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领巾教学法”的来龙去脉和是是非非

1953年5月,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通过对北京女六中的一堂观摩教学课《红领巾》的评议,尖锐地批评了我国长期流行的“先生讲,学生听”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具有全国影响的语文教学改革。这场改革推动了各地教师学习苏联的热潮,一时之间“红领巾”教学法风靡全国,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但是,后来的语文教学理论基本上都对“红领巾”教学法持否定的态度,这是为什么呢?现在仔细梳理一下这段历史,了解其间的前因后果和是是非非,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评价“红领巾教学法”,而且也可以为我们当前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发。

“红领巾教学法”的由来

195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在教育实习中举行了一次语文教学观摩课,当时在该校指导工作的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授也应邀参加。教学内容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小说《红领巾》的一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述法,也兼用了讲解法。这节课的结构是由组织教学、检查作业、进行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五个环节组成的。

在课后的评议会上,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这节课的一些优点,随后就提出了几点意见:

首先,普希金不满7页的一篇课文,用了4个小时尚未教完,估计还要讲两小时。“这样不合理地使用时间,是把宝贵的光阴浪费了。而且,这样分段讲解,把课文逐字逐句地咀嚼得像粥一样烂,然后喂入学生嘴里,不可能让学生对整篇作品获得完整的印象。”

其次,每课时45分钟,教师的讲述都在40分钟以上,学生的活动不足5分钟。

另外,普希金提出,组成语文课的因素是朗读、复述、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也应该让学生做,让学生形象地描述人物的性格,教师予以启发、引导、补充和提高。”但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这些工作都由教师来做了,“教师过高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睡眠状态中。”

最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普希金提出,语文课变成政治课,妨碍了语文的发展,而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形式地要求每堂课都是一样的。必须记住:在某些课里进行的多在某些课里进行的少,有的甚至没有,这也是正常现象。”

北师大中文系的学生依据普希金的意见对《红领巾》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5月27日在北师大女附中再次试教。试教共用了四节课,第一节介绍课文来源,学生讲述故事,教师补充;第二节范读全文,分析课文,学生划出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句子,教师在课堂上列出人物性格表;第三节划分段落,写段落大意;第四节讲写作技巧,文体特点,学生朗读。四节课每节都是由学生先讲,再由教师引导、启发,最后概括总结,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同年7月,《人民教育》发表了叶苍岑教授的《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普希金的意见和中文系学生试教的经过和体会。该刊同时发表题为《稳步地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短评,指出:“普希金给我们指出了改进语文教学的方向,北师大中文系学生已经打响了‘第一炮’,希望全国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师能从此把改进语文教学的工作,再推进一步,推向新的发展方向上去。” 在这以后,全国语文教育界开展了对“《红领巾》教学法”的学习,许多学校都组织了学习讨论和观摩教学,进行教改实验,全国都掀起了学习“《红领巾》教学法”的热潮。

“红领巾教学法”的影响

由《红领巾》观摩教学而引发的这场语文教学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所形成的“红领巾教学法”,对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长时间的比较大的影响,在我国20世纪后半期的语文教育史上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

“红领巾教学法” 对我国的语文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红领巾教学法”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红领巾教学法”注意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改革了不问学生实际一律逐句讲解的“串讲法”;注意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注意了从课文本身的分析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由“红领巾教学法”引发的讨论、学习热潮比较彻底的改变了由文言文教学法沿袭而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局面,使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有了生动活泼的局面。

第二,有关“红领巾教学法”的讨论还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在“五个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1)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2)范读,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3)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4)总结主题思想。(5)研究写作特点。这种方法不仅使语文回到了语文本身而不是落在空洞的政治解读上,而且对普通教师特别是经验较少的教师掌握教学常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由“红领巾教学法”引发的学习浪潮,也对语文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后来对“红领巾教学法”的指责主要集中在“谈话法”的滥用和“鉴赏法”、“分析法”的滥用以及五环节课堂结构的形式主义倾向等方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凯洛夫教学法
语文教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转载]教学方法30种
教师教学技巧小故事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札记
常用教学方法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