工作的间隙,记得偶尔停下来看看四周的情况,只有确保了周边安全,保全了自己,才能继续实现个人的价值。

有时候,顺势而为不可耻,因为你的目标是高尚的。

这点,我个人比较推崇戚继光,他的行为值得借鉴,以后有机会再说说他的一生。

四、未办成的事要及时和别人解释清楚,越具体越有诚意

徐有贞拜托于谦帮忙的事,于谦做了,但没有给徐有贞正式回复,也许是政务繁忙,或者觉得没有回复的必要。

事实上,越没办成的事,越要和别人仔仔细细说清楚前因后果,最好还能就下一步怎么提供指导意见,这样才能让人觉得你有诚意。

于谦是耿直的人、胸怀广阔的人、高尚的人,有诚意的人,可是徐有贞不知道。

作者微信公众号:dushu02

古人云:读史明智。这里所有的文章,都是对历史故事进行深度解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我们的做事格局。

查看历史消息,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蔡候之死:如何隐藏自己不可告人的心思(推荐阅读)

学习晋文公——离间他人关系的高超手段

读史明智—一代良相管仲那没有道德的智慧

学习管仲——如何引导他人向你道歉认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于谦力挽狂澜给明朝续命200年 却想不到死于一手提拔之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449年大明王朝的京师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在最坏的情况到来之前,做最好的准备
“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是什么下场?
于谦:我爱大明朝,可大明朝爱我吗? | 循迹晓讲
究竟谁要害死于谦?从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看人性之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