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关道德的高尚 (评论: 萧萧)
2010-06-07 09:26:33   来自: 越小墨 (Tolerance)
萧萧的评论   
4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沈从文的文字一直是和湘西联系起来,那里的蜿蜒流传的水,那里忙碌而又宁静的人,还有那里朴实的泥土气息都和沈从文的文字下蔓延。他的文字不静心看,很难体会这其中的滋味。
  
  萧萧年纪不到十二岁就有了一个小丈夫,丈夫年满不过三岁。这就是湘西的乡下,自古以来的习俗,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就是童养媳。如果故事的过程是萧萧陪着小丈夫长大,之后结婚生子,也就不会出现故事中的苦味。
  
  女学生是城里的女孩的统称,剪短头发,上学,看一些没有用的文字。当祖父以及其它人谈论起女学生,萧萧总是在一旁羡慕她们的“自由”,这个名词也是从别人那里听说,虽不懂具体什么意思,但是萧萧觉得“自由”很好,可以自己选择丈夫,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花狗是随后出现的一个转折性人物。由于与自己小丈夫的年龄差距,花狗正好填补了处于青春期时萧萧生活中的空白,小丈夫对于萧萧来说,只不过是她养的一个小孩,帮他换尿布,陪他上山摘果实,一起乡间的溪水边柳树下玩耍。而花狗才更像是她真正的丈夫,自然而然的,她把自己的身体给了他,随后怀孕,成了一个小妇人。
  
  我们可能很难想象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湘西,这种事是一件“要不得的事情”,乡中的规矩要么沉潭要么发卖。湘西人毕竟是纯朴的,或者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物总是善良的无可救药的。就像故事的结局一样:萧萧准备发卖给别人,作“二路亲”。又由于一时没有相当的人家要萧萧,于是就在小丈夫家住下了,次年生下一个儿子。
  
  “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我总是被这样的话感动,乡下人其实没有太多的要求,对于生活的向往只是简简单单的过日子,生一个儿子,然后继续为他寻找童养媳,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继续在湘西这片土地上“过活”。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听小娟的《往事随风》。沈从文的文字很难给他找出一个很明确的主题,他只是在记录,记录那一方水土的小人物小故事。这其中的人物,不管是不懂世事的萧萧,年纪幼小的小丈夫,还是惹起祸端的花狗,我想他们都没有错,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按照着生活给他们的方式生活着,就像沈从文笔下《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夫人》中的牛保一样,可以随处留情,对每一个岸上的妇人都是真心,没有愧疚,也没有风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多情的,我们谈论更多的是道德,可是在湘西这个纯朴的地方,道德是多余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着活着,在生命的基本底线上,不停的延续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萧萧的儿子叫牛儿,在十二岁的时候接了亲,媳妇年长六岁。故事继续延续,湘西的人民用这么一种简单的生存生活方式对抗着现代文明的道德。如果你不能读懂乡间小人物的生活,你也就不可能读懂沈从文,你也更不可能知道有一种姿态比道德更高尚。
你认为这篇评论: 有用 11 没用 1
2010-06-17 20:24:35 懒回顾

我总觉得这篇写得很悲哀。

2010-06-17 22:01:18 越小墨

嗯 终究是一个悲哀的故事

2010-06-18 09:46:11 懒回顾

像放羊娃的故事。一代一代,重复着,生娃,娶媳妇,放羊……即使萧萧有点想成为“女学生”的愿望,也实现不了。

2010-06-18 15:28:32 越小墨

嗯 看完的时候其实心里挺凉的 说不出来的感觉

其实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沈从文想表达什么 他给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 而这正是让我们不知所措的地方

2010-07-04 02:15:01 太阳以西

高中时看不懂,现在好像有点看懂了!

2011-08-03 00:14:37 槛上人

先是看了下电影版里的评论,貌似我对这部作品的观感却与很多人都相反。。。很开心看到了你的这篇评论,感觉上有一定程度的契然:)

  在电影版的评论里,很多人用了从文先生是在对旧时代控诉、期盼变革的描述。但至少在原著书本里,我并看不到从文先生对其时环境的怒不可支和忍可不忍,我只是觉得所谓人文关怀正是他对那个时代温情脉脉的关照。宿命的轮回固然是最大的悲哀,但是湘女萧萧那喷薄的情欲、和春官的亦母亦姐的情谊,甚至是事发后花狗的推脱、消失,以及萧萧的婆婆和族人们的宽待……好的或者是坏的,不都是人性里必然的构成么,而且我更加看到的是,压抑环境里人本温良闪烁着的点点光辉。

  自由好是不好了?在我看来这真的只是一个疑问句,作者在思索,也在问我们。如果实在要探究答案,作者的立场确实是由萧萧那不确定的态度里表达了出来,“好”又“不好”,我想真的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吧,他只做了呈现,而并不是选择和判断。

  其实我觉得先生是讨论了一种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以及以及自由选择的悖论。

  排开好或不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判断,呈现于我们眼前的乡土中国,无疑家庭、伦理观更加重要。而今的人们因为选择过多而困惑痛苦,也许某个瞬间你我真的会怀念起那个红盖头揭开的一瞬间才是爱情开始的最初。

2013-05-30 14:26:23 青青子衿

都生儿子了,当然不用嫁别处了,不然为什么说重男轻女呢,母凭子贵呢?这样的文字总是读着不过瘾,既不是真正地欢喜,有没有彻底地悲凉,最受不了这种又虐又治愈,又感觉阳光又内心飘雪的文字了


> 我来回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今日读书:《沈从文著作集——湘西》
悦读丨“桃花源”里的俗事尘欢——读沈从文《边城》
细品沈从文
“湘西船妓”灵魂拷问:性羞耻还是穷挣扎?沈从文《丈夫》真相了
沈从文的写作风格
小说《萧萧》:浅析沈从文笔下人性的温情与现实的悲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