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官员“年终奖”:如何旱涝保收

古代“年终奖”始于东汉

年终奖起源于东汉。在东汉时期,皇帝每年两次重要节日定期赏赐百官,分为春赐和腊赐。腊月接近年 关,为让官僚过年腊赐明显厚于春赐。腊赐就与现在的年终奖非常相似了,因此,汉代的腊赐又常常被视为最早的“年终奖”。《汉官仪》记载,腊赐是“大将军、三公,腊赐钱各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丞、郎各汉尚书令印万5千。千石、六百石各7千。侍御史、谒者、议郎、尚书令各5千”。

皇帝发钱不手软 高官年终奖超年薪

历代君王都重视赏赐,给官员发“年终奖”毫不手软。东汉时,大将军、三公等的腊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10万元左右,而他们的月薪仅有17500枚五铢钱(折合人民币不过7000元),“年终奖”超过一年工资;清朝皇帝年底赏赐大臣也是大手笔,乾嘉时期御前大臣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金银八宝八份以及金银钱、金银探各四枚,颇为丰厚。

高官年终奖朝廷发放 下级官吏自谋出路

“年终奖”是皇帝对官员的赏赐,按权力等级标准进行。高级官员的“年终奖”一般由朝廷发放,国家财政出钱,有时候甚至是皇帝亲自掏腰包给宠臣发红包。而像汉朝这样,连边郡小吏都能获得皇帝发的年终将的情况是极少的。更多的时候,各级政府的中下级官吏,不可能获得皇帝的赏赐。他们的“年终奖”要靠各级政府自己想法办。而对于这些有办法搞额外收入的官吏来说,皇帝不给他们赏赐,年终奖还需要自己另外想办法。

小官为筹红包 放贷卖废品

秦汉魏晋时期,竹简公文是用皮质、丝织或麻布口袋包装的;另一个部门把装公文的口袋攒起来,年底到市场上卖钱,年终奖就有了。唐宋有一段时间朝廷允许各州府衙门向民间放高利贷。本金由朝廷拨付的“本钱”和“公用钱”组成,也有官员们凑的集资款。获得利润,国家财政抽小头,地方留大头,大部分利息存进小金库,一些钱用到岁尾发年货、发红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官员怎么发“年终奖”
古人如何发年终奖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
古今大比拼:古人年终奖发什么?
从汉代官吏赏赐制度入手,探究封建统治者稳固地位的手段及发展
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