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此读大师之“三此主义”的朱光潜

对于朱光潜先生,我此前只知道他是著名的美学家,个人收有他翻译的黑格尔《美学》四册,朱译《美学》一直被奉为经典。而朱先生本人的思想和文学我却极少接触。最近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一些当代作家的散文集,由知名画家老树画画先生配图,其中有一本是朱光潜先生的散文集,名为《慢慢走,欣赏啊!》,看了这本书,我才算是走近了朱先生。

朱光潜先生的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总结,就是“三此主义”。他在《谈立志》一文中说:“我把我的信条叫做‘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朱先生自己总结:“这是一个极现实的主义。”因为,“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丝毫不带一点浪漫情调。”所以,他非常反对狂妄:“世间有许多人不肯学乘除加减而想将来做算学的发明家,不学军事不学当兵打仗而想将来做大元帅东征西讨,不切实培养学问技术而想将来做革命家改造社会,都是犯这种狂妄的毛病。”而遗憾的是,这种狂妄的人比比皆是,而且自古以来这种人还颇有市场:“中国满街只是一些打冒牌的学者和打冒牌的社会运动家。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声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而社会肤浅顽劣虚伪酷毒,乃日不可收拾。”(《谈十字街头》)朱先生几十年前说的话,在今天仍然非常贴合现实,网上那些叫嚣、附和和盲从在今天仍然是“每况愈下”“不可收拾”,甚至比几十年前还要肤浅顽劣,究其原因,这个社会还是高谈爱国者多,低头做事者少。“如今中国弊端就在在学者不言学,在工者不言工,大家都抛弃分内事而空谈爱国。结果学废工驰,而国也就不能救好,这是显然的事实。”(《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那么,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国?朱先生是这样说的:“别人不管,我自己只能做小事。别人鼓吹普及教育,我只提起粉笔诚诚恳恳的当一个中小学教员;别人提倡国货,我只能穿起土布衣到乡下去办一个小工厂……大事小事都要人去做。我不敢说别人做的不如我做的重要,但是别人如果定要拉我丢开这些末节去谈革命,我只能敬谢不敏。”(同上)这才是真正的“此身,此时,此地”的“三此主义”,而社会上的很多人现在都是要求别人如何如何革命,自己却什么也不肯干,这则是“彼身,彼时,彼地”的“三彼主义”了。

除了在爱国上持“三彼主义”而外,中国人在道德上更喜欢“三彼主义”。虽然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如果世间只有我,‘道德的宇宙’便不能成立。”(《谈多元宇宙》),但是道德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自我要求的,而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但是我们中国人总是喜欢用道德的尺子衡量别人,甚至在一些根本不涉及道德的地方也要分一分善恶。但是,“‘道德的宇宙’决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而善恶也决不能算是一切价值的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往往忽略的道理。”比如,在什么“主义”盛行的时候,这个“主义”就要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要凌驾于科学之上,“纲举目张”。同样,在艺术领域,这个问题就更明显,衡量一个艺术作品的首要标准不是美不美,而是善不善。朱光潜先生援引意大利美学泰斗克罗齐的话说“美和善是绝对不能混为一谈的”:“因为道德行为都是起于意志,而美术品只是直觉得来的意象,无关意志,所以无关道德。”朱光潜先生进一步解释说:“这并非说美术是不道德的,美术即非‘道德的’,也非‘不道德的’,它只是‘超道德的’。说一个幻想是道德的,或者说一幅画是不道德的,是无异于说一个方形是道德的,或者说一个三角形是不道德的,同为毫无意义。”在美术上寻找美,或者在科学上寻找真,这是“三此主义”;而非要在勾股定理里寻找善,或是在陈丹青的裸女图里寻找恶,就都是“三彼主义”。而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在艺术里寻找艺术欣赏艺术,“一个人如果有纯正的文艺修养,他在文艺方面所受的道德影响可以比任何其他体验与教训的影响更为深广。”(《文学与人生》)

不在文艺里寻找文艺之外的意义,是“三此主义”,而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更表现在“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谈人生与我》)这是美学家教给我们最大的一个智慧。朱先生有一段名言:“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同上)这才是真的看透了人生,以这种心态看人生,人生的磨难都会变得平常,人也会变得豁达起来。而朱光潜先生认为,“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慢慢走,欣赏啊!》)于是才能“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这个时候如果人能懂得欣赏,就能更多地感受人生的美好,“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同上)要永远记住美学大师说的:“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宗白华《美学散步》浓缩精华二八句
肖绍国:“抄读诗论”一 | 另一个宇宙 | 诗画读书
2018年读书笔记第55本朱光潜先生的《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
好书推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不看后悔哦)
分享3本经典好书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看书法的四重境界,你到哪一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